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对治“贪”的门径

  • 对治“贪”的门径

音频在线听

 

同修:老师,“贪”的定义是什么?有人说是不按因果律索求,即求无因之果;还记得有说是对五欲六尘的粘滞。我觉得“贪”是不是对不同的众生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对我可能是在不认识自己处境的情况下,超出现实和能力的过分希求。请老师开示!

老师:“贪”字偏中国化解读是:当下想着、念着、求着的是钱财这类的所贪物相。也就是心之所系、行之所系,都是所贪之物相,这就可以当做是“贪”了。

同修:嗯,上面是“今”(当下),下面是“贝”(钱财)。

老师:所谓“贪”就是你心心念念想着钱财之类。如你也提到,不能求无因之果,就算心心念念想着,也还要遵循因果法则。

若看到他人受用种种,自己也想要,要看是正常用度的需求,还是可有可无的需求。如果只是正常用度,可以保持;如果是可有可无的,那就可以归到贪里了。

 

而所贪的对象可以很多,所以贪只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结果,很难以结果来论。看什么是你心心念念都在计较的,就知道你在贪什么了。我们知道一饮一啄,是因缘和合而来。所以不求、不执、不贪、不念,正常做,正常用,正常取,就可以了。

于是,有的人心心念念地在各种法门里计较跋涉,是不是也是贪呢?当我们明白了道理,余下就是奉行落实就好,没必要没完没了地去计较。

 

学佛的修行方法,过去讲就是“以一代万”的路子。

“以一代万”就是以“一想”代替万般杂妄。当然这个“一”得标准点、靠谱点,不能说我各种贪,然后以贪吃来代替其他贪,这就走歪了。

这个“一”,禅宗里就是那一念所系,是谓定,是谓观;净土里,就是心系佛号持名;律宗里,就是心系律仪。于是,律宗就是以心念律仪的“一”代替种种杂妄乱想,以达到收摄心念,最后破一还无,出轮回去了;净土也是这样,这个“一”就是心心念念是“阿弥陀佛”。至于是简单的持名,还是更高级别的持行,这都只不过是“一”的不同而已。

 

我们知道念佛有四种,最低的是“持名念佛”,还有“观想念佛”、“观相念佛”和“实相念佛”。刚刚提到“持行”,就是理解阿弥陀佛的行,心心念念想着阿弥陀佛的行做,这是归类到实相念佛里,其核心就不是持名念佛的那个核心了。官方解读“实相念佛”,是念佛的种种功德境界。这种解读完全不亲民,属于太书卷气,一点也不热乎。佛的功德、佛的境界、佛的能力,又是啥?不就是佛在努力去做的事情吗?不就是在佛持之不倦的行动所含摄吗?

“以一代万”,用这一念代替万念,这是所有宗门修持的根本核心。所以,所有宗门最后都会走到如何去找到契合此宗门的那个“一”,如何保障这个“一”不丢,如何落实这个“一”不改,不外乎如此而已。

于是,因为各个宗门的“一”不同,配套设备也不一样,配套的官方解读也不一样。你按这个“一”走,得把对应配套的那些都学了,不然你这个“一”,就走成二,走成三,就走丢了。所以,如果你学到了一个方法,没有配套的内容,这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你没侵入到足够的区域,没获得配套学习的资格。

 

如这“贪”怎么克制?传统的修法是以布施对治,贪什么就布施什么。人天乘讲布施财富得富贵报,以因缘法反向求索;小乘讲断舍离,以此得窥空性,得入无我;大乘在布施里以菩萨四摄为行为标准,以自利利他为根本目标,最后无我利他。

而在不同宗门,又有不同的解读。你看按什么宗门走,对应的“一”又不同了。如果按禅宗,那就简单了:贪什么贪?都是空性的,有什么可贪?如果按律宗,也不复杂:贪什么贪?贪心滋生爱水,堕落之源,下地狱之根苗。不想下地狱,把这“贪”速速掐死。

 

如果按净土,按往生一路走:贪什么贪?你现在贪执的这些,比极乐还好呗?如果按实修净土一路走,那就是要以持名把妄念压制,所谓督摄六根,什么都不要想,想那东西都没用。

这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提法,当你真正去用了,就要有配套的东西要去学习,要去使用,而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能把“贪”解决了。

所以自己在什么宗门,到底走什么路子,对同一个问题的解法可能有非常大的差异,那么效果也可能有不同。问问自己,想走什么路,才好在对应的路线里找方法,去解决,去学习配套内容。

闲扯一堆,各位自取。

 

人间天于幻海迷局

2019.7.3

上一篇:什么动物不能碰
下一篇:识得回家路,取巧入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