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多年后再叙“传承”

  • 多年后再叙“传承”

音频在线听

 

 

中学时蹲旧书摊,发现了一本非常牛的武术书籍,实打实,一点也不虚、不假、不仪式。后来被人借走,从此也就杳无音信,再也没见过,相当于绝版的东西了。其中提到内功里的一种发力心法,当时一见,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后来,也算基于这个心法的关系,总结并从新体会了“传承”二字,这两个字帮助我开启了一个新的思维模式。那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早些明白这个道理,可能人生会有另一番景色吧。

大概二十多年前,写了一个系列短文:《放风筝》,其中十几篇基本都围绕“放风筝”这三个字展开,只有《传承》是较为独立的一篇。因放风筝系列也得来一个笔名,后来用了很久的网名——“飘**”。

放风筝是个什么鬼?

放是控制、经营、管理等等;

风是环境、条件、市场、自然限制等等;

筝是平台、工具、产品、具化服务等等。

若说世间一切可能口气大了些,但这三个字可以横亘在世间一切上,加上传承二字,可以说那时候感觉活明白了一样。但现在越活越抽抽,感觉没那么明白了。

你想做一个什么事,离不开“放风筝”三个字。你想去放风筝,得有风作为大前提,大环境允许你把一个破纸片放飞;然后就是找一个产品、一个模式、一个具体的工具,就像这个纸鸢;再加以放的各种手法,也就是管理、控制、经营等等,合力完成送个纸片到天上的行为。

想致富也好,想求学也好,想掌握什么能力技术也好,想学好某个门科本领也好,依然离不开这三个字:

你要观察大风向,是否风向允许你操作,给你提供动力;如果风不合适,就算你有一个很棒的风筝也没办法放飞。所以,大环境是大前提,再说才是有合适风筝与否。

在大前提的弹性区间,你既有的风筝是否能满足当下的风情?如果你既有的风筝很大或者很小,对风呈现反向要求,本应由风的情况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风筝,但如果执着于既有的那个风筝,出现合适风情的概率骤降,机会就降低了。

在合适风情、合适风筝的情况下,也不是所有风筝都能高飞,因为还有放的各种问题,有飞高和飞远的操作手法问题,有梦想和志向的问题,更有遇到横风、变风、怪风的应急调整问题。

围绕这三个字写了十几篇的一个小系列,说小系列是因为那时候不喜欢啰嗦,每篇都很精练,精练到最后,自己看着都觉得太单薄了,也就不了了之了。《传承》在其中是较为特殊的一篇,因为“传承”道出了一个更为根本的规则、法则、道理。当然,这是我自诉如此。

什么叫传承?应该倒过来念——承传。

承是承接,是继承,是学习,是吸收,是采纳;传是送达,是传递,是发扬,是开枝散叶。就像谁给了你一个什么东西,你接到手的那一刻,对你而言是承接,对他而言是传递。

传承随所受标的分出物质类、非物质类,在物质范畴有宏观及微观传承的关系,在非物质层面也有这个关系。如我们学了一个知识、技能、文化、风俗,这是由传承而来,属非物质类;如我们继承了父母的基因,把其中一部分基因传递给下一代,这是物质传承;如我们拿到一个什么东西,肯定有其来源,这是物质传承。

那时发现:绝大多数的非物质传承其实是极其低效或无功的,因为很多传递过程是管道形式,其间没有增值。但非物质可以无损传递吗?显然,这不简单。

物质传承却很容易实现增值,基因传承也是如此,但略有差别。我们传递给孩子的基因只是自己的二分之一,余下的那二分之一肯定没有机会传递给这个孩子,是不会有完整传递的,理论上子代不可能完全继承母本的基因,尤其是有性繁殖。

传承二字如果推衍一下,可以泛存在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在在处处。比如说,身体有新陈代谢的过程,新的物质代替旧的物质,这是动态平衡,是一种传承。承接有问题,传递有问题,身体就会出问题,小问题还是大问题那就看程度了。比如治病,需要吃药、需要调理、需要打针、需要介入治疗等等,这也是传承的部分,需要拿一个什么东西替代、补充、修缮原本有病的、功能不正常的部分,这就是治病的大逻辑。身体匮乏,那一定可以补充什么,从而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病的问题也类似。当然,如果继续深入,就要涉及到长生不老的部分了,理论上找到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可以开启永生密码。

不管是什么手段,依然没有逃开传承二字的范畴。比如原先一个什么东西坏了,需要修修补补,胶水、针线不是我生产的,需要花钱买;钱不是我生产的,需要劳动去赚;劳动也不一定有钱可得,还得把劳动兑现;缝补粘贴的技术也是学习而来。人生的种种、周遭的种种、社会的种种,都在这两个字的笼罩之下,一定会有些什么来源,这是承接;一定会有一个去处,这是传递。

在非物质层面,无损传递太难了。比如,一段文字表面上就那么几个字,但其中蕴含的义理却可以重重叠叠。在这样多层的领受体会模式下,非物质层面再怎么努力传递都是有损传递,再怎么努力承接也都是有损承接。就像我告诉你一个什么道理、什么事、什么感受,你听到了、看到了、领会了、理解了,但你肯定不可能是百分百完全领受,一定会有损,会与我最初告诉你的有差别。如果损失率很大,一承一传的两个过程,这个传承就不稳定,几番下来,传递的内容就变得不伦不类、面目全非。

想在某个领域成为中流砥柱,这自然简单些。但想在此领域成为扛鼎巨匠,承接过程中就要尽最大可能减少有损承接,对学习过程提出了“不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要求,这种泛泛的承接,不用想,已经在有损的承接里了。

