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261】| 提婆达多品(16)

  • 《法华经》略说【261】| 提婆达多品(16)

音频在线听

 

【于时下方多宝世尊所从菩萨,名曰智积,白多宝佛:当还本土。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善男子,且待须臾,此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可与相见,论说妙法,可还本土。】

经文读懂了,那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怎么看都对;但如果不懂,怎么看都不对,都是嚼舌根、拾人牙慧。明白了一个道理,会在身口意、信愿行上产生对应的促动改变,这些改变很难一句话概括,很难清晰准确表述,但你体悟了这个道理,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醍醐灌顶的感觉,浑身过电一般。

禅宗说要大生大死几番,我过去也说过:你若明白了,可能会哭哭笑笑就像精神病一样。笑是因为懂了,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知道自己余生和未来无量劫要如何行走努力;哭是因为无量漫长劫数里一直在黑暗中摸索,今天终于见到亮了,过去自己造作下的、做过的、承受的都值得,也都不值得。一切的喜怒哀乐、一切的痛苦烦恼都值得,也都不值得。值得,是终于换来这一刻的苏醒;不值得,是若早些明白,何必枉受生死、白遭轮回。

读经的价值意义是非凡的。在过去不被重视,那是因为有历史因素,认识字是一个成本很高的事情,拥有一本经书那是非常难得的,再有浓厚禅风笼罩,当下读经不是适合大众的路子。而现在没有这些障碍,基础的文字也认识,经书获得很容易,或者网上找个好的站,动动手指,多少部经文随便看。既然有这些条件,在这样的便利条件下,我们赶上了,怎么用?如何读经,如何读好、读得明白?

之前和大家分享过读经的五个次第步骤,也就是希望大家按这个建议走,先扫清文字障碍,别到后来,字面意思都没有搞明白。然后是通读,大面积地扫射,熟读直到跳句子了,频繁跳句子了,建议大家放弃数量、放弃速度、放弃扫射模式,改为精读。

到精读阶段,读经方法可以用了,你是随字诀、贴字诀、横字诀都可以用。但如果没有前面这些基础,你想随文入观,做得了吗?前面某某意思、某某场景、某某状态,忽然卡壳了,这字念啥?这词啥意思?怎么随文入观?

贴字诀要求更高,一个案例场景,你要把自己贴进去,找到自己在什么地方,也就是在经文的一个案例里,看到你自己,看到和你极其类似的那个过往经历,他当时的选择你就可以感同身受,你就自然可以理解为什么婆罗门女举身自扑,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念佛却到了业海。你们没有把自己念到地狱去的吧?为什么他却念出这个效果来了?用贴字诀一贴,马上就知道了;但如果经文不熟悉,贴不了的,强拉硬拽也是贴不上。

横字诀就是九字读经了,只是方法且得练习好一阵子,想一下就挖到什么,这想法很好,但需要努力。

这也是我一路走来的经验,幻海迷局有如今这样弘大的体系和格局,有那么多内容、方法、细节,也不过是因为“信愿行”这三个字得已推广运用。

经文此处智积菩萨想回去了,为什么如此久他还是菩萨?乃至后续和文殊菩萨、龙女聊天时表现出的状态来看,整体境界还是差着一层。差在哪一层?就是差在懂和不懂这一层。懂,就一定会找机会落实,找方法达成,找路径去往,找方便摆渡自己,找手段圆满诸愿。有这劲头,又有常在佛前的便利条件,需要很久还是菩萨吗?懂,就是龙女转身成佛;没懂,就是智积久居菩萨位。

做菩萨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愿、各种各样的求,但菩萨的大方向一定是菩提正路,也就是成就菩提、圆满菩提,也就是研究怎么救度众生、怎么达成救度众生。只发心维护佛法,这也可以是菩萨,亦如阿难后得做佛——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他需要多久成佛?你只是维护佛法,而不去落实,不按大方向推进,佛法在你身上产生的效果是微弱的,需要漫长时间劫数来积累这种微弱的力量,才能促成走上大道。维护佛法这自然很好、很难得、很殊胜,也可以成就,但这比走大方向菩提正路要缓慢许多。

过去说过大乘佛法就研究两个事:一个是度众生,一个是为度众生服务,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了。学了N多佛法,如果只是法理、法义、法相、法句、法音等等,最多可以靠在为度众生服务的边上,可能有还靠不上边的。那种靠不上边的,又和度众生完全脱节脱离的,这类佛法最多是小乘、人天乘,肯定不是大乘。虽然也算是一佛乘,但其成就需要久远劫的漫长努力。

经文里方法众多,三乘都有,我们怎么用啊?怎么把这些转化为大乘的方法,用在大乘正路上?用上了,你是懂了,你是会了,你得道、你悟道、你了道、你上了正道;用不上,你学的都是摆设。亦如很多人出了什么情况,然后佛法用不上,那你学的佛法又是什么呢?没有大用的烧火棍罢了,吓唬吓唬人,给自己点心里安慰。

我们能依靠这种水平的佛法解脱自己的生死吗?能依靠这种水准的佛法救度众生吗?能依靠这种水平的佛法成就菩提正位吗?佛法还是那个佛法,经教还是那个经教,只有你懂了,它们的价值才是非凡的,你的人生才可以光彩熠熠,你的未来才可以闪闪发光。如果不懂,学个样子,走个过场,溜个形式,攀个仪轨,结果自己和佛法脱节,生死和佛法脱节,信愿行和佛法脱节,身口意和佛法脱节,哪里可得诸佛菩萨口中的种种利益呢?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260】| 提婆达多品(15)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262】| 提婆达多品(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