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183】| 《法师品》(5)

  • 《法华经》略说【183】| 《法师品》(5)

音频在线听

 

【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示是诸人等,于未来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

药王菩萨,如果有人问:什么样的众生会在未来世成佛呢?你应该这样告诉大众:在未来世,有这样的人必定会成就为佛。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有人能够对《法华经》哪怕一句一偈,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恭敬合掌,这样做的人是世间一切大众都应该瞻礼供奉的,应该像供养如来一样的供养他们。应该知道这样做的人就是大菩萨,成就菩提,因为怜悯众生的缘故而发愿生在世间,并广泛演说这部《法华经》,何况那些能够尽自己所能受持《法华经》的种种而做供养的呢?”

这段经文的大义同上一段基本类似,略有差异是一些细节的提出。此段换了一个更为直白的理由和阐述方式。本段可以粗略分为三部分:

一是佛对药王菩萨交待,以后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佛。

二是具体行作。

三是相应理由。

这段里延续了上一段的语境,对“如此这样的人为什么可以成佛”加以阐释,但这段给的理由更为粗暴,能如此做的人就是大菩萨,他已经成就菩提了,也就是如上节提到的,已经是等觉或妙觉这种格局的菩萨了。

佛教里提到的大菩萨一般叫做摩诃萨菩萨,也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摩诃萨的标准也很多,五条、六条或者更多。一般来说七地菩萨以上,或者八地菩萨以上,这类的菩萨可以叫做大菩萨,可以叫做摩诃萨菩萨。这七地或八地及以上菩萨有几个相关,一个是满月菩萨的称谓,一个是三不退转的受用,再就是可以冠以摩诃萨称谓了。

满月是区别于初登地的菩萨。各位看十地菩萨相关的内容会知道,在三地及以下菩萨位之前的登地菩萨,也就是一地、二地、三地菩萨都还没有智慧,这事可能很多学佛人会很诧异,你没听错,他们暂时还没有智慧,只是得智慧受用,此时更多是拼行作、拼心境,而不拼智慧,这三阶段的菩萨就像月亮刚刚露出月牙来。四地菩萨开始有相应智慧了,加上五地、六地,这就好比月亮已经逐渐圆满起来,但还没有圆满。七地菩萨到十地菩萨,就像月亮已经圆满了。以这样的比喻来解释十个登地菩萨位的差距,最后这几阶段因为趋近圆满,统称为满月菩萨,并不是一尊叫做“满月”的菩萨。

三不退转这个也说过,当然因为教体差异,有人认为七地,有人认为是八地开始,但不管如何,都是我们暂时很难企及的状态,所以我也不想去确定到底是七地还是八地,意义不大。三不退转解释很多,百度也可以查到,并不复杂。为了方便理解,我解释为:行不退、心不退、愿不退,因心行愿的不退而得三不退转的受用。

很多人以为一得永得,好像得了三不退转就可以再轮转多少劫都保妥无虞,这是一个误解。三不退转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只有两个点着地怎么保持平衡且骑很远呢?理论上两个点着力是不稳定的,不够支撑稳定状态的,为什么自行车两个点着力也可以保持平衡?因为这是动态平衡,而不是静态平衡。加入动态平衡就像陀螺一样,静止的陀螺一定会偏倒,但高速旋转后,就算只一个着力点,也可以保持平衡。

三不退转就是动态平衡,也就是有三个力量合力支撑这个运动,可以达成一种看似较为稳定的状态;但如果三个力量来源有衰减、有消失,这个动态平衡必然会被影响,终究会有一刻彻底失衡。所以,想保持既得的三不退转效果,就要保持心念、行为、愿力的不衰减。

愿力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做菩萨从初发意开始就是要依靠大愿支撑,没有大愿是不可能成就菩萨的。这个菩提大愿大分两类,也就是两个走向:

一是成就菩提,修行要获得如何如何的境界、达到什么效果、获得什么受用,如获得某三昧、得某定等等,但这终究都是过程,成就菩提这个方向的终点就是誓愿成佛。

二是更为高级一点,是不急于成佛,但却努力救度众生。如《地藏经》里二王发愿的例子,发愿早些成佛,就是大愿的第一个走向;发愿先救度众生,满足各种愿后再成佛,这就是大愿的第二个走向。

不管怎么样,大愿是契入菩萨位的敲门砖。不管你是想成佛,还是想多好地救度众生,这都是菩提愿,都是大愿,都可以借此跻身大乘圣位。但不是发了愿就了事,然后给自己找一堆理由:佛说要放下!我发完愿就放下,管它能不能成,一点心思都不再付出了。这种大愿属于空愿,是放空炮,是打诳语,是造妄语,不是发愿,而是在造罪。

想三不退转,你愿就不能丢、不能放、不能淡化处理。这个大乘走向和小乘阿罗汉的“统统放下”完全不是一个频道。实修走到此处往往会掉入一个“有无”的大坑,如果都空了,这愿怎么保持?如果保持大愿,怎么说空了?空法、空性和保持大愿都有矛盾。

面对大乘的很多迷思,往往是因为无法调合这种显而易见的矛盾,导致互相攻伐。《维摩诘经》里给出一个非常简单调合的原则,这是大乘人必须要认清的一个事情,同时也会因为认清了“不住无为、不尽有为”的指导原则,而撇清了很多不容易理解的法理纠缠。

如果你理解不了大乘,如果你还内心深处对实修惦念不舍,就是这个大乘的指导原则缺失。大乘菩萨难道不知道空啊?不理解空,还是不会讲空,没有体会过空?但借助空性,能帮助众生成就罗汉,这起码是出轮回了,算是很稳妥一站了,所以菩萨不会放弃讲空法、令众生得证空性的路子,但菩萨只有这一手牌吗?显然不是,这个能指导成就为罗汉,但不能成就菩萨,想成就菩萨入门的那个门槛就是大愿。

你理解不了,那是你的事,和菩萨及佛的成就不发生关系。这就是大乘成就的根本,没有大愿,没有菩提愿作为牵引,罗汉不会成为菩萨,菩萨也不会成就为佛,没有这个菩提愿,就没有大乘的诸般圣位。这个大愿要么就是如何如何,然后要成佛;要么就是如何如何救度众生,除这两类之外没有其他的菩提愿了。这个愿是大乘的根本,所以不能丢;如果这个愿丢了,怎么可能三不退转?

然后就是心念态度的不退转。想你的愿念不退,是不是也要提供足够的支撑,让这个愿不退失呢?心念态度就是愿的支撑,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了一个大愿,必定会有一个孕养此愿的环境条件,心念态度就是那个必须要有的环境条件。如果没有足够合适的心念态度,你不会发大愿,你发不出来大愿,就算看无数佛经,勉强随顺经教,或许会发愿,但那不是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不是你确实想如此。

只有真正意识到、明白了:确实要这样做!你的愿才会渐渐清晰,才会浮出水面,才会陆续丰满出条理和细节来;而如果愿没有这些作为支撑,这个愿不能说不好,但肯定有各种瑕疵。就如《无量寿》里,法藏比丘第一次在彼佛面前发愿,彼佛就提醒他了:你的佛国,你要自己督摄。这一提醒,法藏马上发现这些愿里根本没有细节涉及到佛国自摄的,那么这个愿可以支撑他行走,但不足以支撑他成佛。

这类的愿都是阶段性的,走两步可以依靠,想依靠此类不圆满的愿走完全程,那是不可能的。于是才有了彼佛带法藏比丘看二百一十亿佛国净土的后话,才有了四十八愿的细节补充。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182】| 《法师品》(4)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184】| 《法师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