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73】| 你为什么是众生?

  • 《法华经》略说【73】| 你为什么是众生?

音频在线听

 

【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其心泰然,欢喜踊跃。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

“孩子们听到父亲说外面有很多难得好玩的东西,这正合他们的心意,就干劲十足、互相推着挤着,争先恐后地出了这个火宅。长者见到孩子们都安稳出来了,在宅子外面的街道上席地而坐,心里也没什么挂碍遮蔽了,非常开心,非常自在。这时孩子们对长者说:‘父亲,你先前说有好玩的东西羊车、鹿车、牛车,希望能早些给我们。’”

这一小段经文描述的是长者用方便引孩子出火宅的效果。玩具是贪玩的孩子们的心系所在,以玩具作为利钩,就用得非常恰当,孩子们也确实如期出得火宅。

这段经文我们可以看到,利钩有没有效果的关键点在于是否适合对方的心愿,如果适合对方的心愿,就很容易见到效果,相反就很难,乃至无法看到效果。

这就如我们面对各种众生,为什么要做沟通?就是要梳理到对方的心愿所在,然后加以引导满足,这样众生自然乐得随顺;而如果我们强拉硬塞的,并不合他的意愿,就会引起反抗、反感,乃至反击。

就像孩子不吃饭,那他一定会有喜欢吃的,为什么非常反抗吃饭,对喜欢吃的却一点抵抗自制力都没有呢?

世人如此,行善如此,做恶亦如此;学佛如此,轮回如此,出轮回亦如此。很多骗子就是打中了对方的要害,捏住了这个命门,对方自然乖乖就范。所以“无欲则刚”,你没有这类欲望,就不会受这类的伤害,就不会受这类的袭扰,就不会被这类的事情羁绊。并不是不发生这类事情,而是就算发生在自己周边,因为不关心,没有这类的缺口,事情所产生的影响也自然就小得多,乃至无影响。

当你的心境被什么事情袭扰了,就如火宅里的孩子被玩具牵引出了火宅一样,就一定是你关心这个事情、在乎、在意、没有看开、没看破这个事情。

我们在轮回被各种痛苦烦恼袭扰,被无常恐惧逼迫,这些能逼迫你的也不过是如“火宅三车喻”中放在门外的那堆玩具,只不过这些玩具在轮回里,我们如飞蛾扑火一般围绕不去,就算搭上性命、一次又一次的受伤、乃至丢弃生命,也依然不顾一切地飞过去。

无量劫来生死往复不过是因为这个玩具变换了样子、状态,因为有这个适意的事物在,我们就一直都被捆绑在轮回里,这事物是愿,也是业。理解好了,清理明白,做好处理,这就是愿;做不好,弄不明白,迁延蔓延,这就是业。

在生死里,每个轮回众生不过是执愿而行、执业而感、执境而生、执念而困。你为什么是众生?不过是你执着了成为众生的那个愿,你乐意做这个众生;若你不乐意做众生了,不想做众生了,就有可以不做众生的方法应现,如你解脱机缘成熟,你的法门就可以应现,帮助你实现转换;如果你执着了自己的过往,抵抗过往、排拒过往,不愿接受,不愿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不肯接受残缺的自己,你就会持续不断地被不如意事覆盖,没完没了地出现,一次又一次地遭遇。

我们执着了成为众生的那个境、执着了成为众生的那个念、执着了成为众生的那个行为,这就是信愿行的使用,你乐意做众生,你做了各种众生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不想做众生,就不要做众生的事情。

这个适意之物如观音菩萨的三十二相身一般,你合适什么身相救度,就用什么身相救度,而不是仅以佛菩萨的身相去救度。

我们怎么使用呢?比如遇到一个众生,要大略分析他的意愿是什么,如果能沟通,方便询问,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众生也如人一般,不会对任何人都敞开心扉,取得众生信任是需要过程的,乃至需要各种努力和付出的,不是说你做了什么,就一定会被众生认可、接纳,就算接受你,也不一定会什么都全盘和你说。

如果知道了对方心意所在,以佛法来加以满足,对方若相信,也真实乐得如此结果,就会欣然接受。只不过,不要以小利益作为满足众生的手段方法。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72】| 三车喻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74】| 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