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佛说阿弥陀经析.71(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 佛说阿弥陀经析.71(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音频在线听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无量寿是阿弥陀佛在享用的福德,那么我们如何去做?一是我们也学习阿弥陀佛,在累生累世里舍他人不能舍,行他人不能行,忍他人不能忍,广泛地帮助各种层面的众生,这是菩萨道,确实需要累生累劫勤苦修持。二是往生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加持,从而享用阿弥陀佛的福德受用,自然就会得到无量寿了。

福德如何去做?之前提到消业,想培福,手段和消业手段就不一样了,我们知道十善业道最低的标准是不去做这十条恶事,就是在行十善了,可是这个说法是方便说。就像“你不去杀人就是在做善了”,这话各位思维一下对吗?这不对的,你不去做这十恶,是你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的。你能不做这十条恶,然后继续行做十条善,这才是真正的行善,行善和断恶完全是两个档位的事情。为了方便说,当然会把这二个混为一谈,但是这个说法不严谨,权且当成方便说还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说法在世间确实大量存在,你不去做坏事就是在做好事,这是二分法、二元对立法,这个事情不是坏的就是好的,事情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世间的事情没那么简单粗暴。

《楞严经》里记录业力分三大类:善业、恶业、无记业。业是我们心念行为对内对外的影响,可是这个影响不一定都会发展成善或恶,还有的是不会导致善恶的业力。世间的事情也是这样,很多事情不能完全规类到善恶这二分里,起码还有一个第三态。

想培福要首先把恶断掉。用水杯倒水,水杯如果底漏,就算怎么努力倒水杯子也不会满。恶就是漏洞,行善就是倒水,如果不能以止恶为基础,行善的水是不会圆满的。这二者是不调和的,但是如果我们去做善,此时没有做恶,这倒是可以说“行善就不做恶了”,可是我们的恶习还在那里,不是因为我做了几件好事,这些恶习就烟消云散了,所以这个断恶是我们学佛的第一大考验,也是第一大课程。

比如持戒的问题,在家居士持五戒,对很多人来说很难很辛苦,可是这五戒是我们做一个人必须要遵守的基本底线,这些做不好,然后打坐念佛,佛不弃任何众生,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和佛菩萨接轨?如果差得千山万水的,靠什么才能和佛菩萨拉近距离,乃至达成接轨的目的?

佛经中常常强调“善男子、善女人”,有的经文强调“善男子、信女人”,这是翻译经文的时候选择用字不同,大体意思没什么区别。做到什么程度能称为善?起码不能做恶,起码诸恶不起,在这样的基础上努力行善,这算是善男女了,可是我很少提啊,为什么呢?因为断恶行善在我们人世间推行和落实确实需要很大的气力,需要很漫长的坚持,需要很艰难的忍受,这个世道太坏了,当这个世界需要英雄的时候,其实是英雄的悲哀,当这个世界把行善高高推崇的时候,其实是善行非常落寞了,如果大家都不做恶,路不拾遗,这个世界才是好的,而非要强调你捡了钱包要还人家,这其实就已经走下坡路了。

总体的社会趋势是向下的,我们不断地强调善行确实是对的,但是对很多学佛人,初学佛人就会有一个障碍,就像有的人以为“学佛就必须吃素”,于是和他说学佛吧,他说“不行,吃素我忍不了”,你看看,你把人家一枪打死在地上了。要给他一个过渡,一个方便法,引他进门,然后再慢慢地告诉他要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当他自己明白了自然会趋同,不需要你没完没了地说。

学习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了,自发地跟随趋同了,这个事情就算是做对了。如果还没入门就一大堆的条条框框,这个事情多不成立,好像我学佛必须顶着多大的压力才可以,这就让人不愉快了。这也是我们很少提及“净业三福”的原因,如昨天说到的内容,担心大家走忏悔的形式,把忏悔当饭了,天天没完没了地翻旧账,这种行为是在不断地为自己平添罪业。

这净业三福依然是这样的,会让很多人把净业三福作为学佛的标准,从而做为往生极乐的标准;从而做为自己能不能往生极乐的心理标准。如果你把净业三福做为自己能否往生极乐的标准,你决定百分之一万往生不了极乐,因为净业三福,这个净业我们做不圆满。

上一篇:佛说阿弥陀经析.70(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下一篇:佛说阿弥陀经析.72(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