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181】| 《法师品》(3)

  • 《法华经》略说【181】| 《法师品》(3)

音频在线听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佛对药王菩萨说:‘还有啊,在如来示现灭度之后,如果有人能够听闻法华的一句一偈,能一念间随喜的人众,我都为他们授记当得做佛;如果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部《法华经》,哪怕只有短短一句偈,对于这一句一偈的经文,都要如面对佛一样尊敬看待,以种种供养,花、香、璎珞、各种香、各种衣服、伎乐,哪怕只是合掌以示恭敬。药王菩萨,你应该知道,这样的人已经在过去供养过十万亿尊佛了,也在诸佛前发过大愿,因为怜悯苦难众生的缘故,才出生在这人世间的。’”

这段经文分三个部分:

一是承接上段为如此之人授记。

二是有一些人对《法华经》的态度做法。

三是这些人的来源问题。

为授记这部分不用多说,但为什么给这样的人授记?这也是我把这部分分到这段而没有随上段去的缘故。佛在解释为什么要给这些人授记,因为这些人面对《法华经》,或者面对法华的一句一偈都能尊重恭敬,如面对佛一样的珍视供养,这种行为难道是轻而易举就可以促成的吗?因为这些人曾经在过去世里,在十万亿佛前做过供养了,所以才有如此福报,有如此根性,可以再闻法华,能够欢喜赞叹,各种供养,各种恭敬。不仅如此,这些人更是在很多佛前就发过大愿了,因为怜悯众生的缘故,才投生为人的。

这个来源部分太刺激,因为原文大家也看到了,叫做:于诸佛所成就大愿!大愿如果得以成就,那就类似于或者等同于已经成佛了。就算没有成佛,大愿圆满也必定是等觉、妙觉位了,所以如此做的人,有如此根性的人,佛陀给他们授记当得做佛,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这里就出现一个很诡异的部分了,也就促成了诡异的产生,过去我没有那样的根性听闻法华就随喜、赞叹、恭敬、供养,但我看完经文了,知道要随喜、赞叹、恭敬、供养了,于是我也这样做了,是否等同于:我也已经供养过十万亿佛,是否等于我也在诸佛所成就大愿了?如果等于的话,疯狂不疯狂?就因为听闻这《法师品》的这段内容,我也随大流地赞叹、随喜、供养、恭敬了,那么我就是曾经圆满过大愿的?曾经供养十万亿佛的了?

我们就要研究一下,怎么供养、赞叹、随喜、恭敬,怎么做到这些、做好这些,让《法华经》的第一大块利益妥妥不跑丢?为什么说是第一大块利益?如果明白这段所指,那么我们去如此做了,我们即是过去已经到达了等觉菩萨或者妙觉菩萨位,乃至成佛过了。这利益大不大?但说这是利益又不那么恰当,说成被掀老底就更恰当了。但为了避免我们在此产生傲慢,所以说这是利益,而不说这是实相。说是利益,就是你可能是如此,你也可能不是如此,但实相是确实如此。 

鉴于此,这就可以把激荡产生傲慢的成分筛出去,如果我第一次遇到法华,没有如此种种,我们的来源问题就不应该硬往上面靠,就不要以为我过去已经成就过菩提了,已经供养多少佛了。所以,我们可以现在就恭敬、供养、赞叹、随喜,借此法华的大平台、大契机,来完成我们对十万亿佛的供养。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如果供养、赞叹、随喜、恭敬法华,即可得供养十万亿佛的福德,所以我说这是第一大块利益。

会不会读经,这就展现出差距了,我明白这段的意思了,一念随喜赞叹,我得到了供养十万亿佛的福德受用。各位想一想,这利益对当下末法的你我而言,其获得难度不言而喻。如果想一尊一尊磕头礼拜供养,十万亿佛辗转供养下来,不如你在此段里看明白,一念随喜来得快。

虽然此段里提到,如此之人供养十万亿佛,也曾经在诸佛所成就大愿了,但我们不要对号入座,不要把自己架到那个高度。因为上去了,不好下来,你都如此大号了,那些小毛病是不是得改了?那些不对的、不行的、不圆满的、有问题的,如果你不改,怎么好意思对得起这个大号?而此时的你我,对这些多如牛毛的毛病有余力处理并处理好吗?显而易见,这个大号看着是光辉光环,实际上也是一个大坑。

这就很容易让人迷惑了,以为这是什么好事,冲上去了。结果你的行作跟不上,根本不配套,这个荣誉你就要慎重又慎重了。俗话说:有多大脚,穿多大鞋;有多大屁股,坐多大板凳。我们如果没有做好准备,这板凳坐不住,这鞋也穿不住,但供养十万亿佛的利益可以马上抓住揣兜里。

一念随喜法华,这事不难办,那么我们怎么随喜法华?怎么赞叹,怎么恭敬供养呢?经文里提供了一个“乃至”,也就是最低限的行作——合掌恭敬,这个最简单,要比收罗各种香、各种物品容易。请各位合掌至诚默念:

南无妙法莲华经,十念;

诸经之王,成佛之源!

大解脱,大智慧,大方便,大利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十念。

这供养十万亿佛的利益先揣起来,再说别的。

《法师品》提到几种人:一受持,二读诵,三解说,四书写,五供养,六恭敬。这六种情形都算在《法师品》的法师位上了,就是说,我们不管怎么理解法师的,但这六种行作的人,在《法师品》都被认可为法师,只不过高低是错落有致、参差不齐的,高的部分受持、解说,低的部分读诵、供养。

读诵是不是很简单?如经文提到的供养花香璎珞等等也不难,没有多,还有少呢,想做,总可以找到能供养的。但怎么供养《法华经》呢?是不是如佛经初到中国时,大家看不懂,只是面对经文烧香磕头呢?这诚然也是一种供养,但这个供养就太浅层了。

佛讲供养有很多种,如对比丘有五事供养,对菩萨罗汉的那就更多了,但怎么对一部经文去供养呢?佛讲到一种供养叫做法供养。供养经文本身也是法供养的一个变形方便,因为经文就是法所蕴藏,就是法的舟船车载,供养的形式虽然是一个经文的外壳,但所供养的并不是这个外壳,而是外包装里的干货,也就是法。所以法供养才是供养法华的核心。

什么是法供养?《普贤菩萨行愿》有提到各种供养,法供养最高核心就是——如说修行,也就是法如此指引,我如此行作,这就是在承接法,在秉承法,在奉行法,在受持法。这个如说奉行就是法供养的集中体现了。

于是,我赞叹随喜《法华经》了,这就是法供养的一个具体形式,但什么才是彻底、不刷滑头的法供养?就是要明白佛陀所指、所引,我能如此奉行不谬,这要求就高了。如《法华经》到这已经十品了,到底说了啥?很难几句话做总结,但起码在这段里我看到解说了,我正在试着解说法华,虽然差距很大、很差、很不满意,但我如此奉行了,这就是我的法供养。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180】| 《法师品》(2)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182】| 《法师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