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280】| 提婆达多品(35)

  • 《法华经》略说【280】| 提婆达多品(35)

音频在线听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否?答言:甚疾。】

“当舍利弗表达完自己的疑惑后,龙女菩萨做出一个举动,把一颗价值三千大千世界的宝珠拿给佛,佛当下就接受了。龙女问智积菩萨和舍利弗尊者说:‘我献上了宝珠,世尊接受,这事快不快?’回答说:‘很快。’”

 

【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龙女说:‘以你们的神力来看我成佛,也如此迅速。’当时大众都看到龙女忽然间变成了男子,具足了菩萨之行,去到南方的无垢世界,坐在宝莲上,示现成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普遍为十方一切众生讲说妙法。”

这段就是龙女成佛前的一段内容了。简单来说,龙女献珠、世尊纳受,这是龙女舍身的过程。 

在娑婆出现的所谓宝物,如何能达到价值三千大千世界呢?因为这个宝珠是龙珠,就是龙的命,所以对龙女而言,这个宝珠就是彼时她的全部世界。以此献给佛陀,这是表了一个舍我所有的法,为示现成佛而舍,所以这个舍的目的不是寻死觅活的,而是舍了这一个短暂生死的色身。古人说:“吾之大患,唯吾有身。”意思是:我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障碍、最大的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龙女此时的献珠,为了示现成佛,把自己全部身家性命舍了,这个舍浓缩在献珠的举动里。

小乘里的舍还是建立在修行高度:我有什么贪,就做什么舍,去布施什么,贪财就舍财,把钱财布施出去,借此来克制自己的贪。只要有一种贪,就可以有一种舍,因此小乘修行高度的舍或布施种类很多,内容也很庞杂。

人天乘的舍往往建立在贪的基础上:我为什么舍呢?是因为我想获得更多的回报。所以,人天乘的舍是建立在自私自利基础上,还是以谋求自我利益为主的,并不是想克制自己的贪。

大乘的舍就更复杂了,比如大乘的布施要讲三轮体空,布施主体、受众、布施之事等等都要观空,不落在心上,做完迅速放下,如雁过无痕,乃至做完了迅速忘记,更不会惦念着我做了一个什么布施,然后计较有什么回报,会有多少收益。 

如果舍是为了法,那就是另一样了,就不是三轮体空的修行格局了,为法而舍的高度是所有“舍”里格局最高的,比三轮体空还要高。

三轮体空是讲大乘不着相,不应该在布施里有各种相的执着。对大乘修行来说,若布施反而激发、纠缠了各种相,这是恶、是错、是歧路。所以,大乘很多时候也讲放下,讲随顺、随缘、无念等等,其原因不过是避免着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不破,是不可能在大乘有实修高度的。若做什么事情还裹挟各种相,乃至功德相、福德相,这都是有错误的。如《金刚经》里提到“菩萨不受福德”,因为菩萨不应该执着福德,这时福德就是一个所谓福德的相。

修行若突破无生法忍,连法相都不能执着,那就无一法可生,无一法可灭,无一法可执,无一法可守,无一法可坚固取用,随缘显化而不执一丝一毫。什么样的缘分成熟,即示现什么法的取用,而不是说:我宿世修行以什么门得入,然后现在无生法忍了,我还继续抱着原先那个法门。这就不是菩萨格局了。

之前提到,菩萨不会主动为哪个众生做什么,需要众生自己求到,或者众生自己以身口意等等满足菩萨的宿愿、契入菩萨的工作半径,菩萨自然开展工作。如果菩萨主动为哪个众生做什么,而彼众生状态不满足菩萨工作条件,这就是着相了,着了众生相,着了法相,着了种种相,格局掉价得很严重。

很多人不理解佛菩萨的工作原理,总以为:我受苦了,你慈悲一切,就应该来慈悲我。这个话说得好像没错,但毛病极大。你都不知道佛菩萨怎么工作,你自己受苦都不肯主动求救,佛菩萨就必须吃撑了一样来搭理你呗?你自己的事都不上心,都不肯逼迫自己努力,佛菩萨作为外缘,就必须强扭你这个苦瓜呗?

因为有实修境界在,菩萨不会滥发慈悲心,虽然慈悲殷殷,但不满足这两点,也不会落到你我头上。所以,学佛是要懂得佛菩萨到底怎么工作的、因什么才干活的、怎么干活的,才能在自己学佛的路上多得助力。如果自己连主观都不肯努力,只等着天上掉馅饼一样,这种货死不足惜。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279】| 提婆达多品(34)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281】| 提婆达多品(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