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251】| 提婆达多品(6)

  • 《法华经》略说【251】| 提婆达多品(6)

音频在线听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劫,为求大法故,虽作世国王,不贪五欲乐。捶钟告四方,谁有大法者,若为我解说,身当为奴仆。时有阿私仙,来白于大王,我有微妙法,世间所稀有,若能修行者,吾当为汝说。时王闻仙言,心生大喜悦,即便随仙人,供给于所需。采薪及果蓏,随时恭敬与,情存妙法故,身心无懈倦。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亦不为己身,及以五欲乐。故为大国王,勤求获此法,遂致得成佛,今故为汝说。

和自己有仇这事怎么解?

早些年认识一个人,学佛一阵子就是要求智慧,这是我非常后悔的一个案例。原来他是被骂也不会反驳,连张嘴回应都做不来,只能埋头被骂,看着笨笨的,这人也就没有啥脾气。但教了他方法后,知道反驳了,这是有变化可见了,可再随后就是知道说人是非了,这就又跑偏了。说人是非干啥呢?还真不如原先。这事就让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人求智慧我都不教了。为你好,不能教,因为你还没有做好准备获得智慧。他为什么那么笨?因为曾经是才华横溢的一个大人物,历史上也是名气很大的,因为才名,拖累他彼一生狗血至极,后来临终时发心,不愿再被才名拖累,此后浑浑噩噩几百年轮回中都是籍籍无名的普罗大众。你不想提升,是和自己有仇,或许也和这个案例类似。

亦如有同修问我一个问题,后来回答中说到一个场景:彼时他身着大红袈裟,金线缝制,光鲜华丽,气宇轩昂,在弘大的大殿前耸直腰板站立,一只手背在身后,俯视前方,成竹在胸、志得意满地捏着一串佛珠。就彼时那么一丝毫的心态,导致他后续轮回中也是麻烦不断。这也是和自己有仇,不解决这些问题,障碍自己的事情就会一直绵延。

这问题怎么解决?在学佛的正常过程里,进入到消内业的部分,对治、克制、解决贪嗔痴等等了,这些问题都可以搂草打兔子地被解决。但如果多少世的修行也进入不到消内业的范畴,这类遮蔽问题就要滞留、伴随多少生,直到有一天真正解决它为止。

如此处,阿私仙做了什么事情?他为国王说法,表面上多隆重、多端正、多无邪,但内里并没有那样,还是以谋求自己利益为出发点,所以他这样做了,导致他如今下场。可能在之前某生学佛里,这类事已经解决了,才可能步入大乘,成就菩萨位;若这类事情不解决,解脱不可得,尤其在彼时只靠实修一路,更是没有希望获得解脱。

我们也面对这样的事情,也可能就如阿私仙那样对待佛法、利用佛法、剽窃佛法过。有没有这种可能呢?很有可能是这样的,但这些事情也不能硬扣在自己头上。现在虽然有往生一路可以走,可以避免实修一路的艰难困险,但你想往生,这些东西也不能多带。业力太重,想靠往生一路解脱生死轮回也是不可得的。

在本系统里,前面很长一阶段都没有介入到消内业的部分,还是以消外业为主。这也是《楞严经》“三个修行渐次”的步骤,先要解决外染,再来解决内行,就如用有毒杯子装水,你要先把毒清洗掉,然后杯子才可用。因此,外业不解决,就想一步登天解决自己的贪嗔痴,这是越俎代庖、是隔着锅台上炕、是越次第了。就如穿衣的次序一样,先穿里衣,再穿外衣;如果非要先穿外衣,里衣怎么穿?也可以穿,那就大费周章,别嫌费事了。

面对这些认识,很多人受禅宗的影响颇深,还是拿那种空、无、幻、灭来对待,你能自己做到如此,你可以如此对待业力,内业外业都可以,可以一句佛号乘空入空,不着三有、不入三界,但你没有这境界,你就不能这样对待业力,内外业都要老实对待才行。和自己有仇的事情,也就不能寄希望于忽然一天柳暗花明,什么事情都解决了,你不努力,这好事也轮不到头上。

这就凸显出沟通的价值了,不会沟通也得学、得练、得摸索去尝试,不然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你寄希望谁替你解决?亦如超度,你要自己学,自己做,不然你那七大姑、八大姨、前姥姥、后阿姨的,一票一票地来,让谁为你代劳?这辈子那辈子,哪一辈子不攒点有缘众生?这啰啰嗦嗦地今天来两个、明天来两个的,你要让谁成天跟在屁股后面替你打扫战场?外在的众生还好度,相比之下,内在的问题更难解决,或者很久努力也不见得有机会解决;但你不解决就会一直跟着你、障碍你、干扰你、带跑偏你,没事就跳出来刷个存在感。

我们的路线是先解决外业,但不是只解决外业,这仅仅是一个先解决的步骤;内业也可以解决,但要看你自己的进程,这不能强迫,没有办法代劳。亦如阿私仙,若彼时因缘具足,知道当以什么心面对佛法,或许也早早成佛、早早解脱了。

这就是《法华经》“十如是”的事情,这也是《法华经》“一佛乘”的部分,你做了与此相关的,早晚都会成佛,早早晚晚而已,这体现了一佛乘。但为什么别人早、自己晚?这就是“百界千如”了。我们没有做早成佛的事,自然不能早成佛。

那么,什么样的状态更匹配早些解脱、早些成就、早些圆满?怎么做会更晚、乃至解脱之期遥遥?这就要诸位自己思维了,道理也不复杂,都快磨破嘴皮子了,再挑开了也实在没有什么意思。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250】| 提婆达多品(5)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252】| 提婆达多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