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八大人觉经略说.124(第六觉知)

  • 八大人觉经略说.124(第六觉知)

音频在线听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在《楞严经》中有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罐子原先装了有毒的蜜汁,想用这个罐子重新装可以吃的蜜汁,就得先处理罐子,要把里面有毒的东西倒掉,还要拿草灰擦洗,然后反复的冲刷,直到把这些有毒的残留都去除掉,才可以重新装蜜汁。这毒蜜汁就是我们的贪嗔痴,我们明明知道他们是不好的,但是却抱着不放,抱着不放的结果就是装不进好的蜜汁,就算再勉强装进去,最后也都会被同化为毒蜜,所以在学佛的最开始的部分,强调持戒,这是非常要紧的部分。 

戒就像洗刷毒蜜残留的草木灰,被煅烧过不会再有火星和异味,也不会保有原先的某某性状,不管是木头还是草,烧过完毕都是一样的灰。这就是一个化性的过程,不管原先是辛辣的还是甘甜的,通过煅烧成灰后都是平等的。

用平等的戒帮助我们转化习性,规范言行举止;戒做好了,贪嗔痴也就不会轻易地激荡了。所以正法时期持戒严格就可以成阿罗汉,我们现在持戒更多在形式上严格,而在本质上或有疏漏。

戒是帮助我们看好自己的身口意的制度,是一种保护自己不造三业、也保护他人不被我们伤害的制度。戒不是让你什么都不能做,而是保护你不去做伤害自己和伤害别人的事情,这是基础的戒,也就是身戒。

《楞严经》中优婆离沙陀说“持戒得圆通”,而文殊菩萨随后说“持戒但束身,云何得圆通?”持戒第一的优婆离说的戒不只是身戒,身戒怎么可能得圆通?而文殊菩萨说奉持束缚捆绑身形的戒律是不可能得到圆通的,二位圣者说的都对。《楞严经》中重新强调了三无漏学——戒定慧!这是决定没有漏洞错误的修学过程。三无漏学的门槛是戒,在《四种清净明诲》里提的非常明确,就是“持心不犯”,也就是要达到心戒的高度才可以,以心戒的水平得定的境界,然后才能产生清净的智慧。

戒定慧这三个字很简单,几乎任何一个学佛人都会说,但是却少有人做到,因为门槛我们没去看,看到门里百花盛开,但站在门外只有看的份,根本进不去。以为自己懂得了这些道理就是开悟了,这是自欺欺人,老实和各位说,你们明白的任何道理都是白扯的,如果行做跟不上道理的水平,任何的道理都是错误的。必须要通过行做验证道理,才能知道这里面水的深浅,不要以为看上去完全明白,就是真明白了,没有这样简单的事情。

一果阿罗汉就要断八十八品见惑,佛教的所有圣位中,第一品果位是初果阿罗汉,有任何一品见惑都是凡夫,全部都没有才能是初果阿罗汉。如果你是初果阿罗汉了,这八十八个都是什么?道听途说是不顶用的。

皈依证上有三皈依文,仔细看一下,皈依佛法僧了就不会堕落三恶道了,这太厉害了!是去磕头拿了皈依证就不堕落三恶道了吗?有这样简单的吗?皈依是真正的回头依止,不是说着玩的,是真正从心上回头,真正的全身心依靠;除此之外绝不依靠其他。所以皈依的深度可不是看两篇外国文字,学了学某些外道的理论就破了皈依的,如果这么简单就破掉了皈依的力量,这皈依也就是假的了。

上一篇:八大人觉经略说.123(第六觉知)
下一篇:八大人觉经略说.125(第六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