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灭尽经略说.54(但贪财物,积聚不散,不作福德)

  • 法灭尽经略说.54(但贪财物,积聚不散,不作福德)

音频在线听

 

【但贪财物,积聚不散,不作福德,】

这句里表现出贪嗔痴来了,喜欢财物。人对物质有一定的需求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毕竟人在物质环境要受物质条件影响,所以当物质提供在我们正常的消耗使用范围内,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超越了我们的用度范围,就进入了一个奇怪的圈子里了,这个圈子就是由贪带来的。

人为什么会贪?从对物质需求的角度看,是因为存在着不可预期的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因为对未来不能确定,所以也就无法清晰我到底需要多少。这样的话就会很自然地萌生一个准备更多一点的想法,这个想法在某个范围内也都算是正常的。比如一年的粮食要由半年的努力换取。有这样一句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那么这个人准备一段时间的用度,也是可以理解的。而我们说到的贪就超越了这个,而进入到多多益善、越多越好的层面里了。

这个贪的表现就在这里,可以说贪得无厌或者欲壑难平,这个贪就是这样无休止不满足的。对于很多人,如果他说自己不贪,这个话可以相信,因为他没有贪的资本条件,但有一天有了资本和条件了,再说不贪,那才是真正的不贪。就像有人说:我很开心啊,但是如果出来个问题,他烦恼了。那么他的这个开心是真开心吗?是假的。如果是真开心,当然不会因为环境条件而改变。

就像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可以把三年级的卷子题目答满分,但是不代表他上了四年级也可以做到满分。所以我们常说此一时彼一时,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条件在改变,选择结果也会不同。就如贪一样,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他没有贪的可能,他可以说自己无贪。而有了条件和可能了,就会导致一个非常不稳定的情况发生,就是他会不会也贪了呢?这个问题我们只在对各自内心习气地发掘上深入,不做其他方面的延伸。

我们学佛的时候有没有贪?比如有人说这个法好,我们就去用了,没用几天遇到另一个人说那个法好,我们就又跑去用那个。为什么要跑去用那个?这里面还是有一个贪在,贪什么?对很多学佛人来说贪神通感应,贪境界,贪修为,贪法,贪闻,贪多读经文,贪多见高人。于是本来清清静静的佛法里,平白无故多了那么多的贪来,我们发现不了,就会被牵引着跑。于是跑着去求这个法那个法,到了这个道场又转到另个道场,跑着去见这个高人那个高人,在心外跑来跑去,就不懂安静会儿,观察一下自己的心。

这个贪在内可能很难发现,而在外就会很容易发现。在六度中用布施来对治贪,布施波罗蜜的高度是贪什么就布施什么,执着什么就布施什么,在乎什么就布施什么,受什么约束就布施什么,受什么牵绊就布施什么。在这种极大的无畏精神下,这种布施可以堪叫布施波罗蜜,这是真正能帮助我们克除贪念的。但是这样大根大智的人太少了,世间绝大多数的人还真舍不得这样对治自己的贪。佛陀慈悲我们,把布施转化了一下,用因果来讲布施,你布施什么就得什么,这是用贪来引贪。让人进到佛门里来,然后以执着代替其他执着的方法,引导我们走下去,用以一念带万念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克服掉其他的念头,最后一念不来不去,不动不摇,不生不灭,是为真无念。把这个念头从一大堆的杂念中,带到只去执着一个念头,再于其后用空来破掉这个念头,这就是佛陀引领我们的一个常常用的方便法。

上一篇:法灭尽经略说.53(自共于后,不修道德,寺庙空荒,无复修理,转就毁坏)
下一篇:法灭尽经略说.55(但贪财物,积聚不散,不作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