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319】| 安乐行品(22)

  • 《法华经》略说【319】| 安乐行品(22)

音频在线听

 

【我灭度后,若有比丘,能演说斯,妙法华经,心无嫉恚,诸恼障碍,亦无忧愁,及骂詈者,又无怖畏,加刀杖等,亦无摈出,安住忍故。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乐,如我上说。其人功德,千万亿劫、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之前看过一个电影:一个人对吃火锅有着近乎痴狂的执念,必须是某些菜品,排序、多少、大小等等都不可以有任何更改或不同。一次,他去和朋友吃火锅,那朋友一会加个这,一会又那样,让他的心就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拿了自己的标准,他人怎么可能都满足你的标准呢?

仏教的标准,我唤做“量天尺”。可以量自己,但不要量别人,因为,你量任何一个别人都会痛苦、烦恼,或者双方都痛苦、烦恼。试着找出让你烦恼的那个尺,收起来,或者量自己还行,但千万不要拿任何标准去衡量别人,若你不想烦恼的话。

忧愁是一种担心,如摩耶夫人在《地藏经》里很忧愁,为什么呢?她担心的事不是她能参与、影响的事,这事她解决不了,只有替人忧愁的份。老话说:“看三国掉眼泪,为古人担忧。”再发展,这病就是杞人忧天了。老话还有一句很宽慰人:“天塌大家死,过河有矬子。”如果天塌地陷了,大家都完蛋,但过河这类的事情,还有矮个子呢,他会先挂的。诚然,这话里世界观不对,但也有其道理,什么是矮个,哪个是矬子?同样的一场灾难、恶事下来,哪个是倒霉的?哪个人会自认倒霉?可能都不会认可这事,但业力是绕不过去的标准。

在同样一场事故下来,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亦如早些年某江河里的渡船翻覆,死亡、失踪三百多人,然后被人问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逃生或者被打捞的人不多?说安全事故等等,这都可以很表面、很表象。后来就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一船果然都是业力之下。在很长时间里,有一种职业叫做“水鬼”,专门在水域里凿船劫财,有的还好能放人一条生路,有的是杀人夺货。轮回之下,这一船人凑到一起过河,他们不翻船,天理何在?只是恶业不那么重的可以侥幸得生,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如此来说,你要替谁愁、为谁忧呢?他所遭遇的,不过是他命中难逃的,不过是他业力之下招感而来的,如果不能提前消减,某些事的遭遇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的。

因此,学仏的进程里,必然要有一阶段会心硬如冰,因为你会很清晰地知道:世间所有的恶事、恶难不过是因果轮回下的业力彰显,没有办法可怜谁、怜悯谁、慈悲谁。所谓慈悲,不过是要可怜对方不学仏,没有仏法的润养,不能提前了知这个道理和真相,在错的路上驰骋飞奔。

既然大家遭遇的,都是业力之下、因果之中的,我们要替谁忧愁?我们自己又要忧愁什么呢?知道这个道理,最多要扭转重心到消减业力、培植福报上来,要愁自己手段不够、方法用不好、能力不行,在消业培福的事情上拖沓缓慢。这才是根,是所有世间种种的症结所在。

能解决消业培福的事情,可以转命,可以扭转或程度上消减自己必然要遭遇的恶事,或在仏法的润养下,恶报变小、变少、提前到来,来个重罪轻报。但如果消业培福做不得,这些事情怎么可得呢?没有具体扎实的手段方法,只求某某神、某某仏、菩萨慈悲免我罪苦,这是心驰于外,是外道法,不是仏法了,以这样的心求仏菩萨能应验吗?

有的事情必然会遭遇,忧愁无益;有的事情可以提前扭转消减,而自己不努力,忧愁亦无益;若忧愁解不得,恐惧更难。这些都算是情绪上的事,都适用情绪拆分,分辨出是自己内心招感投射,还是外在干扰影响。自己的原因,找方法迅速解决;外在的原因,寻对应方法针对解决。能如此善修其心,这是聪明人,是有智慧的人了。有问题解决问题,不要任烦恼一顿瞎跑,不要让忧愁变成诅咒,不要让恐惧吞噬了自己的光明,心态若能如此,自然不会招感那些咒骂、责难、刀棍捶打、轰撵驱逐,这都是安修其心的缘故。

后一部分提到功德甚多。我们知道,功德很难获得,因功德是功德性,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性状,这些状态、性状也是诸多条件和合而成的,依然是属于无常的。在诸多无常属性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状态,怎么可能长久保持?因此,不要寻求这种变化贼多的所谓功德,而要寻求回归自性,以这种恒常性的状态替换无常属性的功德,让自己所有付出皆有回报,心之所念必有回响。

世人说的功德往往很难获得,就算获得了,可能瞬间消亡不见。因此,依靠功德回向解决问题的路子,在过去一直在主导回向,也在诱拐回向,让回向这个方法变成了一个看上去很美,其实难有效果的事。 

到幻海迷局接受普门救度系统的第一道心理上的坎,就是依靠福德回向!要较长时间内抛弃功德回向的概念,连一点这个念想都不要残留,彻底处理掉这种遗毒。如果接受不了福德回向的设置,还抱着功德回向的幻想,那么对幻海迷局的其他内容及提法,也不会多信受、多理解、多依靠、多明了的。

经文此处说到功德甚多,无量劫里算数比喻都说不完的。这功德怎么获得的?这功德是从善修其心基础上宣讲法华获得的,这是两个条件叠加在一起的一个门槛。你要善修其心,做到没有嫉妒、嗔恚、烦恼、忧愁、恐惧,可以不被责骂,不被扭打,不被驱逐,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宣讲法华,这可以功德无量。但这两个叠加内容,任何一个都不容易。

因为,通过宣讲法华,借由自己很扎实的心态和境界,能更好地把法华的义理宣贯给大众,令大众各得其利,各获其茂,至于对方利益大小、多寡、厚薄,不做深究,不做希望,不寄希望。

只要相信:这是成仏的法华,一言、一句、一词、一偈,若有听闻,福利无量,自会在无上道各有裨益。至于每个人获得多少,要看他们自己的根性、境界、格局,如大小二树,如三草一般,不必求同。他们获得自己能获得的收益,在这差异之下,对方多久之后、多难之后、多努力之后,会接近无上道,也不做希望,知道这是必然就好,只不过是早晚的事,不应为此忧愁。他们能趋近解脱,乃至趋近成就菩提,这是他们回归自性使然,是透过法华的利益,也是他自寻自力之下的结果,所得功德如上。若能引导大众趋近大乘、践行大乘,自然会让仏法的利益普遍流传,其中的功德必会无量无边。

因大乘绵延,故其功德不尽;大乘如灯燃灯,如炬传炬,如火引火,其光明、温暖、利益、救度,因火不灭,而功效不绝。所以其功德无尽,纵然仏陀千万亿劫计算宣讲,亦不可尽。这就是讲解经文法意、做法师得福无尽的缘故。因法师不应贪其功德,而说福德无量;因不着功德想、不着功德相、不求功德效,而成其功德,自无尽、无量、无边、无极。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318】| 安乐行品(21)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320】| 安乐行品(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