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佛说十善业道经略说(84)

  • 佛说十善业道经略说(84)

音频在线听

点击上方“幻海迷局”可以订阅哦!
就会从何而得解脱
从何而牵引
也就会从何而去;
生死从何而来,
幻海迷局
普度十方
微信号:rjt8899
网址:http://blog.sina.com.cn/ppoopaking
QQ群:124780861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
    “以十善业道为基础,用四种正确的精进勤劳来庄严虚空法界,这个人就可以断除一切的不善法,而成就一切的善法。”
    这里的四正勤是三十七道品里的基础部分。四正勤,正是正确;勤是精进修持,也就是有四种重要的、正确的修持要坚持去做。他包含了善和恶这二个主体,然后有二个状态,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这样一组合就形成了四种状态。
    四正勤:已经升起的善念善行,要让这种好状态继续保持,依然让他向上;还没有升起的善念善行,要让自己升起这个善念和善行;已经升起的恶,要让他灭除掉;还没有升起的恶就让他不要升起。就是这四条了。
    真正能做到善令增长和保持,恶令不生和灭除,当然就可以做到,断除一切的不善法,成就一切的善法了。这么简单的道理,要实现这个目标,还得大家真实的去修,去行做。世界上最宝贵的一是慧根,二是善根。慧根是影响修行学习快慢的因素,善根是善恶种子。一个人能在人世间广行善法,那么他的善缘不断成熟,恶缘就不成熟,自然会招感形成善的果子,恶的果子就不会形成了。
    昨天一个同修问,学佛能影响因果吗?佛教中说因果丝毫不爽,那么因果既然丝毫不爽,学佛怎么能改变命运?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怎么想也没想明白,因为这里面有很大的矛盾。如果真的丝毫不爽,那么就应该因果不能改变。
    有人能思维这个问题,真的是好事情。但问题的结点不在于这两个说法的自相矛盾,而在对丝毫不爽这个词的理解上,产生了偏差,也就形成辩论里偷换概念的结果。概念换了,理解当然不可能顺畅了。
    他理解这个因果丝毫不爽,比较类似道家说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佛教不停留在现在承受的事情是过去因形成的果上,而是要让我们在因果规律下,顺应规律去发展新的生命。如果真是这辈子吃多少东西,喝多少水或者消耗多少福报都是固定的,那么人生就是一趟没有波澜的路程,不会有起伏,更不会有改变,于是就没有所谓的奇迹,也就不用相信有什么神话故事,更不会信受什么童话故事了。
    事实却不是这样。因果,扩大开来应该叫做因缘果报律,或者叫做因缘果报法则。我们千万记得,这因果中间还有一个缘的问题,万般事不同,皆因遇缘不同罢了。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遇到的缘不同,土壤水分环境不同,同样的种子就会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
    我们八识里留下了太多各种各样的种子,叫金刚种子。放在这里,种子不坏,怎样才能把这个种子从八识里清除掉?就得让他发芽,让这个种子报掉,仓库里就少了这个种子。这样一来才能算把业力清洗,至于能不能洗干净,这不好说。同样的种子很可能非常多,比如贪恋是一大类:贪恋名望,是贪恋;贪恋钱财是贪恋;贪恋一串念珠或者一个紫金钵都算贪恋。
    我们在人世间行做善恶,就会促成我们周遭的事情是偏向善还是恶。这样一来,如果真的只行善而不行恶,我们周遭的环境就会更多是善,很少有恶。有这样一句话,见到别人的不是,是我修行不够,如果我修行够,不会招感有问题有毛病的人,遇到了这样的人,就说明我的修行还不够好。
    我们周遭的缘分,这个缘分是善还是恶,是由我们行做来左右的。当我们左右了自己的言行心念,改变了周遭的善恶缘分。善恶的缘分就像种子发芽必须的土壤,都是善的土壤,恶的种子就不会萌发;都是恶的土壤,善的种子也不会萌芽。
    有人只关注,这件事我努力去做了,为什么没有解决,看来佛法不灵啊!这个说法比较以偏概全,我们知道佛陀有几件事情是不能做的:一、不度无缘之人;二、不能替众生修行;三、不能改定业。什么叫定业?已经形成结果了,这个果子很难吃,你想让这个果子变好吃,再怎么做都是实现不了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要知道,很多事情都业障现前了,才想起念这个经,放那个生,或者拜那尊佛菩萨,想得未来的利益是可以的,但是想扭转当下的这个已经现前的业障,是很难扭转的。就像一支箭高速地射了出去,你想让他出去后,再原路返回,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这是不可能的。同样的事情,我们看到冻豆腐,大家冬天都会吃,冻豆腐和豆腐就是二种不同的状态,我们可以把豆腐变成冻豆腐,但是却不能把冻豆腐变成豆腐的原来状态。
    定业是改不了的,如果能改定业就必须要改因果了。我们知道宇宙法则就是因果的法则,佛菩萨的果位,为什么叫果位,就是因果的果,就是种下如是因,承受如是果。于是种下成佛的因,成就成佛的果;种下出轮回的因,成就涅槃岸的果。
