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楞严经-五阴十魔略说(153)

  • 楞严经-五阴十魔略说(153)

音频在线听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于命明中,分别精粗,疏决真伪,因果相酬,唯求感应,背清净道。】

“阿难,还有这样的情况,在禅定的境界中有的善男子,已经能突破行阴的诸般境界,也已经灭除了生灭这个相、生灭的想、生灭的性,都灭除了,也就是在他的字典里没有生灭这个说法了,虽然已经到了这个高度,但是和本性圆满精妙相比,还是稍差一点,这个境界还不圆满通达。他在这个本体的光明中却妄起分别,在这里面不讨论生灭的相,而去研究哪个是细致的,哪个是粗重的?在里面分别粗重和微细,又进一步搞是非的分别和真假的分别,以这个心念去研究因果的问题。他认为种下这样的因,会得什么样的果报,但是却在因果里贪求感应,感应是如是因得如是果,和清净的佛道是不相应的,是背道而驰的。”

这是识阴的第九境界,定性声闻。我们明白了这个大方向就可以了,不需要非得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去研究,乃至非常执着地要弄明白,这样就像闲的没事研究自己长几根头发,这种心就是一种分别心,是一种染污心。

 

【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是人则堕,定性声闻。】

“于是在阿罗汉的修行中,他能研究明白这四谛法,四圣谛就是四条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分别是苦、集、灭、道。证得了休止生灭的境界后就不前进了,(这个居就是安住的意思)在这个休止生死轮回的地方停下了,不向前走还不说反而认为当下的不生不灭的状态就是最好殊胜的理解了,这一下就掉到定性声闻中了。”

佛陀在最开始讲法的时候,是为五位比丘讲的这四圣谛法,然后憍陈如就证得阿罗汉果了,是佛陀教下第一个证阿罗汉果位的圣人,所以他是证果第一的弟子,又叫阿若多。

当时佛陀讲的四圣谛是三转,也就是三次的宣讲,不是重复讲,而是有进程递进讲这四圣谛的部分。第一次宣讲四圣谛只是告诉大家什么是苦、什么叫集、怎么叫修、如何叫做证。所以讲的是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这个部分重点是在告诉大家四圣谛的具体义理,让我们明白什么是苦,怎么才能出离苦。

第二转就是此是苦汝应知了,也就是说这二转四圣谛不是佛陀指给我们看了,而是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知道应该修持的了,于是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这个部分是告诉我们应该去真实地修持。

然后三转是已经证得、已经断除、已经修持了;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这是三转四圣谛,也是成就为阿罗汉的法。佛法真是这样,不管什么人只要真实去行做,就一定会有对应的收获,而且法法相同是不会拣择人的。就像螺丝刀去拧螺丝,谁只要按这个样子去做,都可以用这个工具实现这个事情,所以这个是法,是不拣择,不挑人的,不会因为你是王侯将相而优待你,也不会因为他是贩夫走卒而不能行做。

这个修行人他虽然用染污的心去修行,但是法是不拣择的,用这个心去修,虽然不能得到清净的果,但是也会得到相应的利益和结果。这个有染污心、分别心的修行人,他研究四圣谛的法,真的也可以证悟殊胜的理解和体验;不过其中有的人就得少为足,证得了休止生灭的境界后就不前进了;所以这个居是安住的意思,在这个休止生死轮回的地方停下了,不向前走还不说,反而认为当下的不生不灭的状态就是最好殊胜的理解了,这一下就掉到定性声闻中了。

上一篇:楞严经-五阴十魔略说(152)
下一篇:楞严经-五阴十魔略说(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