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八大人觉经略说.137(不憎恶人)

  • 八大人觉经略说.137(不憎恶人)

音频在线听

 

【不憎恶人】

“不去记恨憎恶其他的人。这里的憎恶如果分开理解,就是不去憎恨那些造作恶行的人。如果连起来理解,就是不要记恨讨厌其他的人。”

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中是没有标点的,所以我们在读古文的时候,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逗号、句号在哪断开、怎么连接的问题。时间流转,古人说话的方式和我们已经大不同了,字的意思也随着时间推移而慢慢变化着,很容易形成一种隔代的效果,失去连接的现象。古文功底是理解佛经的重要敲门砖,读些什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建议读读《古文观止》和《东周列国志》,这也是我非常受益的两部书。《东周列国志》看完了,古文的障碍基本就会扫除,而《古文观止》时代更早,更精髓些。

在憎恶二字中断或不断,就会形成两个层面的理解,不憎恨造作恶行的人,和不去憎恶他人,这里就有一个方向上的不同。造作恶行的人,这是外在的某某;而憎恶别人,这是内心有了问题。这两个理解都对,不去以恶性的心念面对众生,这是大根大本的问题;而不去挑别人的毛病,这是我们应该锻炼的好习惯。

先以不挑别人毛病开始,然后慢慢地走到内心中波澜不惊,不为所动。在挑人毛病中,最大的恶是欺师灭祖。早些写过一篇文字叫做“传承”,我们的生命意义就是在传承中得以展现价值,而如果没有承接,我们不会拥有;没有传递我们也就没有东西可以付出。不付出就不会得到回馈,付出的越多、影响的越深、影响的越广,回馈就会越多越深越广。

当有的人抱怨自己得到很少时,应该检讨自己付出的少。从面积、强度、效果和时间四个方面来理解;如果我们付出的再多,只局限于狭小范围,就算很努力,也只能得到这一点地反馈,而不会得到更多的回馈。我们对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受众有多少?持续的效果怎么样?是不是开座谈会时痛哭流涕,出了门就各奔东西?能服务更多人,你的价值更大,这里的服务就是能正面引导。在传递中就像因果相连,每个个体,即是一个承接者,又是一个传递者,即是果实,同时又是一个种子。

如果我们没有得到来自前辈们的经验,那么我就要通过自己摸爬滚打,最后抽出这个经验,没有一个人可以摆脱人类社会的一切而独活,就算是鲁滨逊,他也是在利用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才能保障他的漂流。所以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为群体做什么样的影响就体现了其自我价值,你做出重要影响,你就会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你就会得到更大的保护;而我的影响微乎其微,我对于这个社会就是蝼蚁苟且罢了。

不要忿忿地说社会对我有多不公平,要问自己为社会提供了多少不可替代的贡献?往往你做的贡献很多是职务贡献而非是个人贡献,所以你能做的部分,换了另一个人可能做得更好,或者换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很好,那么你又抱怨什么?如有人说我学佛没有利益没有效果,这依然要问你对这个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如果你没有贡献,反而是累赘,你还抱怨什么?而我们又对众生做了什么贡献?对佛教事业做了什么贡献?

所以任何一个祖师大德,他们都是开创性地推出了更适合时代、更适合当下众生的修持方法,所以他才可以被称呼为祖师,只有新的创造者才能称呼为鼻祖,继承和发扬的非常好可以称呼为大德了。学佛学到最后,不是看你对佛教义理理解了多少,而是你为社会、你为众生,做出了多少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样一问自己就会汗然了,我以佛法的力量到底影响了多少人向好呢?到底帮助了多少众生得到更大的利益?或者我们的努力还没有超出某个市区,这贡献就要小了一点点。佛法是九法界共同学习的啊!这么大个平台啊!

上一篇:八大人觉经略说.136(不念旧恶)
下一篇:八大人觉经略说.138(不憎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