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略说读经的那些事(上)

  • 略说读经的那些事(上)

音频在线听

 

读经的部分略和大家说一下,或许是老调重弹,应该很多部分都提到过。

 

首先,肯定要强调读经的意图,为什么读经?

这样就分出很多内容来,比如最简单的,我在做功课,所以我要读经;也有其他目的的,或者想明白到底经文说什么的,或者就是感兴趣,看看里面都说啥了。因为目的不同,读经的意义、价值、性质和对应的方式也不同。

如果按定课走,建议的读经大概分五个过程。这个部分曾说过:

前面是熟悉过程,扫清障碍,把名词、句子、断句等等弄清楚,大体字面意思不出格,不出大差;然后就是主打熟悉过程,这就需要大量反复的读诵,在这个阶段是能多快就多快,能读多一遍就多读一遍,积累熟悉的量;再后,出现跳句子的情况,也就是走走道,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或者遇到什么人事物,忽然脑子里跳出经文里的一句话来,且这句经文和当下状态很贴合。

等跳句子的情况略多些了,就需要改变原先速度、数量的读经模式,要放慢下来、缓下来,慢慢读,慢慢品。这时候也需要功课、需要回向,只是慢慢读,好像读不完一部经文,又没有时间保障经文完整怎么办?如果两难,你已经大量频繁跳句子了,可以考虑读多少就回向多少,没读完一整部也可以;如果没有到大量跳句子、频繁跳句子的状态,就读那么一点点,这个事就不合适。

 

为什么“跳句子”是一个标志?

如果我们读经,经文说什么就是什么,和生活没有形成关联,这状态肯定是不对的。但怎么形成关联?一定是经文教义的某句、某词、某个道理,在你的生活工作等等的遭遇里有反应、有被促动、有回应、有那种很鲜活体现,这就是佛法流淌在世间的水纹。

我们行走在外,不管是见闻觉知的什么渠道,或者是眼耳鼻舌身的感受体会等等,但凡有一个什么遭遇,一定在经文里有对照,好的没有,坏的还没有吗?善的没有,恶的还没有吗?

看到两个人打架,哦呦~这就是斗争地狱,这就是眷属斗争报,这就是口舌业报,这就是难服难调,这就是刚强难化,这就是业债追讨,这就是冤家路窄,这就是轮回递偿,这就是相杀相啖……

打架而已,走过去就算了,什么也没想起来,什么句子都跳不出来。咱们学佛的那个基础素养还不行,对这些句子词条的理解不够扎实,对生活的点点滴滴不够敏感,归类思维不够清晰。

跳句子了,这个遭遇就是经文里的哪句哪句,就是什么什么道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生活和学佛联系起来,才有机会形成以后的用佛法指导生活的能力。如果佛法是佛法,生活是生活,这样割裂,虽然融入再多时间和精力所谓自己在学佛,做了多少形式,多少仪式,捐了多少银子,卖了多少力气,这种割裂解决不了,佛法是佛法,你是你,你的狗血生活就是狗血不二。因为佛法没有映射到你的生活,你的生活也没有反馈出佛法的身影,这种隔阂一天不解决,就不要想在学佛的进程里有多大的收获。

 

《二十五圣圆通》里的那些案例,过去也常常说,他们为什么洗澡能洗觉悟圆通?闻香能,走路能,睡觉还能?他们反应出一个基础状态,就是生活和佛法高度关联,但凡发生点什么事,都能借由佛法做深入思维,且是正确思维,自然开悟、觉悟、圆通,没有什么难度。如果你们也能达到把生活和学佛关联起来,虽然咱们不追求圆通开悟,但肯定会有全新的学佛体验,也会有一个更高格局的生活态度。

当契入这种体会感受了,佛法就不再是可取可舍、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什么东西了。因为和你的生活已经形成关联,再深度保持,敏感度保持,就可以达到息息相关。只是这事咱们也不追求,但起码得联得上,别是分割的才好。

“跳句子”就是这样的一个标志,如果迟迟跳不出来,咱们学佛的底子不够厚;如果遇到的事非常典型是经文里的什么部分,咱们对不上号,这个敏感度,这个借由佛法去思维的模式就没有建立,自然不会有什么大觉悟。

