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觉林菩萨偈略说(九)

  • 觉林菩萨偈略说(九)

音频在线听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毗卢遮那佛

南无卢舍那佛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心不住在这个肉身之中,虽然肉身并不安住在心,但是却能用这个身心去大做佛事,这种自在真的是非常殊胜没有过的奇妙啊。佛事粗暴的说就是度化众生的事,在《金刚经》中有个荷担如来的授记,谁堪承受呢?能担负如来家业,去做佛交代的事情,去做度化众生的事情,这个承担就是荷担如来家业,肯肩负这个重任,这个众生就可以叫做荷担如来了。如何去做这样大的事情?在经文中也多次的说到,在一切的供养中,法供养最,把佛法铺陈开来让更多众生步入、乃至得大利益,这个是对佛菩萨最好最无上的供养。在《华严经-修慈分》里,也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去度化众生,但是在过去结下的因缘中有的并不好,那么要放下这些,而去等念冤亲,不念旧恶。如果有一个众生是我们不肯包容不肯教授的,那么这个度众生的慈悲心就不能成立,所以当我们在内心中,还有种种怨恨嫉妒等等是己非人的心念,这个心态还不合适步入荷担如来家业的事情,所以不是说谁发心这样做就可以了,还有具体细节的部分要探讨的。

我们的这个身用来做什么?上一部分的分享也略微提到,是用来感受生死、觉悟生死、出离生死的、是演生死法、步生死尘、着生死相、而觉悟心念起灭生落的。这个基础的觉悟中最后如何和如来法流水接?如何去做到用这个肉身和佛的法身交汇的?这是学佛人、发大乘心的修行者,必须要思维并实践的。这个部分因为偈子涉及到了,所以我们就略说一下,希望各位不要惊慌。我们在《普门救度手册》里提出了一种念佛的方法,加入了一系列复杂的浅观,名字叫做《十念十观念佛法》,也就是10句圣号,每一句对应一个观法,10句圣号念完毕,这10个观做完一圈。其中有3大块的部分,第2块就有身在极乐的一个观,为什么我们去观这个?其实这就是实相,这就是真实的样子,不管你我这一身、这一生多少粪土著身,不管这心念行为里有多少肮脏臭秽,我们的实相,其实都在极乐。在极乐为什么又跑到这里来了?如《无量寿经-48愿》中提到:极乐的众生,都可以这一生就修持到一生补处菩萨位,也就是妙觉位菩萨,但是有一类不是这样的,这类众生为什么没有在极乐修持到一生补处呢?就是唯除本愿故,他方世界去做工作啊。所以当我们去猜测某某是否是乘愿再来的时候,其实你也是乘愿再来,只是自己还不知道,或者不相信罢了。若我们把这个观念理解了,就能理解《法华经》里的几大喻,《火宅三车喻》,是老爹和孩子们;《穷子喻》,是老爹和迷途的孩子;《毒药喻》,是老爹和颠倒的孩子们,都是老爹和孩子们。其实我们就是那个孩子,只是我们在这3界的火宅里贪玩、迷路在虚幻的丛林中、借由迷惑颠倒对抗着老爹对我们的召唤。所以当我们身在其中的时候,我们就是那个孩子,而我们学佛,不是要学明白多深邃的道理,而是要明白,我们到底和佛菩萨们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个关系摆正了,我们就好理解经文教义了,原来你我都是有疾菩萨,都是有病了,这个病是什么病?愿力的病在先,业力的病在后。我们在业力包裹中,自然很容易忘却那些愿力,在投入生死洪流前,那一刻内心中抱有了什么样的心愿?所以无量生的轮回,都是在这魔法的丛林里去寻找那最初的愿心愿念,你我包括任何一个众生,都是这样的。但是忘却了,不代表没有影响了。这愿力的影响,就会在某一生的机缘成熟后,如一声响雷,震醒了我们的迷梦,并不断的帮助我们,从新回归那个最初的心念,所以任何一个众生,这一生表现的好、坏、善、恶,这都没什么的,都是在用各种方式去寻找那个最初的心念,找到了,就会想着荣归故里;找不到,就要继续浏览生死的景致。所以对我们而言,我们或许找到了,我们或许没有找到最初的那个愿念,但是回家的渴望极其强烈。在这里提醒各位——我们为什么来?为什么会混到如此下场?我们凭借当初的一个愿念,投生到十方世界不同的虚空法界里,扎根在种种样貌的有情众生中,不只是要经历这些,还要觉悟这些,并在最后机缘成熟的那一刻,尽可能多的带回陪伴我们演生死别离大戏的好同学们。

