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楞严经-五阴十魔略说(111)

  • 楞严经-五阴十魔略说(111)

音频在线听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
“第二种搅乱颠倒论。这个人仔细观察他自己的心,发现这个心也太奇怪了,竟然是有和无相互交互。就观察这个无,得到了一个答案,以为是觉悟的真正实相。有人来问问题,他就回答一个字,因为他是从无这得到的推理答案,所以他回答就用这个无字,除了这个无字以外就什么都不说了。”
这就好玩了,来个人问他,吃饭了没?无。没吃饭啊?无。饿不呢?无。问什么都是无,就算问的是两个对立的问题,本应该一个是有,一个是无,到他这也一定都是无。就像遇到精神病一样,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会说那句话:“都怪我,如果不是我,我的阿毛也不会被狼叼走了。”
佛法中常常要讨论到无和空这两个字,无是没有的意思,而佛教中说到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空无,什么都没有的空无叫做顽空。这个顽空是执空的延续和加强版,执着空也是一种执着有。为什么呢?因为执着的这个空其实就是一种叫做空的有,执着无这种答案,也是执着一种有,有的是这个“无”的答案。
所以古德为了帮后人破除顽空,就说了这样一句:空非真空含妙有。这个空可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真空,而是有一种包含奇妙的有的状态,这个境界就不是执空和顽空的人能理解的了。这个妙有是什么?他理解不了,他能理解的是这个妙有也是一种空无。为什么会形成这个有和无的交互?如前文提到相续相,如果我们去看电影底片,就是一格一格固定的图片,在格和格的中间是没有的,于是能观察到有和无的交汇,这个定力和观察力真的是非常深厚了,这个错误也是非常高级的错误了。
佛陀问弥勒菩萨生灭的频率问题,弥勒菩萨说的好啊,一弹指是三十二亿百千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这是百乘千乘万再乘亿的一个天文数字,这样巨大的频率却在短短一弹指间产生,也就是说我们的相续相的频率是三十二亿百千万啊,我们连一秒钟二十四格底片的真假都看不明白,这个庞大数字的频率在一弹指间相续不断的刹那生灭,我们怎么可能观察到?
《楞严经》有这样的作用,警邪思、破顽空的执着。为什么呢?在《楞严经》的经题中就清晰地说出了叫做如来密因,《楞严经》的大名二十个字,《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说到如来的密因,这个因也只有如来才能相互知道,作为大菩萨都不知道这个密因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自己成佛了,那么你来看看《楞严经》,看看这个诸佛密因到底是什么密因,到底这个因是什么?能回答出来你是有觉悟有修行有境界,回答不了就免谈回去蹲着吃面条去,别出来装大象。就像世尊拿着花,拈花一笑,迦叶点头一笑,你能思维明白这个笑是什么意思,你是有修行有觉悟有境界;你思维不明白,就蹲着吃面条去,别出来装大象。说自己证悟了,说自己成佛了,世尊那么多大弟子都在场,也只有迦叶一个人会心一笑,这岂是凡夫所能企及的境界?不要装着非常厉害,佛法里高深的内容太多太多了。
很多经典都是这样,很多东西我们很难理解,因为佛教是佛陀对九个法界的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是从菩萨到地狱众生都可以普遍受教的教育体系,所以说经文是课本,从菩萨到地狱众生都能得到真实利益和修持方法的课本。我们不完全懂是可以理解的,能读懂哪一层面就是哪一层面,没有必要说自己理解多高知道的多多。
释迦佛的法运进入到像法阶段的时候,是两位大菩萨为代表做了三个月的辩论,辩论的就是有和无,三个月不分胜负也就彻底进入到了辩论坚固的像法时代了。学佛真的最后都要回归到行做上去,就像吃饭,好多的饭菜放在桌子上,你吃你饱,你看着别人吃,自己就饿着。解决问题不是你看得多,而是真正从你自己的烦恼痛苦中解决,你能看明白这个菜是怎么做的,那个饭是怎么处理的,但是不去真实地吃就不会饱的。

上一篇:楞严经-五阴十魔略说(110)
下一篇:楞严经-五阴十魔略说(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