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263】| 提婆达多品(18)

  • 《法华经》略说【263】| 提婆达多品(18)

音频在线听

 

【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从莲华下,至于佛所,头面敬礼二世尊足。修敬已毕,往智积所,共相慰问,却坐一面。】

在修行境界上差一点,境界就可能隔山跨海了。之前认识一个人,他读《金刚经》许久了,后来聊天,有个人问其中某句是什么意思,他解释完毕,另一个人也说了自己的看法,好像大部分都差不多,但其中微细差别就不一样了。那微细差别就是境界差别,这些是装不出来的,冒充不了的,伪装不了的。

佛教非常务实,在什么境界说什么话,有什么能力办什么事,有什么证悟匹配什么受用境界,装不了的。咱们是凡夫,那就要考虑凡夫应该怎么办,能怎么办,可以怎么办,而不是听闻一句佛理就把自己套进去,你能同理贴进去也不错,但巨大差距怎么弥合?亦如懂了《地藏经》,第一反应就应该是“皈依地藏王菩萨”。什么是皈依?如何皈依?怎么才算皈依了?如果后续没有内容、没有东西、没有衔接铺垫,所谓皈依就是嘴里说说,空话、口号,没有实际意义了。怎么才算皈依他了?亦如你们来这里学佛,我们对待各种各样的事物是什么态度,怎么个方法,如何解决运用的?这些你都不知道,能说你在这里学习了吗?

称念一句“南无地藏王菩萨”是容易的,但其中的内核没有启动,效果就很差。但哪怕有口无心地念一句,也不白念,肯定有利益,不过是早晚、多寡、薄厚罢了。同样一句圣号,为什么我要念出各种水货来?如果你不会,可以学习;不懂,可以咨询;用不明白,可以尝试摸索,但不想改变自己水水遢遢念圣号的状态,这是啥毛病呢?心态不对,自然行为上不可能高度契合。皈依地藏王菩萨的那个心态没有对,念菩萨圣号自然不投入,没有感情,是个没有情绪的复读机。这是开启了一种可以高效称念的可能,不然你也要做功课,也要完成每日的任务,这一千或更多的圣号怎么都是要念的,既然避免不了,为什么不质量好些呢?

心量越大,格局也会越大,对应的莲花自然会更大。心量怎么扩大?格局怎么发展?眼界怎么提升?刚提到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还有较为熟悉的四宏誓愿,这些都冠以各种无量、无尽、无边,你的这些是有边、有量、有尽的,自然小了。如普贤菩萨那样,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因此等无穷尽,所以我的十愿也无尽。这格局没有边了,这是心量大。

如果我们眼睛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就忙自己坟头那三两棵草,只扫自己屋前一两米的路,这啥格局?只照顾眼前这么大范围也没有错,谁不想让自己好些呢?这是有情众生的自然属性使然,有情众生就这样。

虽然我们是凡夫,可我们却是学佛的凡夫,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矬子。因为站的位置获得了巨人的视野、心态、格局的受用,并不是我们本身就那么高。如果我们不能将巨人的视野、心态、心量、格局同化为自己的,当有一天我们从巨人肩膀上滑下来,所得种种都会荡然无存。

在学佛路上不丢不跑,这是首要的,是获得其他利益的基础保障。你要保障自己在学佛路上更长远地走下去,能长远走下去,提供给我们同化学习的方便就越多,给我们学习佛法、学会佛法的机会也就越多;学会了,就算暂时分开,但心没有分开。所以,这是远行地,从旷野长劫中走来,向无尽虚空里走去。

佛教的视野是什么样的?佛教的格局、心态、心量是什么样的?大乘的种种是什么样的?我们学佛了,这些是要学习的,不会、不懂,从哪里下手?从《地藏经》下手,看看地藏菩萨是怎么一路走来的,他的心态、心量、格局、视野,看看他在做什么事,办什么事,忙什么事,知道他的种种了,大乘的种种就了解了七七八八。再以其他经文辅助,对大乘菩萨的种种加以学习,七七八八慢慢变成九九十成了,就把大乘的脉搭得准了。真理解大乘是什么了,余下找到自己的方便路径,落实下去,这就是大乘路,就是菩提路,就是成就菩提、圆满菩提的路了。这也是悟后起修,不过有众多经文、有众多榜样案例可以学习,这种悟的水平不是非常高,修的难度还可以契合自己方便,也不很难。

大乘是什么,佛法是什么,如果对此不理解,怎么学佛?学是谈不上了,说求佛或许还行。就像很多人不是因为学佛而来学佛的,是因为求佛而来学佛的。为什么求佛?很多是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求佛的,佛菩萨不拒绝这类的人和事,但你想求得到,也要学习具体的方法,不然求不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有改观了,理解佛教是什么了,明白佛法是什么了,懂得法理规则了,这时的“求”就从盲目贪求变成理智的取用了,身心行作更贴合佛教的教义,获得对应受用就越容易,相反就更难,乃至求不到、求不得、所求皆苦。

佛教的平等观是面对一切大众的,是十法界通用的,所以《法华经》的“十如是”就是扭动生命巨轮走向的关键钥匙。你做了什么格局的事情,你就是什么格局的人,这是一个互相印证的事。我们听闻那句话:一念清净一念是佛。一念够不够?不够,念念都是、都达标,才是真正匹配这个格局。但能转了这一念,能升起这一念也不错,按一佛乘的高度来说,终有利益,早晚罢了。所以,一念清净一念佛,也就是你此刻心念清净,你获得如佛那样的受用也只是这一刻的;想不丢、想保持、想稳固住,那就得念念都是如此。

佛念念都是清净吗?这显然是小乘格局里的佛。佛念念都是众生,这才是大乘格局的佛。大乘的佛就是惦念众生的无上觉者,哪尊佛是不惦念众生的?哪尊菩萨不是惦念众生的?哪个大乘行人不是借此成就的?菩提心就是解脱众生的心,菩提行就是解脱众生的行作。想在大乘有收获,有长足的发展提升,菩提心的长养很重要。

你为什么要解脱众生?这就又回到之前说的那个问题上了,契入大乘的关键问题就是:你和众生是什么关系?明白了,你义无反顾、责无旁贷、舍我其谁;不明白,我出点力,我也努力了,我很好了,我也做了,但差距明显。明白了,就是婆罗门女的悟此事已,重回塔寺再发大愿。那个愿和悦帝利有关系吗?这是悟此事,悟的就是自己和众生是什么关系。明白了这个关系,所以义无反顾、万死不辞、纵然艰难,绝不退缩。

我们学佛的那个心啊,脆弱得很,狭小得很,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不允许别人当自己是傻瓜,抖机灵的那个态度,和悟此事后九牛不回能一样吗?你对自己和众生的关系明白得越透彻,你的心量就会越大,心态也会越柔和包容,不会看那么多是非对错,不会盯着他人的对错是非自己起烦恼,不会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他有他的轨迹,你有你的轨迹,好有好的必然,坏有坏的宿命,来有来的因缘,去有去的因缘,聚散如此,厚薄如此,善恶亦如此,生死如此,苦乐如此,烦恼也如此。

所以,佛系点,不是穿戴一身就佛系了,而是从内而外,更多在运用佛系的法理,在使用佛系的观点态度,在借用佛系的格局和宽广。这就是心量的由来。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262】| 提婆达多品(17)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264】| 提婆达多品(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