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佛说阿弥陀经析.120(宝相佛)

  • 佛说阿弥陀经析.120(宝相佛)

音频在线听

 

 

【宝相佛】

我们被困在其中了吗?想超越这个困境,佛教里的种种观法就会派上用场了。

我们用因果观去观察思维一个事情的产生和结果,思维后必然会落在“都是因果使然,那么就不需要再为此多动心念”对不对?如果我们用因果观做完了观察,还对此事念念不忘,这个因果观就是还没做好,也就是我们对因果并未善用。《地藏经》里提到“不信因果者,必落恶道”!为什么啊?因为不信做善得善、做恶得恶,自然可以随便造作恶行;没有善可得,为什么要那么白痴地去做善事呢?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落在恶道?

用因果观做完你自然会看得开,当下心境在哪里?已经从这个事情里脱离开来,这就是活在当下的功夫,这就是不着、不粘的好处,这也正是“百花丛中过,片叶不粘身”的妙用。用因果观做完,你自然应当八风不动、荣辱皆忘的:当下的烦恼哪里去了?被人责骂侮辱的那个愤怒又哪里去了?被人看不起嗤笑的那个屈辱又哪里去了?这一束光明照来,彼一刻的灰暗无明,当下烟云散尽,这是善用因果。

牵引我们生死的力量,最低层面的是行为力量,再高一点是心念力量。也就是身口意这三个部分,身口的行为会形成生死牵引,意上的心念波动牵引依然也会形成生死牵引。这是我们为什么要持戒,持五戒、八戒、十善戒等等的原因,你若真把戒做得好,身业无犯,口业无争,意业无染,自然脱离三恶道,这是学佛当得的最基础的利益。

可是对当下的学佛人来说很难落实,因为不知道这里的利益,不知道这么简单的戒条后面会有那么深邃的智慧。身口二业做得好,起码不落三恶道。若意业牵引不重,当得生天受无穷妙乐;若意业做得不算非常好,也可以落三善道,这是得人天的基础保障,也是修行的基础保障。于是阿罗汉当然要懂得这些道理,所以他们的身口意持得非常严格,正是因为身口意三业清净,才会有清净相可得,有清净相可得,才有宝相可言。

所以宝相从哪里来?从无量珍宝的这个心中来、从无量宝藏的自性中来,这个相才可以叫做宝相。若我们有粘、有著地去执著一个相,这个相不可能是宝相,此相不可能生发无量珍宝,不可能获得无边妙用。于是再反过来思维一下,无边妙用的自性是珍贵宝藏,虽然人人都有却不得受其利乐,反而受其逼迫。被困在相中的是凡夫;懂得跳出这个圈了,可以是阿罗汉;把这个圈打得碎碎的能吃得下去了,就是菩萨了。能吃得下去就得能消化了,转化为种种用,于是菩萨入十方国土现不可思议境界,于种种行做中不受其限、不受其害、不受其驱,所以经文中有说“能转境界,则同如来”。《法华经》的一转境界依然如此,转得过来世界为你所用,转不过来我们就被世界逼迫压榨着。

关键点还是在这个相上,如我们提到体相用如何去落实?在圣谛这三者都不需要谈论,都是空,是一体三面,完美统一的。但是这对根性略钝的人来说没啥指导意义,所以我们还是要落在俗谛去讨论体相用。

比如一个杯子,玻璃、陶瓷的都好,我们能看到的那个杯子是相,而它能承装什么就是用了,在没装东西前是能用,也就是可能装各种东西,当用了后就成了所用。比如杯子装了盐,自然不能再用来喝茶,装了盐的就成了所用,什么都没装的时候就是能用。而不管什么材质的杯子打碎了,杯子的相破了,作为杯子的用也就消失了,碎了一地的渣渣又是什么?我们如何从这一地的渣渣里找到杯子的体呢?用空观。把渣渣碾得再碎一点如同微尘,继续碾压,把微尘也碾碎,杯子的体,哪里去了?杯子的体和虚空法界同源无二;杯子的相,就成了一个虚妄的存在;杯子的用就是一个不真实的短暂的释放。于是一个杯子,我们看得到它的相,能思维它的用,或者不用思维习惯性的就去使用,而杯子的本体呢?和虚空法界同、和自性同、和法性同、和山河大地同、和世界同、和六道十法界同。

于是我们就理解了:佛菩萨不止于种种有情众生相面对大众,还会化作种种无情众生相来利益大众。虚云长老在高旻寺摔碎了茶杯,古德在挑水时水桶漏底,这个茶杯水桶又是谁?为什么他们可以在这里开悟呢?

若我们理解杯子的体性和虚空法界同,那么就自然会理解“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境界,自然也可以理解“坐微尘里,大转佛法无边之轮”,自然可以理解“拈花一笑”。这花就是世界,这世界就如此脆弱,这脆弱就如此必然,这必然就如此空尽无痕。

所以宝相宝在哪里,才是关键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想得阿罗汉下手入门的所在之处,是出轮回修行的根本所在,是成就菩提必须要懂得的真实境界,也是佛菩萨都了然的。于是在《地藏经》里,佛菩萨说了那么多地狱恶道六道凡夫的事情,没一个皱眉哀叹的,因为佛菩萨知道真相,而六道众生则不然。

有人就会说了:既然佛陀知道世界是虚妄而成,众生本性是佛,为什么又要辛苦救度?在《维摩诘经》中有一大段论述非常精彩:大菩萨之行,不住无为,不禁有为,不住空理而行慈悲,懂得无,却不在无上落脚,这是大菩萨行持。也是因为能换位思考,懂得大众根性,若没有人救度,就算流转无量劫,依然还会在轮回里沉溺漂流。因为这个相入得容易、染得快、著的方便,但是去得难、跳出难、观空难、观破难,于是出轮回就难了。

好在我们还有往生极乐的路子,发愿念佛求生极乐,尤其对钝根之众实在是雪中送炭,若想出得轮回二条路:一是破了相,过了五阴境界,成阿罗汉,入圣流;二是求生极乐世界。相比之下往生更容易,是顿利兼收三根普被,万修万人去的方便法门。我们当先得此利益,再有余力,可以在修持上多下一分功夫了。

上一篇:佛说阿弥陀经析.119(宝相佛)
下一篇:佛说阿弥陀经析.121(净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