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236】|见宝塔品(15)

  • 《法华经》略说【236】|见宝塔品(15)

音频在线听

 

尔时释迦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各各坐于师子之座,皆闻诸佛与欲同开宝塔。即从座起,住虚空中。一切四众,起立合掌,一心观佛。于是释迦牟尼佛,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出大音声,如却关钥开大城门。即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又闻其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

佛陀不支持随便显示神通,在大众中往往都是行住坐卧和平常人无异,这也导致小乘很多经文里把佛陀描述得就如一个正常人一般,并没有什么奇特;但到大乘境界了,再那样就不行了,大乘的尊贵、大乘的殊妙、大乘的不可思议是以人的思维格局无法企及的。很多经文,如本经也是,开篇的机缘是放白毫光,大家在白毫光里能看到一万八千个国土的种种,这是大神通了。亦如佛陀给韦提希讲法,应韦提希要求,为她显示十方净土,韦提希选择极乐世界,这也是神通。佛陀为什么可以对韦提希展示,而不会随便为大众展示?还是奔着教化的目的,所以这个态度和如何使用等等是较为复杂的。

但随后佛陀示现涅槃了,神通部分就太复杂,因此而带来的麻烦也层出不穷,所以这个部分到现在变成了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几乎不能触碰,随便一提,很容易被人抨击。

因此,不要显异惑众,这是非常重要的。亦如古人说“财不露白”,你有钱不要瞎得瑟,不要各种显摆,会招惹麻烦的。有那样一句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你个小老百姓没有什么罪过,但你要是兜里揣了一个价值连城的玉璧,那你就有罪了,因为这东西不是你小老百姓能正常途径拥有的。亦如抗战时期的日统区里,你不能吃白面,不能吃大米,你买了大米,很可能饭还没有吃到嘴就死出去了。这就叫显异了,你暴露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就很容易被发现、被打击。这个话题再延伸一个高度,不管你是什么来头,到这娑婆,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不要想在这抖威风,很容易被灭。

我们进入轮回,最初是凭愿力,但后来就不是拼愿力了,而是凭业力。业力就是进入这娑婆的入场券,你有这五浊的业力,才有机会被招感到此时此刻的娑婆;如果没有业力了,这娑婆是进不来的,除非是靠神力,非此二事,不可得。但我们不去贴神力,因为现在没有,就算有点小能力,也是根本不够看的,招感我们进入轮回的是我们累积的业力为主,身陷轮回的原因也不过是业力太重,亦如情想二字一样,向下拖拽的力量太大,就被绞在轮回,迟迟出不去。

很多人也会说:我可善良了,我又帮助这个,又做了那个。这话你姑且可以这样说,但你这几件善事,能不能对抗无量劫来积累下的业力?这样说好像有一种“强加之罪”的意思,好像是某教派的根本罪、原罪一样。没有强加在你头上的意思,只不过是事实,你认识与否,需要机缘成熟,任何一个道理都不是想认识就能理解的。

为什么往生很难?看经文、佛陀说得多简单、多容易,但为什么从隋朝净土初显到现在几千年来,能借助净土往生的人和学佛的人数不成比例?信愿坚固,发愿求生,这事我不觉得会把无数学佛人拦在极乐门外;而那个潜藏在外、不容易被发现的因素就是业力。

你想往生,你的业力要消减。消减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知道信愿坚固、求生念佛,就可以蒙佛接引,但你的业力要消减到信愿力量可以凸显。就像一个天平,一边是业力,一边是求生极乐的信愿,业力大于你的信愿,可能是你的信愿质量不够好,也可能你的业力太重,这种业力拖拽不是当下这种质量水平的信愿可以匹敌的,所以单凭信愿念佛,往生者稀稀拉拉。

我们也都知道:业力大于神通力,愿力大于业力。这是大方向如此,但多少业力等于多少愿力?这就是细节了,总会有一个额度的业力可以等同于你当下的愿力,纵然愿力效果要好于业力效果,但巨大业力之下,简单的愿力、质量不够好的愿力都不可能扭转生命走向,自然不可能依靠这样的信愿状态往生极乐了。只是现在的净土大风向并不谈这个,不谈的结果就是往生者稀稀拉拉,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是说我不想谈、我不认同、我不理解、我不愿意接受,就可以抵消影响的。

在众多层面上来说,消业是王道。接不接受,那是你的事情,不影响业力发挥它的作用。因此,我们求生极乐,如果不剪除业力,不把业力消个七七八八,很难保障求生极乐的信愿能够看。我们又很难获得功德,再没有善根可以回向,没有足够好的境界,那种一念佛号即得往生的事情虽然有,却和我们有好大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指望这种超乎自己状态的往生模式,那就只能依靠十念必接。

虽然十念必接允许携带业力,但业力太多,信愿质量再不够好,在这样的局面下想往生就很难,或者就没有希望了。怎么提升信愿质量?什么样的信是靠谱?什么样的愿是可以的?还是一个非常大的现实问题。

三步走的功课设置就是这样来的,就是考量了如此众多的因素而来的,但这和现在净土大风向所提倡的不一样。我知道枪打出头鸟,但我要往生极乐,我想也有很多人也愿如此吧,总不能说别人不提、不说、不解决,我就要卡在这个炮灰的坑里。别人说了什么,那是他说的,但对现实而言毫无意义,一点价值都没有的,事实就是事实,你认识不认识,那只是你的事情。只有真正理顺往生的种种,把各个节点梳理清晰、解决完毕,往生的路才能更为通畅明朗,这是我需要的,或许很多人也需要吧。

这个普门救度系统的种种,尤其是前面一大阶段的种种设置,也都是围绕如何促成自我往生而来,加之有无量众生为做证明,这条路的通畅程度,是现在为止最为高效的一条了,这些都是要依赖阿弥陀佛慈悲接引愿为根本。因此,见闻一尊佛的价值意义是非常的,或许他就能带给我们另一番天地和希望,亦如阿弥陀佛给我们的希望,是和其他佛陀无法对比的。其他佛陀不能说不慈悲、不摄受、不眷恋、不护持你我,但我们要解脱生死,在众多路径里现在最容易走的只有净土,而且最容易验证、最容易拿到效果。

当彼时佛陀讲法时,与会大众如果能见另一尊佛,意义价值依然非比寻常,或许就可以借助这样的机缘成就一方天地,收获一些大礼包。我们现在没有佛可见,这是很遗憾的事情,也是我们业力太重、福报太差、善根不好,而彼时与会大众环绕之下,可以看到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里坐满的佛陀,还有涅槃许久的多宝如来,这一对比,我们就应该惭愧非常。

在那样大的一个场面下,这些与会的阿罗汉,被授记过的有学无学犯傻了,那么多佛为什么不去供养啊?这一圈转下来足够成佛了,可他们就没有那样的悟性。满足于被授记,而不是真追求成佛,这依然表露出小乘的那种心态和心量。随后的《从地涌出品》,那些大菩萨来供养诸佛了,他们来把这层纸挑破了,这些与会的罗汉们痛失机缘。

他们是痛失机缘,但我们呢?相较之下还不如他们,他们起码可以见如此众多佛陀,我们连一尊都见不到,如果不去极乐,在这娑婆不知道要等多少亿年,就算等了多少亿年,也不一定就有机缘见到下一尊佛。

所以,彼时与会大众见释迦佛诸分身佛来会,及多宝佛塔中佛全身舍利,应一心称念:我当礼敬一切法华会上佛菩萨,愿诸圣摩我头,安慰护念!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235】|见宝塔品(14)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237】|见宝塔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