    因不知不觉种下了,果形成后又改变不了,那么想转变命运怎么办?就要在这个缘上下工夫,于是才让我们平素里多行善,广行善,断除恶,诸恶莫作。这样善缘增长,恶缘消灭,这只是初伏烦恼的方法。我们学佛一定要知道,八识里的种子太多了,要都报掉需要巨大的时间,如果不能都报掉,做到相对的清净是勉强可以的,所以做到相对清净就勉强叫做初伏烦恼。
    怎样才能让自己行善而断恶呢?也有很多的技术问题,我们行善,最开始几乎做不到不去思维他,做了一件善事,就很高兴,和别人聊一聊说一说,或者当成自己的广告,在别人前面亮一下。这都是正常的事情,不要一下就求进入到不思善不思恶的境界,这不现实。遇到事情,我们升起了善念,会常常给自己表扬,我做了一个什么什么事,多好多好,利益了多少多少人,这都是正常的。但是做的善多了,还会想吗?因为做的少所以才会想,如果做的多了,根本想不起来了,这里面就会有一个很大的关键点——从自我鼓励到自我平复。
    常常要去做自我平复,学佛学到后来,金刚经中,佛陀提到作为菩萨不要做福德想,不要存功德相,这就是在帮助我们做自我平复。做了就做了,做完及时放下,不要在心里不断思维:对还是不对、好还是坏、功德多还是少了,不要做这样的想。事情过了就过了,及时的放下,功德相、福德想全都放下,这个心就平静了。
    忏悔偈的后面是心和罪业这二者都消亡,这才是真正的忏悔,只是这个做起来就太难了。不是说我忘记了,就是真忏悔;忏悔了,不再造作了,然后真的把这个事情放下,恢复自己的心,让心平静如水,不再为此再起一点点的轻皱。
    心都放下了,心上的罪业也必然就无处安立了,不管大家是什么原因学佛,我们这一生遇到了,一定要得到这个利益。最起码的利益是扭转我们的生命轨迹,改变我们的命运,要在当下这一生就见到一定的利益。或许我们已经不需要这些了,但是世间还有很多人没学佛,还有很多人不理解佛法,他们需要一个榜样、需要一个例子、需要一个指引,谁来做这些呢?
    就像刘素云菩萨,红斑狼疮念好了,这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至于念到一心不乱得念佛三昧,包括自在往生、上品上生,这都是后话了。当世的利益还是要有的,不过不要贪着,要明白这只是给人表个法,做个样子罢了。就像演员,出戏后他就是他,不会因为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就把这个角色当成自己。
    四正勤是三十七道品的基础保障,四正勤扩大开来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就是帮助我们止恶而扬善。在人世间我们能做止恶扬善的事,就是在行十善业道,就是在修四正勤,至于能不能一下就修得圆满,这就不好说了。
    已经升起的善,要让他继续;还没有升起的善,要让他升起;已经升起的恶,要让他消灭;还没升起的恶,让他不要升起。这完全是依赖十善业道来做,十善业道是学佛后期修行的基础之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后面的东西,学不了、看不得、念不懂、悟不透。
    有个群前几日讨论戒条的问题,说某个戒里的某个戒条应该怎么怎么,最后讨论的都开骂了,言语口舌非常激烈,这就是不懂戒了。实际上,讨论再多,做不得,就是真不懂。戒是什么,戒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去持戒?这些最为基本的东西都没搞清晰,后面讨论再多,都是戏论,没有意义。
    修行的地基就是戒,在家居士可以持的戒有很多:五戒、十善戒、八关斋戒、在家居士菩萨戒。五戒是根本,目的是对治我们的身口意,于是看得住身口意,就是真持戒,没看住身口意,就是在犯戒。学佛成佛是要圆满我们的身口意的过程,如果前面随便造作身口意的业力,想要圆满他们最后成就为佛,这就像漏掉的杯子要灌满水,没有这样的事情。想灌满水,就要补好杯子,确定不漏,然后再配合灌水,这是二手都要抓,二手都要硬的工作,单指一面是不行的。皈依佛二足尊,就是二手都要抓的部分:是修福、修慧;是慈悲、喜舍;是智慧、方便;是本质、表现;是本体、外显。
    最开始的时候一定对行善有点执着,这个执着,乃至固执或者偏执,都没什么不对,毕竟每个众生修行的阶段不同。他要在这次生死中体悟的东西也就不同了,要在这一次轮回里学习到的经验也不同。
    佛陀看到这层意思,告诫所有的弟子,诸恶莫作,这是止恶;众善奉行,这是扬善;自净其意,这是自我平复;自我清净,是诸佛教。这才是所有的佛陀对弟子的教诲。我们修持的阶段不同,可能不需要思维善恶,但是还有很漫长的阶段,需要善缘增长,促进善的种子成熟为善的果子,以这善的果子来鼓励自己,鼓舞别人,敦促自己,保障自己的路。
    希望大家都能明白因缘果报对我们修行有多重要,我们只能随顺法则去行做,通过随顺法则来改变,而不是扭转法则去实现改变命运。
今天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佛
南无本师释迦佛
南无本师释迦佛
欢迎加入幻海迷局!
幻海本无,迷局虚设
同为佛子,共出轮回
相会极乐,究竟涅槃
长按加入QQ群:
点击“阅读原文”

上一篇:佛说十善业道经略说(83)
下一篇:佛说十善业道经略说(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