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三研《普门品》【102】∣要拿到对应的东西

  • 三研《普门品》【102】∣要拿到对应的东西

音频在线听

\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有的人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平时也会保持称念,这就要探讨称念的深度问题,养成称念的习惯,就要抓紧落实深度了。

关键时刻升起的念头,往往会更为有力、更纯粹、更真挚,而我们把这些融化在平时的称念里了,可能至诚的程度就慢慢消减,乃至仅是以习惯去做,却没有投入心念;这样的称念当然比不念强,可是这样念能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还是要以效果为根本导向,有效果才是硬道理,没效果就是假道理。

不管方法手段多好、多妙,出不来效果,这些手段方法就都是暂时不契合自己。

 

学佛不要被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蒙了眼睛、迷了心智,解决问题才是根本。

如果平素的一些问题都解决不了,临终时就能依靠这样的状态往生吗?在千疮百孔的“信愿行”上就能实现往生吗?

平时坚持念,这固然好,但不能满足于习惯性的坚持,不能满足于习惯性的有口无心,不能满足于那些飘浮的道理,不能满足于高大上离自己境界很远的指导。

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

这样的行为虽有保障,却力量甚微,自己内在的“信愿行”激发不起来,契合不上、对接不成功,单靠佛菩萨救,那也是剃头的挑子一头热。 

 

我们再来理解“临当”的这个语境——

就像大雨欲来时,乌云压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常常处在这样的时刻,只是自己没察觉,亦如大的节点、汹涌而来的业力来临时,我们就如那个“临当”一样。

就像一面旗帜挂在高高的旗杆上,没有风时,旗懒趴趴地垂在那里;但是大风来临的时候呢?旗帜能不能安然无恙啊?

这就是要学习明白佛理的重要性,要让平时坚持的习惯奉行、复合更高的质量、复合更深更广的心念。

 

有的同修来群里跟随一段时间后,开始这样想——

这就是三部走嘛,三部经咯,我一天都能念下来,我每天都坚持念这三部,这样不就更好咯?

他是不嫌乱了!

但也要赞叹他很精进、很努力,可是努力的方向是错的啊。

我不是强调要念这三部经文,不是只捧着经文念,而是强调在三部经文里拿到对应的东西。

拿到对应的东西才是硬道理,才是你学明白的证明,拿不到,就是没学明白,简单粗暴吧?

读《地藏经》配合地藏圣号,你把经里攫取来的种种内容复合在圣号的持念中,这样的圣号才是脱离低级趣味的,这样做才不是有口无心的,这样的圣号才是避免行尸走肉的,这样的圣号才是有温暖、有体温的。

我们念诵没感受、没个体会,是因为没投入进去。

 

\

 

怎么投入?

亦如“临当被害”。

你思维一下,构思一下这个环境:在那个时候和恶人的接触不可避免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哭天抢地求爷爷、告奶奶也没有转机,这个时候你是什么心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看看又是什么心情?

什么皈依啊、赞叹啊、礼敬啊、供养啊等等,这些所谓名词全都是废话,这些名词就都没有了,就一个全心全意地依靠,除此之外不对其他抱有丝毫希望,你这样念圣号又会是什么样的?

什么一心啊、不夹杂啊、不间断啊、不疑惑啊、至心啊、深心啊,这些名词全都是废话,都融化在圣号里,你都不用去思维,抽捡不出来这些名词的,就是一句圣号,要把这些全部融化在其中,这样念圣号没个反应,那就奇怪了。

 

想有学佛修行的体会,不知道怎么用心,只去学人家用的方法、走形式主义,这能行吗?

自己骗自己,考试一来就倒台了,得不到受用,最后就只剩下跳脚骂街了。

为什么很多人咒骂佛法?

没得到利益!

所以,你们在其他地方跟随什么体系学佛,这是你们的自由,我不强求,但是在幻海迷局了,咱们就要把这些东西扎实地抓住。

别人怎么样,那是他的因缘业果;你的生死,你自己了,你的业缘自己担,看别人没用的,自己不会用心,再好的模式也都是假模假式。

 

本次分享的内容就六个字:简单、粗暴、有效!

方法很简单,判断很粗暴,但是结果要有效。

方法和判断都是为促成结果而来,如果效果出不来就要考虑调整,或者是心,或者是方法,肯定有不在状态的地方,找到,及时解决掉,回到正路就可以了。

要善用其心,好好地用好这个心,让心在正轨上,就算打妄想也在三宝范围内打滚,那你就是在佛的怀抱里玩耍;不会用这个心,费了好大的力气,做了好大的坚持,结果还是让人不待见。

不知道哪错了,就从心开始找,是心不在状态,还是行为没对,还是方法不对,还是没努力坚持,还是佛菩萨吹牛?

 

我们学佛,姑且不会考虑佛菩萨不作为的懒政行为,随后所有的好和坏,也都是要在自己身心上找毛病了,肯定是我这一方面出差错才导致结果如此,这样的基础认识我们还是要有的。

如能这样认识,不推卸责任,正视自己,自己是问题、是答案、是结果、是关键、是促成、是推导、是导演。 

正视问题在自己身上了,就容易反省自己,也就容易把自己摊开了,一点一点地找毛病。

可能我们没有那么强大的自律性,那么,最粗暴、简单的方法就是要有效果,以效果为导向,以效果为判断的依据,以效果为调整的标尺,以达成效果为目标。

目标清晰准确了,方法手段等等也都清晰了然,学佛的路就清晰明朗了,随后就是如何落实行走的事情了。

 

千万不要去追求那些乱七八糟的名词,不要去追求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修行境界,不要去追求他人的神通感应,以解决你自己的问题为根本出发点,自己怠惰了,就是对生死无常没深刻,如果不改,就会有类似的考试敦促你认识这个问题。

其他的部分也是类似的。

不去触犯,不去遭遇,提前预先解决,这样才是自我圆满的方法。

上一篇:三研《普门品》【101】∣临门一脚如何把握?
下一篇:三研《普门品》【103】∣佛教强调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