度众生,不是佛要求我们必须去做的,而是我们明白了,自己的觉醒路程,完全是由众生们前仆后继的倒下为基石,我们的一点一滴的觉悟,都是伴随着他们无量无边的血泪痛苦,还有佛菩萨们巨大艰辛的工作。所以当我们明白这些,自然会希望把佛法的光芒,更深远地注入到更多的众生心中,并希望他们都会借这光芒,也找到回家的路。大乘的修行者,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基础心态,或者理解的多少不同,理解的深浅不一,但是这是大乘的根基,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所以当我们去讨论小乘的种种的修法、观法、念法的时候,大乘别无其他多高妙的理论,大乘就在于这个心量的广博无极,就在这个基础的愿念上,如你为什么来?为帮助自己的那个法身的成就,也是为帮助那些陪伴的同修们的法身成就。所以当我们从新去说:大乘要度众生;这个度众生,不是一个多沉重的担子,而是一个沉甸甸的信任,他们把全部的身家都压上了,只是为了帮助我一个人来觉醒,那么我要如何感谢他们的恩德?我略微有点滴的力量,是否也应该完全的回馈到他们身上,去真实的帮助他们,也都得到利益,并最后回归极乐老家?若我们理解了大乘的心念,就能懂得大乘者的行为,或者他们不善于表达甚深道理、或者不善言辞、或者貌不出众、或者还有种种的残疾病苦,若他们在坚持去帮助众生,并从最根本处去帮助众生,这就够了。如上这些我们能明白的话,这句偈就会有更深刻的感受了,虽然那个所谓的心不在这个肉身上安住,在肉身上也找不到这个所谓的心,但是却能借由这个身心去大做佛事,这真是不可思议,奇妙微妙未曾有啊。所以今天各位,若能在如上的这一堆文字里,找到自己要去做什么的目标,那么最后一定都是要回归到荷担如来家业的事情上,或许现在还有种种的不足,还有种种的条件制约,但是这不影响重拾你过去的梦想;这也不影响你回归最后的家园;这不影响你帮助你的法身的究竟成就。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如果有人想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佛,那么就应该去观察这个法界的本源来由,这一切的三世诸佛,也是靠这个心成就,一切诸佛的种种行做,最后也都是靠对这个心的驾驭。这是《觉林菩萨偈》的最后一句偈,也是在开头就和大家提到的,帮助那个要堕落恶道的破戒僧人,冲破地狱的业力的那一句偈了。

我们用《佛教框架体系》提到的9个字去横进去,各位可以跟随思维。这里可以横进去的点非常的多,可以说每个字都可以去做这样的观察思维。人,这个是我们最熟悉也最陌生的生命形态。9个字分别是:戒定慧、闻思修、信愿行。调整一下顺序,闻思修在前,信愿行在其中,戒定慧是最后的手段方法的部分。人为什么会成为人?人之所以为人是为什么?当我们听到‘人道’的生命形态,那么这是闻,要不要去思维一下,为什么成为人,而没有成为别的?我们成为人,必然要有成为人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什么没有成猪、做狗、投驴胎、马腹?当这个思维横进去,就会去找投生为人的根本原因。在《楞严经-精研七趣》原文提到了:人是情和想均等的,重大的业力消除完毕,才上升为人。而其中有大力量的众生,不需要用畜生身去偿还最后的业债,也就是不失人身,但是这个人身是要还债务的。并在4种生命形态里提到——胎卵湿化,这4类是我们接触最容易的形态,又是由何而来?投生到胎生,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是因为贪情,所以当我们贪这个情了,这是投生为人的原因,而偿还和回收债务,才是最为主要的原因,如果没有债务关系,虽然有情但是可以投生到欲界天。听到这个投生为人的原因,那么就要去思维:如何才能避免以后还要投生为人?那么你是否甘心情愿的去偿还你的业债?这是1个关键点,第2个点就是你对‘情’是否能放下一些了?这2个部分就成为投生为人的因缘,若按4圣谛的方法,就要断除这2个,这就有了2个修行的方向和套路。所以还债务这是要紧的事情,当我们学佛,不管你学什么法门,必须要有还债的手段方法,如果没有还债的方法,那么这个法门是有问题的。债务有多少?冲进8识去看一看,好多好多浩瀚之极,如何在这一身去完成这样强大的工作量?可能这一次生死,也没有办法去完成这样大的工作量,那么怎么办?于是有的人,选择了继续投生为人,继续偿还业债。如何才能更快、更好、更清净的做好还债务的事情?就是少欠新债、乃至不去欠债,这就是讨论到方法上。戒为基础,而我们内在的情绪波动、宿世的习气种子翻腾上来了,我们如果控制不住就又要造业了,怎么办?用定的方法去看住这个身口意,这样做可能会让很多人说你傻,说你有毛病,但是你能坚持做好,这就是有智慧了。

