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从慈悲心到菩提行

  • 从慈悲心到菩提行

音频在线听

 

导语:

日前,有同修就如何提升慈悲心请教老师,问:老师晚上好,请问老师慈悲心就是怜悯众生,救度众生,但如何提高自己的慈悲心呢?只想着所有的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好像没有亲近感,感觉不够强烈呢。

 

老师开示:

如果在短暂的轮回里,当然很难攫取到所有众生都是至亲父母的这份情感;然而放在更长久的轮回里看,这绝对不是虚言。只是因我们投生后就忘记之前的事情,使得攫取这份情感较不容易。所以你感觉慈悲心不够强烈,对当下的你我而言是很正常的。因此,慈悲才分出三大部分:

最基础的就是“人天见悲”,属于需要见到,才产生怜悯的;而见不到,自然不会对此怜悯。

这种见闻悲虽不能算是真慈悲,却也是通向真慈悲的一个过程。

随后就是“法缘悲”,是指通过这个缘的扩充,去慈悲那些见闻、接触以外的情形。

我觉得,真慈悲和假慈悲的分水岭就是在这个“法缘悲”上,也就是怎么通过“人天见悲”这个水平的怜悯,突破上升到对那些看不到、听不到、接触不到的众生,也同样怜悯的层面上。

 

“法”是方法,“缘”是线索,也就是借助线索来获得的方法。“法缘悲”也可以这样粗暴地理解:是基于某些缘分而被纳入怜悯范畴的。

比如说我们行走于超市、商场、市场、菜场,看到很多水族安静地躺在各种橱窗器皿里。当我们看到他们眼神里释放出的毫无生机的无奈时,若只是想着他们真可怜,年纪轻轻生命就被终结,与家人分离、与群体家园分离、与朋友分离,或许他也有过无尽的愿望幻想,或许还有很多无奈无力和悲凉,但这些都被人为干扰,戛然而止。

随即他们又要承受刀砍斧剁、破肚取肠、鲜血流尽、骨肉被肢解,一副尸体被放在各种不同的货架上,或被冷冻、或被烹煮、或被丢弃,他们要承受的痛苦并没有因简单的死亡而终结。如此甚为可怜悯者!如果我们的慈悲只停留在这里,这就是“人天见悲”的水平。

 

要提升突破,就是那些我暂时没看到、没想到、没接触到的、相类似的众生,也都是可怜悯者。我若能怜悯眼前这个,就当能怜悯那些暂时没看到,也如此遭遇的。于是,这是一扩、一展。

再来二扩、二展:那些我没看到的此类众生也会形同此景,那么在过去也一定有这样的情形,未来也一定还会有类似的情形,现在在世界的各个地方也一定还有如此情形被不断造作。

所以“法缘悲”推演到此,就能覆盖到我没看到的,也能覆盖到过去、现在、未来我没看到的。

再扩、再展:既然过去、未来、现在,都有如此发生的事情,我们在这个事情里是有参与,还是没有参与呢?

如果没有参与,我们为何今天遇到如此场景?见到如此丰富的橱窗陈列?见到如此丰富立体的肢解剖析?

如果我们参与了,我们在其中是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们或许在无量生里、在这样类似的情形里扮演了施暴者,也可能扮演了受害者。

 

这就是轮回啊!今天你得了势,大快朵颐,视生命如草芥;来日堕落下坠,被他人吮指扒皮、剔骨敲髓。

所以我们看到的生死陈列,看到绝望的冰冷眼神,有可能他承受的就是我过去施加伤害的;也有可能,他承受的就是我过去也承受的。

如果我继续施加伤害,此因的结果,必是以后也被如此伤害,所以当止恶从善。

如果仅止步于善恶,这更多是为自己而做,算人天乘的范畴。

转瞬,因为我无量劫来造作如此,承受如此,痛苦烦恼如此,我当解脱此无尽烦恼,这是小乘的范畴了。

若能想着:我当解脱种种烦恼,我也当助更多众生同获此乐,这便是大乘的范畴!

 

如能在一对视、一路过、一擦肩的机缘下,能扎实推演到我当利乐大众,这就是大乘的入门心,也就是慈悲心了。

所以,若无慈悲,不成就大乘;而若大乘无法扎实激发慈悲心,其大乘也不知所谓。

如你所问,不知道如何生发慈悲心,这是大乘人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若无“法缘悲”的推演翻新堆叠,靠天生的怜悯是达不到的。

所以大乘的慈悲心,不是靠天生本具的怜悯心就能企及的,需要推演、需要拓展、需要激发。

 

于是他所承受的一切,我能想到的,我想不到的,都可能是我们过去无数次承受过的。

于是,他在身体上的痛苦,是我们通过他的遭遇可见的;而他们内心上的痛苦,需要我们用同理心置换的。若此一刻,我就是他;若此一刻,我的境遇如他,那么我身体的痛苦如何如何,心里层面的痛苦又当如何?

于是,当我们和父母分离,人天永隔,一道生死屏障,至亲阴阳殊途,想尽孝,慈亲不待;想尽份,慈颜不驻;想亲近、想温暖、想为他做一点点却不可得,无法送递,如此悲伤,他也一同在承受。

于是当我们看着亲朋离去,带着无限的眷恋不舍,此一刻的这个众生,也一如你我。彼一刻的那些我们没看到的众生,也一如你我。

所以这才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以此可以推演到:我与法界一切众生同,等无差别。你受的,我受过;你做的,我做过;你错的,我错过;你爱的,我也付出热爱过;你不舍的,我也眷恋过;你愤怒的,我也嗔恚过;你计较的,我也纠缠过。

那么,我若解套、解脱、彻底究竟的摆脱这些缠缚,法界的一切众生也都可以。所以佛果可成,菩提可就,一切智慧德能可显现成就,只是解脱之缘有差别而已。

 

什么是解脱之缘?

就像木头遇到了烈火,就像阳光照射在霜露。他遇到了这个缘分,使得他的形态得以转变。转变有向好、向坏的区别,这是从后续的效果来区分的。所以好坏的结果,只是站在不同角度审视下而已;换到轮回的角度,所谓好坏可能也不同了。

遇缘的不同,也是如此。最后从结果上看,结果是好的,这个缘的表现形式再恶浊,它促成的结果是好的,姑且说这个缘是善缘。

相反,如果结果很坏,姑且当成这个缘是恶缘就好了。为什么说姑且呢?这是因为可能我们看到的只是过程,还没看到最后的结果,所以从结果判定善恶缘,如只截取一小段,这有失公允。

而大乘的慈悲心,最后还要化为菩提行!

你既然慈悲他,就当救度他、解脱他、觉悟他,这是菩提心;若能如此付出努力,促成他的解脱,这就是菩提行。菩提行已远超慈悲心、菩提心的层面,是大乘最后要做的事情,是所有大乘法义学习后要促成的事情,要为此努力的事情。

上一篇:为什么佛法不是一开始就在中国产生?*
下一篇:极乐世界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