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327】| 安乐行品(30)

  • 《法华经》略说【327】| 安乐行品(30)

音频在线听

 

【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

“常应深心”,这四个字就妙不可言了。你得知道对方说了啥,说的是啥,到底指代了什么,如果只是发发牢骚,或者说了些云山雾罩的话,摆个龙门阵扯闲嗑,这就没有什么指教在其中了;但就算遇到有人指教,我们能不能抽取出来?如果抽取不出来,不啻当面错过。

你想不当面错过,应该以深心面对,而且还要常以深心,只是偶然敏感度上来了,可能这时候缘分不那么凑巧,这时菩萨没在你身边走过,当然他的教诲也没有机会遇到。这时敏感度是没有收效的,此时的常就是要长久保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这四个字里达到深心是硬核标准,长久保持是行持保障。就算你有能力达到深心,能在一遇之下大获其利、觉悟不少,但若没有行持保障,收获都是露水因缘,如雾如电、如水泡、如飞絮一般极其偶然、极其不稳定。在这样的大氛围下,想获得收获,获得来自此类菩萨的指点教诲,那就只能是拼运气,撞上了,你幸运;撞不上,很正常。

当遇到对应的指导教诲,这时候要恭敬、要礼拜了,要有对应的态度和行为配合,不然遇到菩萨指导了:指导就指导,和我没关系,我该干啥还干啥,心态上不恭敬,行为上没有礼敬,这种教诲能入心吗?因为这三条都是平等的,都是重要的,不能说你有了恒常的深心就可以不用恭敬教诲了。

我们逼迫自己提升敏感度、保持敏感度,难道就是为了敏感度而敏感度的吗?是为获得教诲而需要敏感度做保障,若没有敏感度,教诲只是耳旁风,再好机缘遭遇也都不值一提。

十方大菩萨做的事就五花八门了,在其他经文里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仏土世界,真是差异很大。从彼世界出来的大菩萨所能做的也自然多有不同,但不管这范畴再庞杂、覆盖程度再深广,菩萨就是菩萨,菩萨就应该在做菩萨的事,纵然表现千差万别,但其核心一定是一致的。只要这个一致的核心能被我们观察到,他展现出再多的千头万绪,也不过都是达到核心效果的手段罢了。这就是深心,也就是硬核能力,你能在人群里、在众多纷纭的言辞里,一见之下就知道。

亦如之前有同修沟通了一起案例,其中提到众生蛊惑你干这个那个,不是基于利益你自己的,而是在谋划他自己的利益。因此,众生种种手段、种种求愿、种种假面、种种花言巧语、费尽心机,不过就是这种赤果果的目的,而想利益你的就是基于你的根本利益为出发了。我们做沟通、做超度、做回向等等,是否基于这样朴素的愿念和出发点呢?是否真在考虑对方的根本利益、以此为建议和利益的方向及目标呢?

若脱离对方的根本利益,超度只不过是你推脱众生干扰的狭小私器而已,回向也就会被我们用成了买卖和讨价还价,功课读经用成了驱逐,而不是基于要利益对方。若我们面对众生,话还没出口,心态心念已经如此了,在这样的模式下,众生会接受你的磕头道歉,会满意于你的回向补偿,会认可你的超度吗?我想利益你,所以我考虑的都是怎么才能让你真实获利。这种心念是纯善的,是质朴的,是有宽度和温度的,是可以撼动寒冰、催碎心魄的;若我只是想利益你,可没有对应的手段方法,矫情一下、煽情一下,对方没有获得真实利益,你矫情这一番又要做啥呢?长此以往,妄语造下,你没有想帮助他,只是拿嘴皮子忽悠人家,给人家说的好像里子面子都完美,却没有真实收获,这种行做就是在砸自己饭碗了。

基于此,我们想和众生沟通,我们想利益对方,但水平不行、能力不够,这些是阻碍吗?可能成为他获利的障碍吗?如果我们做得足够扎实,就算水平能力不够,我先承认这些,但也依然可以把你们的利益真实送达,这就可以了,这样单向沟通又有什么不可以解决问题的呢?有的人总盯着瞄着双向沟通,又拿不到手,这就是顾此失彼了。

遇到教诲咱的人了,咱们心态上恭敬了,行为上礼敬了吗?若心态行为都足够恭敬礼敬,面对教诲本身,会轻易放过或错过吗?不要遥山架岭拜仏菩萨,你要想一下他们教诲自己什么了,这才不枉千里一拜的决心和勇气。

对教诲本身奉行落实,这才是对教化我们的最好回报。如仏也常说:“法供养在所有供养里是最好最上的。”仏菩萨也不期望法供养以外的任何供养形式,法供养才是最欢心、最喜遇、最乐见的。亦如一个老师教导学生,如果想着从学生手里套点什么出来,这都是用心偏邪。正常点的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很好学会这些,以此经验帮助他们以后行走多有利益、少遇祸端、遇难成祥、无往不利。仏、菩萨及十方世界诸大菩萨,也不过就是秉承这样的心态和心境,在各种艰难困苦里行走不辍。

之前说:“你想遇到什么样的人,你要努力去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其中义理就是共业招感,凭借共业才能招感到走同一条路的伙伴,如果自己不那样努力,所能招感的一定是对应当下状态境界的情况,出现的人事物自然就是对应当下自己的,不会出现那些超高局面的。你想遇到那些超高级别的指导,你需要进入超高级别的领域;你想获取十方世界诸大菩萨的教诲,要以他们为方向、为动力、为伙伴、为依靠,也就是之前说的同心、同愿、同行、同向,做相似三角形。 

这就是此处经文的深心所指,若我们没有能力发现对方的指导,面对众多菩萨的努力如聋如痴,没有深心的能力,一切教诲都是白搭,再多的礼拜、再多的敬语、再多的寻觅、再多的祈求都无处安放。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326】| 安乐行品(29)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328】| 安乐行品(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