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略说【1】∣略说缘起

  • 《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略说【1】∣略说缘起

音频在线听

 

从今天开始在群里要占用各位时间,开始分享这部《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了。因为此经里涉及到大量的前缘后果的案例,这是我们了解轮回、认识轮回、理解轮回很重要的资料。

学佛的着力点只有两个,离苦和得乐。我们或者在离苦里得到支撑,或者在得乐中得到支撑,若离苦、得乐这两点都没有办法落脚,也就不可能生发坚固、长久、持续的力量,学佛之路也就很难行进下去了。

我们知道佛说有八难处,其实这八类情况就是因为没办法促动离苦得乐的两个点,使得这类情况的众生不能接受佛法,因为他们在短暂的范围里并不需要佛法的帮助,所以这几类的众生也就和佛无缘了。

这娑婆世界本名叫苦,就是一个叫做苦的世界;好听点说叫做堪忍,这个世界里充满各种痛苦煎熬,但这里面的众生也足够刚强,各种痛苦都能忍得住;再莫名其妙点说叫娑婆,娑婆原来是指我们居住的阎浮提,因为南瞻部洲有一种污秽的树叫做阎浮,所以因此而得名阎浮提,娑婆也因此得名。

在基础状态本就是各种秽恶充满的世界里,充满各种无常的痛苦,所以娑婆的众生更容易通过离苦而获得学佛的动力。

但因为轮回之下生死障难,我们的分段生死隔阴之迷,令我们不能真实地了解生死的真相,从而营造出一个短暂的虚幻的无苦的状态。

这令佛法很难被此类无苦众生受用,就像很多人说:我现在很好啊,我不痛苦啊!是的,人道本就是苦乐参半的,不是一个苦紧连着下一个苦的,因此当一个苦难被平息后,这娑婆众生之刚强就表现出来了——好了伤疤忘了疼,也就是《地藏经》里提到的“脱获善利,多退初心”了。

释迦佛当年做太子时四门出游,见到了人间的生老病死,他因此而反省到:别人要如此承受的,我也必然要如此承受;那么当我承受此类痛苦时,我当如何?我不愿承受这些痛苦。

所以他才毅然决然地逾城出家,寻求真正的解脱之道。这就是圣人和凡夫表现出的具体差异了,他能通过别人的生老病死看到自己的生老病死不可避免,他能在没承受痛苦时就想着解决必然来临的痛苦。这就应了中国一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诸位想一想:释迦佛出家修行的内驱力也依然是为了离苦,他若不为离苦也不会舍弃王宫的优越生活,释迦佛都因苦促成出家,那么我们学佛是否能找到这个内驱力,从而敦促自己寻求真正的解脱呢?

这也是为什么要分享本部经文的原因,只有认识苦,才能寻求解脱,只有知道苦,才能明白可以解脱,而不是逆来顺受成为这轮回的待宰羔羊。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略说【2】∣ 释义经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