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52】| 四两拨千斤

  • 《法华经》略说【52】| 四两拨千斤

音频在线听

 

【我始坐道场, 观树亦经行, 于三七日中, 思惟如是事。 

我所得智慧, 微妙最第一。 众生诸根钝, 著乐痴所盲, 

如斯之等类, 云何而可度, 尔时诸梵王, 及诸天帝释、 

护世四天王, 及大自在天, 并余诸天众、 眷属百千万, 

恭敬合掌礼, 请我转法轮。 我即自思惟, 若但赞佛乘, 

众生没在苦, 不能信是法, 破法不信故, 坠于三恶道。 

我宁不说法, 疾入于涅槃。 寻念过去佛, 所行方便力, 

我今所得道, 亦应说三乘。】

“释迦佛自己描述最初坐道场时的经历,也就是描述自己在菩提树下四十九日的经过了,他也是在做各种观法,或者修经行,一直在思维这个事情:我得到了无上智慧,但众生根性太钝了,沉迷于痴爱,以致如聋如痴,就像这类的众生怎么度呢?

因为他已经示现证果了,在他思维寻求众生怎么度的时候,各位梵天之王,还有其他天的天王,忉利天王、四大天王,乃至大自在天王就来了,带领各种眷属数以百千万,恭敬围绕合掌做礼,请释迦佛为大众讲法。

这时候释迦佛就在想:如果只是讲佛乘的种种,众生没有受苦,是不可能相信这些方法的,然后又破坏法义、疑惑不信,这就造作了堕落三恶道的业缘,我宁可不讲不说,马上取涅槃。

但又想到过去的佛,也是各种方便救度众生,也是以三乘法逐渐解脱救度众生的,所以我现在也应该以这样的方法为大众讲三乘法。”

佛陀最初坐道场到底经过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这是在其他经里少有的描述。佛陀自己说:当时是想马上就取涅槃,什么都不说的。因为说真实的一佛乘、说佛的知见、境界、智慧等等,众生没有信受的基础,疑惑不信,再稍加恶意,就成了众生堕落恶道的业因,也是不慈悲。

为什么众生不信呢?就算佛陀示现各种神力神通,乃至种种证明验证,为什么还有众生不信受呢?因为他自己没受苦,没有被苦痛烦恼追赶,所以并不希望有解脱的方法,就像你没饿也不馋,食物对你就没有巨大的吸引力。

佛法也是这样,需要一个契机,也就是你需要开启佛法的契机,苦就是这把关键的钥匙。你不受苦,自然不会寻求离苦,解脱痛苦的方法对你有啥用呢?

为什么你在苦里,却不愿解脱苦呢?依然还是深执于五欲贪爱中,“盲暝无所见”,依然是众生诸根钝,“著乐痴所盲”。这两段偈里说了两遍众生为什么瞎的原因。这个瞎可是真吓人了,在苦里,却认不出苦来,就如之前说“在坑里趴着,却不认识这是坑”是一样的。

这也是后文的“宝珠喻”,就算把宝珠缝在衣服里,你穿了半辈子,也是不认识这个宝珠;这也是后文的“火宅三车喻”,就算整个宅子着火了,有人喊着火了,你却不知道什么是火、什么叫着火、着火是啥意思。这就是瞎、是傻,就是因为贪爱执念捆绑了自己。

所谓业、所谓罪不过是如此而来;所谓福、所谓功德不外是如此而来。如“穷子喻”里那穷子不求大势,只求一顿饭食暂歇劳脚,他“一顿饭食”的求索就成了让他瞎的原因,如“宝珠喻”里那个穷亲戚也是如此,“三车喻”里那些贪玩的孩子还是如此,只不过所贪、所念、所执各有不同罢了。

你在执着什么呢?是什么让你瞎得如此理所应当?你在贪的就是,你爱惜不舍的就是,你执着惦念的就是,你分别计较的就是,这些都是让你一瞎到底的原因。 这就如《维摩诘经》里说到“众生病是业力病,菩萨病是愿力病”,这也是我常常提的、常常提醒各位的:如果我们自认是众生,这是断见、是常见、是邪见、是邪见稠林;相反,如果我们自认是菩萨,这也是断见、是常见、是邪见、是邪见稠林。我们即是菩萨,也是众生,众生是睡着的菩萨,菩萨是觉醒的众生,是一体两面。

我们到底是睡着了,还是觉醒了?这就决定了此刻是什么做主导,决定了我们在趋近于什么!我常常说:不能以单一业力或愿力来解读现在深陷轮回的原因,而应该说是“愿业交杂”,既有愿力在其中,也有业力在其中,众生不懂这些,会把愿力做成业力;通过学佛,我们要懂得这些,把业力做成愿力,从而解脱宿世轮回的大根、大本、大源头、大因蔓。

如果没有业力,只有愿力呢?那自然是业力大于神通力,愿力大于业力!就是上乘功法了,这无异于武林绝学,也是佛法在某个高度上非常高深的功夫了,因为可以做到高度融合、高度统一。这就相当于四两拨千斤的路子,我暂时没办法拿得起千斤重,但我可以用四两的重量来撼动千斤的走向。

这就是把愿和业做清理的重要性,会了,没有业力,所以大乘无罪,大乘也无福可求;所以大乘最苦,大乘也最自在;所以大乘可以湿鞋,因为大乘没有脚。

我们把所有宿世的业,统化为宿愿,这就是四两拨千斤!我们用这一生的行做完结无数无量劫的奔波辛劳,这就是四两拨千斤!我们不需要有千斤之力,四两就足够了,但如果有大力,岂不是可以拨动万斤、千钧之势了?所以,我们不拒绝成长提升,但也不追求一定要提升到什么高度,有这四两,能玩得明白,这四两就够用了。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51】| 善用分别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53】| 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