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三研《普门品》【42】∣抓紧临终安慰,获得当下安慰

  • 三研《普门品》【42】∣抓紧临终安慰,获得当下安慰

音频在线听

 

【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

学佛的一大课题就是如何面对必然来临的死亡。

佛讲宇宙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一圈,这个世界就生灭一次;讲物质有成住异灭;讲生命有生老病死,大的世界如此,万物如此,生命也必然如此。

就算我们再难面对,也要面对;再不想面对,也要面对。

微观中佛讲生灭,实相中佛讲乍现乍灭、相续不断。

这些内容从大到小排列,哪一个能是真正恒常不灭的呢?

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必然要思维我这个身相、这个能思维的意识又当如何呢?

最后也必然要面临如此的局面,再做无意义的抗争也是无法抵抗四大元素的分崩离析,结果众处受生,这个地方死了,跑到其他地方投生,生来死去没完没了。

就算已经死了千万次,还是莫名其妙地惧怕死亡,这是否有点奇怪呢?

 

佛教被誉为生命的终极安慰,这种安慰存在于各个生命阶段,而不只是临终安慰那么点范围。

那么我要问了:各位同修,我们是否得到了这种安慰?是否当下生命阶段,就得到了来自佛法的安慰了呢?

比如,今天去办事情,很不顺利,来来回回跑了很多趟,如何安慰?如何调适我们的心境去面对这些?

临终安慰这是不能错过的,但临终前的日子如何获得对应阶段的安慰呢?

说安慰是从自我角度的受用出发的,是说我获得了安慰;换个角度,我们在这个事情里得到了来自佛法的帮助了没?佛法如何帮助我面临这样的事情呢?

 

有很多案例,或者禅宗的公案,或者很多禅语妙言,都在试图解决当下的问题,其实莫过于“看透”两字罢了。

在哪个角度来看?

看的结果如何?

看明白了,就不会那么计较了,哪一个是你的?

父母、孩子、夫妻、眷属,哪一个是你的呢?

房子、车子、钱财、物品,哪一个又是你的呢?

连这个身都不归自己管,连这个心都管不明白,哪一个是我们能拿捏把握的?

细细算来,没一个是啊!

学佛就发现这种终极安慰了。

 

以现在我们狭小的状态无法触碰的部分,佛教给了我们方法去触碰——

你想延长寿命吗?

想不受苦难吗?

想不遭受厄逆吗?

想财富自然吗?

想所求随意吗?

想出入神护吗?

过去可能没能力去触碰,现在学佛了,你可以去触碰,乃至给我们方法去获得这些。

所以,学佛,才能真正地延伸出生命的质量,可以提升生命质量,而不再是无法捉摸、无法拿捏的,只能承受了。

 

在浩瀚的法界虚空中,有无量无边的佛国世界,每个世界都有其数无量的众生,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出现在对应的位面上。

是众生多一点,还是我们的心念生灭多一点呢?

心念的生灭更多,超过了众生的数量。

如果不能把生灭不息的心念根源找到,就会不断地衍生出新的生命形态,流转在对应的区间,这样世界就会没完没了地在众生的交替更迭中运转下去;就算世界毁灭了,进入了坏空阶段,那些众生被输送到其他对应区域。

若娑婆世界坏了,其中不能及时出去的众生,唯一的去处就是由地狱输送到其他世界的地狱去。

为什么呢?

这很不公平啊,我们在这个世界犯的罪,为什么要去其他世界受罚呢?

很抱歉,娑婆的众生,是释迦佛把他方世界摒弃的众生捡回来的,如果我们回到他方世界,还依然是被摒弃的众生,不去地狱,还能去哪里呢?

 

学佛了,知道念佛求生极乐了,明白还有一个不被摒弃的希望,能抓住不放,你就是聪明人,你就是有大智慧的人,因为你能得大解脱;而那些以为自己很聪明,却对佛法不屑一顾的人,如何得解脱啊?

这是你我的生死大事。

我常常说——

大家要把往生极乐的事情抓住,也就是抓住临终安慰,然后在此基础上获得当下的安慰,这事就绝对不跑偏。

如果只求当下获得帮助,却对临终置之不理,这都是近视眼,或者可以叫做缺心眼!

上一篇:三研《普门品》【41】∣大爱道出家所导致的
下一篇:三研《普门品》【43】∣情绪的产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