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63】| 为什么不急于成佛?

  • 《法华经》略说【63】| 为什么不急于成佛?

音频在线听

 

【舍利弗,华光佛寿十二小劫,除为王子未作佛时。其国人民,寿八小劫。华光如来过十二小劫,授坚满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告诸比丘,是坚满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华足安行,多陀阿伽度(如来)、阿罗诃(应供)、三藐三佛陀(无上正等正觉),其佛国土亦复如是。舍利弗,是华光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

“这尊华光如来做佛十二小劫,不包括做王子的时间。离垢国土的人民寿命有八个小劫,华光如来佛寿完毕,授记坚满菩萨次当做佛,做佛时的名号为华足安行,他成佛时的国土及众生状态等等和华光佛是一样的。舍利弗,这尊华光佛灭度后,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也是三十二小劫。”

这部分就是佛陀为舍利弗授记时的种种了。

华足安行如来成佛时,为什么叫这个名号呢?我们看前文是有交代的,舍利弗成佛时的劫名叫做“大宝庄严”,以菩萨作为大宝,佛及菩萨出行时都会有宝花承足;坚满菩萨这个名号也是很有深意的,坚固、圆满,表述佛的果德;华光如来这个名号也是如此,以光如花来做佛事。

大宝庄严劫是极其大的劫,古印度语里“劫”是“大时”,也就是比较宏大的一个时间单位,有名字的劫比正常的劫还要大很多。一般来说,在有名字的劫里会陆续出现一千尊佛,待这一千尊佛都灭度后,下一尊佛再应现时,那时就可以是另一个名字的大劫了。比如现在的娑婆是贤劫,待贤劫的第一千尊佛楼至佛灭度后,下一个劫就是星宿劫。

舍利弗做佛时的佛寿是十二小劫,正常来说一劫就是四个中劫,每个中劫只有二十个小劫,但舍利弗的佛寿加上做王子未出家时的寿命,加上正法像法的法运,远超过一个劫的正常概念了,这就是佛国世界的种种不同,和现在的娑婆不是相同的时间概念。

现在的娑婆是浊世,很多概念不能和佛国世界、净土世界相提并论的,虽然很多名词是通用的,但事情不是那么个事情。

舍利弗要经过如此漫长的时间,供养奉持那么多佛陀的正法,然后做佛的寿命只有十二小劫,实在有点短,就算把正像法都加一起,也不是很长。所以各位要懂得,佛陀出现于世间真是如优昙花一般,非常难得稀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遇到的。

灭度就是不再开展救度的意思,虽然和涅槃的意思类似,但灭度的意思指向的是佛住世时的寿命不是由别的什么因素决定的,而是由佛住世的因缘决定的,如果住世的因缘还有,佛寿就会持续不断,直到住世的因缘完毕了,佛才会选择涅槃。佛住世的因缘就是度世的因缘,也就是佛在世间救度众生的因缘。比如说释迦佛在因地做忍辱仙人时,承诺成佛时要先救度歌利王,所以待他菩提树下示现证悟佛果,他就要信守这个诺言,去鹿野苑找五比丘,完成他当初的誓愿。释迦佛最后承诺要以佛身救度的,就是在前往双树林前遇到的那位,虽然那位不那么上路,但佛依然托着沉疴之体,完成了最后的誓愿,从而度世之约完全履践。

佛陀住世的寿量就是以佛身救度众生的誓愿的问题,答应谁了,就算等再久,也要等,但等到后,就会迅速进入涅槃。如日月灯明如来等妙光菩萨一样,后文还有类似的描述,各位可以仔细看。

普贤菩萨十愿里有个是“请佛住世”,这不是要求佛陀你必须住世多久,而是要懂得怎么请佛住世,如现在释迦佛灭度了,如何请佛住世呢?就是把佛法肩系一身,我在,即佛法在;我在,即释迦佛的法运在;我在,即佛法不灭,这才是普贤菩萨请佛住世的核心。为什么每次分享完,最后要称念“南无普贤王菩萨摩诃萨”呢?不只是因为二十八品的辛勤劝发护持,更重要的是普贤菩萨才是娑婆法运断续之根。

经文里有说:一切诸佛有长子,这个长子名叫普贤尊。佛的长子是接续法脉、承接法体、绍隆佛种的概念。我们若想长久浸润在佛法里,这都是在普贤菩萨维系法运的前提下的,如果没有法运了,还怎么学习佛法呢?

舍利弗会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和众生结缘,成佛时再通过佛的力量摄受这些众生来到自己的国土,受自己教化。所以,佛能度多少众生、以佛身度多少众生、佛寿多久、佛法运多久、众生状态等等都是在菩萨道时点点滴滴奉持下的结果。

为什么很多菩萨不急于成佛?不是不能成佛,而是想多和众生接洽缘分,这样在成佛时,受众可以更多,能度的更好些。

释迦佛为了成佛做的更多更久,在燃灯佛那是第一次授记,在《悲华经》里也被彼佛授记过的,那时就有个较为明确的时间了,过第二个无央数恒河沙劫后会做佛。《悲华经》里记录了释迦佛因地时的五百大愿,这也是少有的事情,其中描述为了利益众生,在困苦艰难时,他会变成大肉山,让众生在自己身上喳食血肉,以利养众生,类似这种事情释迦佛做得太多了,割肉喂鹰、投身喂虎,这都是小意思了。

有的经文描述,这娑婆的任何一粒尘埃都饱浸过释迦佛舍身护生时的血,所以这佛道难成,不只是因为成佛本身,还有很多前期准备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的。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62】| 模仿学习的对象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64】| 宜应自欣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