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三研《普门品》【57】∣变被救度为道友

  • 三研《普门品》【57】∣变被救度为道友

音频在线听

\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平时养成什么习惯了?

各位自己扪心自问,能摸到一头汗那是很好的;摸不到一头汗,可能就没摸到地方。

换而言之,我们反省自己是否养成念佛菩萨的习惯了呢?

如果没有这个习惯,那么我们在遇到事情时,到底是什么习气在当家做主呢?

摸到汗了,是因为发现自己还是贪嗔痴当家,还是傲慢疑惑做主,而没有真正把佛菩萨、佛法当成自己的主心骨,当成自己的真依靠。

若这时厄逆之事来临,生死悬一线间,我们能有什么把握?还敢说“我决定往生无疑”吗?

 

我们余下的时光,其实就是要好好地运用,帮助自己在临终一刻、在厄逆加身的一瞬,能自然地依靠佛法的力量,而不再是随顺自己的贪嗔痴的无明业力,这才是余下生命要提起绝对注意力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在余生里都不能去练习和养成敏感度,自己的生死当如何书写?

不能太依靠感受、依赖感应、依靠神通,这些都靠不住的。

越是关键时刻,越是重大危急,这些感应神通等等准确度都会受更重的影响,我们越是关心,准确度就越受影响。

 

在思维问题时也是一样,要拿捏思维问题力量的度:

太过强烈,思维容易陷入僵局;而如果没有力量,思维又没有动力,容易散掉。

调整这个力量的度,也就是定力要练习的细节。

你要自己品:

以什么样的力量去思维问题,会帮助问题获得更好地展开和深入?

以什么样的力量会让思维瞬间崩盘?

什么样的力量会让思维无法跟进?

 

换回到称念圣号上也是一样——

以什么样的力量和出发点来念圣号?

现在我们学佛并非是靠“根”,而是靠“识”。

靠“根”门槛很高,以此来学佛,我们一生寿终能不能触碰到这个门槛都很难说,所以对普通的在家居士而言,靠“根”的修行明显就很难走通了。

靠“识”,也就是靠分别性去学佛,这对我们来说本身难度就不很大,你知道什么是对的,这样去落实就可以了;知道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尽量避免就好。

这就是戒、就是定、就是精进、就是般若了,只是这里也依然有个门槛,你要能遇到相对正确的。

能完全正确这很难,在世的所有学佛人有一个算一个,谁敢说自己理解的教义一定是完全正确的?

玄奘翻译完经文,还要祈请佛菩萨冥受机宜,验证自己是否翻译得有失佛意;鸠摩罗什大师也需要以舌舍利证明自己,古德尚且如此,何况你我末法深重的众生一枚?

 

所以,读懂佛经在末法时期尤为重要。

学佛都想找个依靠,找个善知识有事没事问个这、问个那,可是善知识也需要养成的,以印光大师为例,他早期的内容和中晚期的回复就有不同,那么我们能说早期的就不是他说的?

善知识也是需要养成的,而我们能遇到什么样的,这就要看我们的善缘如何了,这也不能完全指望,能指望、能依靠的就只有最最实在的经文了。

这句经文把惯用结构一改,虽然读着感觉有点蹩脚,为什么这样说、而不是如以往那样说?

这一思维,答案马上就出来了,埋藏其中的义理瞬间就跳出来了,就差一思维的距离。

如果我们还有:遇到事情才想起求菩萨的心态,在这句读明白后,就要试着调整了,要打提前亮,提前把这个行为养成,习惯养成,然后遇到事情就不害怕了,就算被大火吞噬,因为我之前有念菩萨的习惯,我不害怕。

 

\

 

说下我的经历:

在那次跑寺院道场返回的途中,大巴在山路上刹车失灵,我的座位在后车轮上面的位置,刹车失灵听得非常清楚,车速瞬间就飞起来,在盘旋的盘山道上就开始画龙了,前面传来念菩萨圣号的声音,全车都在称念,我没念,一句都没有,我也不害怕,当时在想什么?

这车是很破的,这个车速大概一百多迈,撞山石上肯定会完蛋;撞前车可能伤亡更重。

我没想这些,只想一个事情:如果我没有价值了,就请带我回去,我随时候命。

这个事情是对我的一次考试,私自觉得作答还可以,不一定满分,但是也会很高分的。

 

亦如我常常问各位:为什么菩萨从地狱里救你出来?救你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救你和救别人有什么不同?如果救你还不如救别人,为什么要求菩萨救你呢?

所以发菩提心就成了一个分水岭——

没发菩提心前,我们修得再好、境界再殊胜,对菩萨而言,我们是被救度者,关系很清晰。

发了菩提心,关系就转变了,不再是被救对象那么简单了,我们晋升到和菩萨是同一行列,他们站前排,我们在后面些,我们在走他们的路,我们和菩萨间不再是单纯的救与被救关系,而成为真正的道友,成为真正的兄弟,菩萨成为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对象。

就像你出了事情,如果兄弟都不帮,朋友就更差一层了,如果认识的人都帮不上,不认识的就更不能寄希望了。

 

没发菩提心前,我们对菩萨的认识是单一方向的,我们认识菩萨,而菩萨不一定认识我们;发菩提心就转变为双方向的,我们认识菩萨,同时菩萨也知道我们,这时你求他帮忙又当如何?

发菩提心就令获得帮助的几率陡然上升,如果我们以发菩提心的角度称念菩萨圣号,那么心里当如何用功?

如想着:

菩萨啊,你是我的大哥啊,小弟求你帮忙了,这是攀缘。

在人世间套近乎拉亲戚可能有用,一说是老乡,感觉很亲近的。

但是因地的凡夫称念果地的菩萨为大哥,这种行为就不合适。

至诚地求菩萨,就能获得帮助,不要套近乎,对菩萨而言,你有套近乎的时间,还不如多称念、多奉行。

上一篇:三研《普门品》【56】∣经文隐秘传递的信息
下一篇:三研《普门品》【58】∣奉持圣号是长久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