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八大人觉经略说.110(愚痴生死)

  • 八大人觉经略说.110(愚痴生死)

音频在线听

 

【愚痴生死】

读经,还有一种我们常常说到的“随文入观”。也就是随着经文的引领,我们契入这种场景境界中,就像我当时也在法会中、在大众中听闻佛陀讲经,看到这些大菩萨启问佛陀一样,这是随文入观的方法。当然这个方法也是稍微有点门槛的,或许有的同修认为这个门槛很低。在《法华经》的第二十三品是药王菩萨这一品。在这一品中有一位古德读到:善男子,是真供养是法供养这一句!因为他读到药王菩萨以身供养彼佛的这句赞叹中,忽然进入到灵山一会,看到释迦牟尼佛带着无量阿罗汉大菩萨共同围绕,看到了讲经的现场,然后出了那个境界后大呼,灵山一会还在开,俨然未散。这位法师就是非常有名的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严格意义上的创始人。因为天台宗在智者大师的努力下,形成风气,固定了修持的模式,建立了非常完备的修学系统,后来他根据《法华经》的义理创立了三止三观。他和印度的僧人探讨佛法,彼僧人说,我们印度有国宝级佛经《楞严经》,里面的道理和你的三止三观非常像啊。然后智者大师就非常渴仰这部《楞严经》,在山上建了一个拜经台,天天早晚磕头祈请《楞严经》早一点到中国来,可印证自己的三止三观,谁曾想这一拜风雨不误,就拜了十八年之久,最后圆寂也没能得睹《楞严经》。

这位智者大师在当时就是佛教的领军人物,就像近现代的虚云法师一样,是那个时候的智者大师,他契入境界,进入不可思议的感受就是用随文入观的方法。所以大家不要小看,如我们在讲经的时候,或者在读经、在听经的时候,会有同修契入这样的境界,看到里面的场景,才能更深地理解佛菩萨的慈悲真意。

刚有同修和我说,今天的超度看到里面的情景了,我问是否有更深的感慨?就是这样的,随着我们的进步,每进一层,每近一步,都会有更深的理解、更多的感触,所以要深信佛经语深,这样深入经藏,真的可以智慧如海啊!这个随文入观用的好了,再就要深入理解了,如有的同修已经在用读经的时候,有不懂的、不清晰的部分就去问菩萨,这是什么意思。比如读《地藏经》的时候,不懂的地方,马上问地藏菩萨,菩萨慈悲,马上就给出答案,而且这答案随便简单几句回答就已经是五、六层深度了。如早些时候,我让一位同修仔细地研究《心经》,并且告诉他这个方法。我说你有空啊,就挖一挖这个深度,他就和我说:老师,太深了,深不见底啊!我告诉他你没必要挖那么深,普遍挖三、四层深度,重要部分挖五、六层就已经足足够用了。

这个挖三层,已经不是我们用妄想、分别的心去读经能读得到的了,所以这里面就要我们下点功夫真干,这个门槛就稍微高了。不过反正他已经预知时至了,没事挖一挖佛经深度,也是对他有好处的,而我们不行就要先去熟悉,熟悉完毕,慢慢地读,就会在某一天忽然明白一点,忽然明白一些,忽然多了一层认识,我们要以这样的方式去深入学习,所以这个学习要拿时间和精力铺进去的。

这就和机械化耕作对比纯手工耕种一样的,怎么比呢?他一个人一天可以几百亩地,而人要自己干,那是怎么样的一个对比呢?不过我们没有那条件,就得手工来做,然后条件成熟了,换效率高的方式。谁都想用效率高的方式去工作,我们能不能开启这是关键。所以转了一大圈,绕了一大弯,最后又回到我们自己的行做上来了,而不是外在的什么条件设备机器。原来自己才是关键,所以真能看得明白,我们就把好高骛远的心收了,回到真实踏实的行做上来,不会不懂这都没关系,有学习方案大家去做就可以。

上一篇:八大人觉经略说.109(愚痴生死)
下一篇:八大人觉经略说.111(愚痴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