过年过节,你守得住嘴不去吃肉,可能会有人说你是非,于是我们也不敢声张辩解,一辩解提到佛法,那么对方很容易诽谤佛法,为什么他们会诽谤佛法?因为我们做得不好,却借用佛法的旗号给自己掩盖恶行。做的不对,承认就是了,没有必要用一个多强大豪华的阵容为自己辩解什么,承认错误,忏悔掉,放下他们,你就已经过关了。于是投生为人,这里讨论到为人的原因,也必然要思维:如何才能更快的还债。前面只是提到少造业,乃至不去再形成新的拖欠,而下面就必须要涉及到如何才能真正的去还债。不欠债不等于就在还债,这个大家必须要清晰,所以不要以为我持戒严格了,就是在还债了,持戒那是学佛人必须要做的事情。还债的手段可以很多,但是最后都是要和众生释解怨仇,把这个债务彻底的清洗掉。学佛都知道因果的道理,也知道没有因就不会有果,我承受这些是结果,必然有其因在前;在之前的那个因,又是因为什么而促成的呢?可能比较绕嘴,举例来说。这一生,有一个众生伤害我,这是结果;那么我在前生累世前,一定是种下了被伤害的因,也就是说,我肯定是在之前伤害了对方;那么我伤害对方的这个事情对现在是一个种子,对当时的环境就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促成的?再向上推,哦,原来你伤害我了,所以我才来伤害你,导致这一生你又来伤害我,这样转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什么时候能转完呢?各位这就是轮回啊,所以这个因果的道理,若再向上一推,那么就必须自己要放下怨恨,不能怪别人了,自己有错了,才导致对方来伤害自己,才导致双方承受了如此众多的苦难。那么这个道理学佛了,我明白了吗?若我们明白了,就要用这个心去劝告自己,让自己真正的放下对一切众生的怨恨。

各位要注意:学佛不是用佛法的量天尺去量别人,不是用佛法的大帽子去扣其他的众生;而是要量自己,要对照自己。为什么学佛很烦恼呢?就是拿佛法的标准去量别人,而没有量自己;把自己放在佛法外,却要求别人必须在佛法里,承受这个烦恼,那是自己活该倒霉啊。于是要想从这些烦恼痛苦里离开,必须要借助佛法的力量,佛法告诉我们什么?就是要如何去规避风险、如何去达成目标、如何去在中途保持不失,这就可以深入到信愿行中了。听闻到这些,我们是否信了呢?和一切众生释解怨仇,我们是否愿去做呢?也信了、也愿了,是否应该驾驭这个身心去行做了呢?这只举了‘人’的例子,横进去了闻、思、修、信、愿、行、戒、定、慧这9个字,很多同修不会用,这很遗憾的,所以再多说一点。当我们听到任何一句话的时候,那么就是考验我们如何横进这9个字的时候,比如这句偈,我听到了,那么我信了与否?我是否也愿成就如此?我如果信愿都可以了,如何行做?我听到了这句偈,我是否去思维一下,我和里面提到的境界的差距?这些差距如何才能消除乃至拉近呢?这就是闻思修啊,当我们主观的心,能调动起来了,就必须要规劝自己的身口意,趋同于佛菩萨,乃至于趋同于佛菩萨告诉我们的方式。最后这些方式都落在了戒定慧上,戒为基础、定是手段、慧是目标;有了智慧,从新贯穿在戒上、从新带动更深的定,这就是学佛的手段方法套路体系了。这次唠叨的太多了,大家担待海涵,就到这里吧,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毗卢遮那佛

南无卢舍那佛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上一篇:觉林菩萨偈略说(八)
下一篇:觉林菩萨偈略说(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