开始慢慢品读后,因为前面有扫清障碍,中间有大量熟悉,开始跳句子,频繁跳句子,就可以着手展开深度挖掘了。不知道各位是否感觉:“九字读经”虽然好,但总是用不起来、使不上劲、瞄不准?其实需要前面的这些过程。

如上这是正常功课的部分。

 

若有精力,可以用“轮制读经”的方式。

所谓“轮制”就是一轮一轮的模式。比如你有三部五部经文想读,但又不忍读两遍什么都没有,这时可以考虑轮制读经的方法。把这几部经文编号排序完毕,从第一部开始,有时间就多读点,没时间也可以不读,毕竟不是功课,是属于外加的部分。这部读了三、五遍了,基础熟悉、扫清障碍、断句都做完毕了,换到第二部经文。如此把这几部经文都读过一轮了,也就是每部经文都读几遍了,但基本都是在扫清障碍阶段。然后,开始第二轮读经,从第一部开始,再三、五遍,接着第二部经文,如此读完这几部经文,这样第二轮完毕,第三轮可以隔得稍微久些 。

如果你这几部经文选得合适,互相间有衬托铺垫,这当然是最好的。如果这几部互相擎肘、互相打击、互相矛盾,是选经不好。“轮制读经”虽然不要求选经一定如何,但也希望是一条线上的经文,不要跳跃太大。这就像定课里,经文配圣号,这种配合还需要多说吗?可多少年来就是没有人提,还是各自为政,读这个经,念那尊圣号,中间没有什么关联,形成合力的机会就非常小。

 

一个习惯要长久养成,如果开始时就东一把西一把,乱糟糟的,后续的习惯也不可能很好,更不可能为定力做支持。这种乱糟糟的学习计划和魔娆没有什么区别,因为魔干扰学佛人的第一大目标就是破坏他的定力。怎么破坏?能破坏戒,就从犯戒开始;能让你养成坏毛病,就给你养出来。等你以后想清净点,就发现那些乱糟糟的习惯早已经是挖好的坑了。

很多人傻乎乎啊,告诉他做功课,好像是害他一样。有时间玩,有时间耍,有时间闹,有时间发脾气,有时间追剧,有时间干别的事,就是没时间做功课!这点固定的事情做不来,习惯怎么养成?今天想读了,读一点;明天有事了,还能想起读一段吗?天天都是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一波业力、一个无常,就完蛋了。习惯没有养成,干扰一到位,再好的东西也会丢弃的。如果养不成稳定学佛的习惯,没有养成每天用部分时间做固定功课的习惯,咱们扪心自问,自己又能多自律呢?有点什么事就跑去玩了。所以这个习惯要养成,才有机会在你的生活里占越来越重的比重,扮演越来越重的角色,乃至形成真正皈依的那种效果来。

 

“轮制读经”,可以选两套或者三套经文轮流来读,但每套最好都是一条线上的,可以稍微有些差异,但差异不要太大,因为那样会对深度理解产生没有必要的隔阂。在一条线上的经文,可以互相铺垫,完成深度推进,互相解读,互相解答,这就可以帮助我们在对应内容、对应法理上建立较为强大、广泛、深度的理解,而这些是只读一部经文或者读三、五部经文很难获取的。

 

理论上是一通百通,但如果举一反三做不来,“百通”就没有戏。“三部走”的几部经文还都算是好理解的,在文字障碍上略小一点的,尤其是《地藏经》和《弥陀经》,这是非常容易读明白的,起码容易理解字面意思。但不是所有经文都这样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的就非常拗口、非常蹩脚、非常生涩,等你读那样的经文,可能感觉脑袋都大,看半天根本不知道说了啥。如果之前没有几部经大量跳句子的底子,你读那种晦涩的经文,真是恨天无环、恨地没把,有力气也使不出来。学佛早期遇到这样的事,会砍伐学佛的信心,也可能会播种下那种很难清除掉的负面影响,这都是没有必要入的坑,咱们尽量避免就得了。

如上是关于读经的两个脉络:定课的读法和课外补充经文的读法。

 

人间天 于幻海迷局

2021.4.22

上一篇:业力是自己在惩罚自己吗?
下一篇:略说读经的那些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