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略说【15】∣ 为什么要布施?

  • 《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略说【15】∣ 为什么要布施?

音频在线听

 

【人而豪贵。国王长者。从礼佛事三宝中来。】

因众生都有自性,当尊重此自性,因此延伸尊重一切有情众生,佛菩萨就是这样做的。但我也说过这太温和了,有的众生确实做得很差,那么需要提醒他、需要教育他、需要规范他、需要点明他,如果都是温和的,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众生在行恶的路上自然不会顾及任何了;所以诸佛菩萨应现于世,要带给世人以正念光明,也就是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要把明白清晰的是非观念传递到大众手上,而不是对错都不管,那就没法教育了。

正念是以正见做基础,谁有正确的见解呢?阿罗汉断了三界的八十一品见惑,在见上没有疑惑,但也不代表阿罗汉的见就是正见。

所以佛出现于世传递给我们准确的正见,如果我们为求正见而舍佛求其他,这就走了一条错路。亦如本经第一个例子,你想获得尊贵吗?如果你想,那么你要从尊重众生开始。如果尊重众生很难,你可以先从尊重佛菩萨开始;慢慢延伸到尊重众生。亦如在《法华经》里记录了常不轻菩萨的行迹,他对大众说“我不敢轻慢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于是大众看到这样的情况,不解其中深意而怒斥他、打骂他,“我不需要你虚妄的授记”。

常不轻菩萨说错了吗?因为他知道了一切众生都堪做佛的那个本性,所以他礼拜尊重,也就是说彼时的常不轻已经是明心见性的菩萨了,但被他礼敬的众生不知道他的境界啊,于是拿石头、棍棒殴打他,打几回他就聪明了,不能这样硬了,离远一点礼拜完毕,看人追来了,赶紧跑。

彼时的常不轻就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了,为什么做佛的时候也有人对他不恭敬呢?因为他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并不是愚慈,也是恩威并施的。亦如观音菩萨说到“正度是度,恶度也是度”,所以你能顺风顺水地被救度,那是你福报大,你善根厚;如果被各种恶度才进了佛门,那也是佛菩萨没弃你。

为人富饶是从布施中来。物资财富无量无限,如给孤独长者那样,自己掏腰包能把偌大一个园子铺满黄金,那么他为什么那么富有?这就是他宿世布施的果报了。

很多人都想吃现成的,没到迫不得已谁肯努力呢?就像很多人没被恶度到不行不行的,又有几个人能求到佛门来呢?世间但凡有一种偏方能解决他的病,他也不会死心塌地的来学佛。

布施这是六度之一,也是含摄大乘万行的六波罗密门之一了。

波罗密是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凭借这六个途径可以到达涅槃的彼岸,到达生死的彼岸,到达清净解脱的彼岸。

相对应的此岸就是四颠倒、生死牵引、痛苦、煎熬、捆绑、约束。我们在此岸体会到、领悟到、感受到种种痛苦烦恼了,那么就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彼岸。你痛苦,就有一个没有痛苦的彼岸;你烦恼,就有一个没有烦恼的彼岸;你愚痴,就有一个没有愚痴的彼岸;你有贪嗔痴妄想执着,就有一个没有无明的彼岸。

这样就形成了对待性,我这边痛苦煎熬,那边很快乐,我要去那边。亦如这娑婆无常逼迫,恶浊深重,就有一个极乐没有无常,寿命无量,没有恶浊,连恶名都没有。

如果我们知道了有彼岸的存在,就要努力去达到彼岸,就需要手段方法了,这个时候你如果说“此岸就是彼岸”,那你就废了,你没到这境界,说这话,只能是让你没动力寻求解脱。布施就是这样的手段之一。

人为什么要布施啊?如果你贪爱种种,从因果角度你想获得种种利乐,你当播种对应的因。于是你想有钱,要提前种那个能发财的种子才行,所以需要播种才能有收获;如果过去没播种财富的种子,那现在开始播种,以后就可以享用财富的结果了。

上一篇:《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略说【14】∣ 人而豪贵
下一篇:《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略说【16】∣六度到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