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318】| 安乐行品(21)

  • 《法华经》略说【318】| 安乐行品(21)

音频在线听

 

【我灭度后,若有比丘,能演说斯,妙法华经,心无嫉恚,诸恼障碍,亦无忧愁,及骂詈者,又无怖畏,加刀杖等,亦无摈出,安住忍故。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乐,如我上说。其人功德,千万亿劫、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在我示现灭度以后,如果有人能宣讲这部《法华经》,内心没有嫉妒和愤怒,也没有其他的烦恼障碍,没有忧愁恐惧,没有咒骂诘难的人,也没有被刀棍加身,不会被人赶出去,这都是因为能做到如上安住的缘故。 

智慧能如此善于修养自己内心的人,能落实安乐,就像我上面说的那样,这样的人功德甚多,用千万亿劫的时间,以数字或比喻也是说不完的。”

这部分字面意思没有什么难度,是说落实此第三安乐法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其中分出两大块来:一块是说在讲法华时的情况,一块是其人功德甚多。

这里虽然不难理解,但和前文关联,前文有提到在末法、末世应以不要命的态度流布此经。或许各位有印象,就是那八十万亿那由他的菩萨,他们看到行将末世时的艰难困苦,升起决绝的大愿,要流布法华,但他们提到也会被咒骂、扭打、驱赶。此时仏陀又提这些,且又换了一个对境,提末世比丘,而不说末世的摩诃萨菩萨,更没有提的是那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这里意趣深厚。

我们换个角度:仏陀提在末世流布法华可以避免遭遇这类恶事,那么在末世流布法华的人,不管是前文涉及到的菩萨们,还是平常人,或是摩诃萨菩萨,你想不被咒骂、诘难、扭打、驱赶,应该怎么做呢?这段偈就是具体的方法和指导原则了。

在心态上,后文还有涉及,这部分只是提了一些很基础的部分,比如心里没有嫉妒和嗔恚,没有烦恼障碍,没有忧愁恐惧,这是善修其心,能如此做,可以不遭遇如上种种恶逆。

嫉妒。前文提到五种不男之人,一种是嫉不男,也就是胸怀不宽阔,捻酸吃醋,这种心态的男人不算正常男人,不在仏教认可的男人行列里。五种不男之人里,只有这一种是纯心态上有毛病的,其他四种是身体上毛病更多的。

嫉妒这两个字都是女字旁,古人理解这个事应该是女人做的、女性化的。但女人就一定会嫉妒吗?也不尽然。不过,这事确实女人更多参与其中。

此处提到内心没有嫉妒和嗔恚,这就有意思了。如果对这些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或者摩诃萨菩萨来说,这没有意思;但如果末世时有女人参与到流布法华行列里,这嫉妒二字就可以贴上了。如你是女人,你想在末世时流布法华,不要有嫉妒心。理解到这,就可以把这句偈说透了:这是对这样的女人说的。

女人为什么会更容易嫉妒?因为有依赖性。如果破除这个依赖的毛病,自然也不会在意谁多谁少,我想要的自己可以获取,不必等着被怜悯,自然不会在乎被如何对待。我们看那些脑残狗血的宫斗剧,一个眼神都可以引来无尽嫉妒,然后就各种阴谋诡计,各种投毒陷害,这是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导致的,因为不平等,弱势一方自然希望抱大腿。但要抱大腿的多了,你算老几呢?动作慢了、反应慢了、资本不强横了、抢不上槽,于是患得患失,捻酸吃醋,嫉妒成灾。

发现自己有嫉妒心了,往往内心里那种较弱势的倾向也是可以观察到的,要深刻理解:投生为人,男女身只不过是行走的舟船。但轮回的路还是歧路各别,自己走自己的,没有人会陪伴谁一路到底,我们也没有资格要求别人陪伴自己一路到底。因为有这个幻想在,得失皆不自在;如内心没有这个幻想,自然不会总寻求依赖什么,事能办就办,不能就放下,这就仏系些了。

至于愤怒、嗔恚,要做到内心没有确实有点难度。人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要嗔恚呢?我们想想吵架的原因是什么?或许是因为一些误解,或许是因为各自的观点不同,或许是对方没有按自己的意图满足自己的要求或利益诉求。不管哪一类情况,导致愤怒的原因是我们太抱着自己的执念、意图了,或者说我见炽盛,以为我说的就是对的,我想的就是正确的,我猜测、判断的也是对的,我计划的是对的,这种“我至上”的态度在内心里。或许在家里有人迁就,但进入社会谁会惯你呢?你触犯了别人的我见,那就互相磨合,磨合不好就摩擦,摩擦不好就擦枪走火。

如何消减嫉妒和嗔恚?想彻底解决这事挺难,不到圣位是没有机会的。就凡夫而言,不被拖拽,不被蒙蔽,不被牵着鼻子,能及时发现,及时遏制其不良影响,及时压制,这就不错了;就怕发现了,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怒火一起,多少善缘也不够烧的,这时候敌我不分,谁来骂谁,谁出头说话就敢得罪谁,怨天咒地,什么话都敢说。所以,要学会拆分情绪,能及时发现情绪出现了,这是敏感度的问题,有敏感度了,加上拆分情绪的手段,加上这套系统方法的配合,及时解决情绪的蔓延之态,不令形成没有必要的迁怒和误伤,这就很好。

没有忧愁、恐惧、烦恼,这事也挺难。烦恼要细说,菩萨也有,不过人家的烦恼极其微细,不似我们这种粗重的烦恼。此处的烦恼可以理解为凡夫位面的烦恼,也不要往见思惑上挂,挂到见思惑这方向、路子都对,但无疑是无解的结果。因为要破见思惑,得到四果阿罗汉的状态,和我们凡夫又没有什么关系了,太远了,够不到。

凡夫位面的烦恼是什么?“烦”字从火从页,这火就像书页一样没完没了,烧了一片还有一片,烧了一沓还有一沓,这就像凡夫的烦恼,如某个不愉快的事情来来回回出现,这是烦恼。我们是否有过那样的体会感受:这破事前脚解决完了,没过多久又出现了类似的事情。就像过去说:“如百以内加减法一样,你考试没过,就总是百以内的题,总会来来回回在你周围绕来绕去,躲不开、避不了的。”这种烦恼是因为我们有某些错误的观念招感,这个错误心念没有修改,这种招感就会源源不断地吸引对应事物出现。

你烦什么?为什么这个事情是你烦的?为什么在你来说,是过不去的,别人却无所谓?执持了错误的标准,拿着没有必要的在乎,亦如看不惯某事,但总遇到,烦人得很。你看不惯,你就继续烦恼着,什么时候看得惯了,再遇到也无所谓了,不会再为此事而起烦恼。

因此,你烦恼的事,可以深度挖掘一下,是否执持了一些错误的标准,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一定得如此,不可以那样,那你不烦恼谁烦恼呢?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317】| 安乐行品(20)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319】| 安乐行品(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