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三研《普门品》【52】∣提升自己学佛的概率

  • 三研《普门品》【52】∣提升自己学佛的概率

音频在线听

 

【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

念佛也如此。

阿弥陀佛是十二光合一,称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念得出来对应的感受吗?

念佛念出一片光明,世界清晰湛然,然后飒然凋零了。

这是啥境界?清净光呗。

无碍光、无漏光、无等光又是什么境界?

不读经,不学习,怎么可能把圣号念到这种出神入化的境界呢?

全靠念的这种功夫,到天地一片大光明,金色笼罩,光色重叠就到头了,再就是换了事项了,世界是如此,看佛菩萨圣像是如此,但是突破不了境界。

 

所有的修行都是悟后起修,净土更是如此,亦如《普门品》第一句也是如此,这一句我们要悟什么?

有种种苦难了要念观音菩萨求解脱加持,就这一句没了!

你就要悟这个事情,也就是要先深入地理解观音菩萨能解决种种苦难的境遇,如果这个事情没着落,就跑去念观音,这又是在念什么呢?

碎碎念而已。

这种水平的叨咕能获得利益,最多是误中,我们要通过学习提高这种概率,也就是你学明白了,能做到手拿把掐、如探囊取物一般,就像你自己兜里带的,不拿出来那是暂时不需要,如果需要,一伸手就可以拿得出来,我们要达到这种,而不要靠误中的概率。

我希望大家都能达到这个状态,反复强调的东西肯定是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如果大家想提升自己学佛的概率,让种种利益结果更大可能地出现在自己身上,就要把整套的内容思维清晰、学会、学明白,这样才好。

我是因为看《无量寿》突然看到“信、愿、行”三个字贯穿在整部经文里,然后推到所有经文都是如此,乃至细化到经文里的章、节、段落、句子都是“信、愿、行”。

这不是因为我听了谁说“信、愿、行”很重要,才看得到的,也不是佛讲了“信、愿、行”,我就一定能明白的,得来是不容易的。

如果我能通过这个途径获得,那么你们也一定可以获得。

所以,我不推荐那种所谓神通,比如某人忽然间获得了神通,或者很殊胜的境界,你连怎么获得的都不知道,你能告诉别人如何获得吗?

 

这三个字我是如何获得的?

或许有我前世的积淀,但起码一直是读、读、读,睡醒了读、读困了睡,持续了三、四年之久,那是真正靠不认输的心获得的,不相信自己读不明白!

因此,才告诉各位同修,要有信心,而且我把技巧、方法、经验分享给大家,你们如果真这样做不需要那么久,肯定也可以获得。

“一心称名”就是全心全意地这样想、这样思念、这样呼喊菩萨的名号。

 

如何挖掘新的动力,不会随原动力枯竭而停滞学佛的步伐?

亦如常常和各位说:你要自己出生死,你想顺利要帮助众生顺利,你想如愿要偿还业债,你还需要承担一份庞大的孝道。

或许这里有绑架各位的嫌疑,用各种道德绑架各位必须如此做,可是各位想一想,这不正是把其他的动力点挖掘出来提供给各位了吗?

以小乘心量,我们要如何如何;想帮助亲人,要如何;只想自己安稳要如何;想随顺佛陀教诲又如何;大乘要如何?

这些都是废话,根本就是要找到新的动力源,而且要找到更高水平的精神补给,当把更多的动力源合一了,学佛的动力才不会枯竭,所以三乘没什么不好,一佛乘也没什么不对。

 

我们对菩萨的理解更深入了,持名称念也就更容易契合进去、贴进去、也就更容易持续下去,而不会被单一动力的必然枯竭而影响。

一心持名的前提,最简单的解释是因为佛菩萨慈悲我们,可是要提升这个准确率、提高概率、真正地拿到利益,这才是佛菩萨的希望,这也才复合了我们学佛的基本出发点,才会让我们学佛有声有色。

你学得好,不用解释、不用劝,别人自然会找上门来求教的。

度自己,又是在度众生,这就是大乘心念了,于是自己有苦恼,那必是其他众生也会有同样的苦恼,我当为自己断苦恼,然后利及大众,这就是大乘心。

上一篇:三研《普门品》【51】∣学佛的动力源
下一篇:三研《普门品》【53】∣佛菩萨不坏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