如此有一种非常折中的老好人的套路,就是我原样搬给你,我如何听的就如何告诉你,争取一字不落、一字不差,这思路用在物质传承或许好用。这就出现一个重要问题,在传承间的中间增值部分。在物质层面,如进来一批布料,通过加工生产为服装,服装的价值高于对应布料价值,通过将布料生产为服装,实现增值。

但在非物质层面就复杂了些,比如说,我学习了十个道理,我传递给你这十个道理,一点增减都没有,我的价值仅是管道、渠道价值,既没有对这十个道理做有损传递,也没有对这十个道理做到增值传递,所以我在其中的增值微乎其微,乃至可能没有体现。因为,这类管道渠道的意义太普遍、太稀松、太平常,没有体现个人价值,但没有这类管道模式,非物质又可能出现断流,这就迫使非物质传承需要广泛传播,多一条脉路,就多一份传递下去的希望。

如果我们没有提供个人价值,那么存在的意义就微乎其微,只能寄希望于:我无损传递后,经过多少代的传递,有一个人借此而大有收益。理论上,这种希望是有的,就是太飘渺,基本上很难见到希望。如果我的无损传递几经辗转后已经丢失原貌,乃至无法实现其内容价值,这个以待后世的希望就算彻底破灭了。

人生的价值意义在哪里呢?在人世间,“传承”二字可以解释一切了。你传递出巨大的社会价值,你的个人价值是可以被彪炳的;但如果你传递的价值微乎其微,乃至是有损传递、巨大折损率的传递,你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乃至入不敷出,最后存世意义荡然无存,自然不会被世所铭记。就像某些人说:“我为单位、企业做了什么什么贡献,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这话可以理解,但扪心自问:如果换另外一个人在你当初的环境位置,是否会有更大贡献呢?所以,这种可替换的岗位价值不能捆绑在个人价值上,只不过是位置赋予的价值,换另外一个人或许更好呢。

刚刚提到社会价值,就像现在女孩子找对象,都要找那种有房、有车、有存款的,好多男孩子就觉得太辛苦了,认为这要求不近人情。但什么叫人情呢?人类最初就是动物,求偶的本质不是因为你是异性,而是你可以提供更多的价值。“钱”成为硬通货后,人的生存能力直观体现为有钱没钱,其价值大小也直接用身价几何来可视化。女孩子如果是优势资源或者说少数资源,自然有择偶的权利,也就有挑剔的权利,自然要挑拣那些可以提供更大保障的选手,而不是毫无保障的。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这种人在过去叫流氓。在古时因为各种原因,男性较少,成为优势资源、少数资源,自然可以挑挑拣拣乃至多吃多占。这是动物属性使然,也是社会的底层逻辑使然。

什么叫底层逻辑?如社会价值,就是你提供给社会多大的价值。社会需要什么?你能满足什么?你满足多少?占比多少?你的价值对应如此。有的人爱好虚荣,你提供给他满足虚荣的道具,这是你价值的一种体现和积累,出于对你服务的满意,你赚差价。同样的道理,面对社会大众你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对方是否满意你的服务?你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也就如此形成了。

但你想服务谁,拿什么服务呢?没有很好的承接内容,传递出了一堆荒腔走板的东西,不被认可、不被满意,在其中价值微末乃至毫无价值,乃至形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那些在学习阶段承接做很差的人,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风向和平台,不能磨练自己的管理经营能力,也就是“放风筝”这三个字都拿不住,传递过程必定会各种减损乃至无效传递,不被满意、不被需求、不被认可,也就不会被赋予价值。

医生想靠看病谋生、赚钱、养家,就要努力学习实践,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满意;同样,农民想要靠土地生活,就要提供满意的相关产品及服务;你想靠什么生活,就要提供对应的、相较于其他更为优质和满意的服务,这样才能在物质极端丰富的大环境下更有活下去的机会和可能。所以,被不断认可,这是一种传递后的结果。

传递也不可能空穴来风,需要有一个接续的过程,才能探囊取物地拿出来东西。同样的道理,有人问其他同修问题,对同修的回应不满意、没有收获满意,在这个过程中就没有赋予价值,乃至是无用的传递,你传递给人家的是没有用的、耗费人家资源的,不恨你、不骂你已经算人家有素质了。

就像我常见有人感慨:“这系统好啊,多好多好!”或许你在被传递的过程中有收获、有满意,但你是否能很好地传递出去,创造更多的满意,提供更高、更优质的服务,使得对方在你的传递中有收获,乃至解决困扰、解决大的问题呢?这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体现的原理,也是在人世间存世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极其自私的、极度服务自我的模式,终究且一定会被社会整体踢出局,被教育如何做人。

这样来说,就可以理解仏与魔的本质性差异:仏是极端服务大众,魔是极端服务自我。一个是为所有大众,但凡能带得动的、能帮一把的、能拉一下的,我都乐意去量力而行,乐见如此地分享和自我付出;而另一个是搅动所有来满足自己的利益,自然谁沾着他,他就坑谁、害谁、埋了谁。

因此,这两个字,小了说,是生生不息的物质传递,是技术能力的传承创新,是文化的使命;中了说,是宇宙星辰的浩渺更迭,观一人、一家、一地、一城、一国之气运、结局,也不外如此;大了说,成仏凭此,做魔亦凭此,入圣如此,入邪亦如此。

“传承”二字若拓宽说,浩渺无尽。如呼吸,吸气是承接,呼出是传递。在呼吸间,吸纳氧气提供燃烧,释放二氧化碳,借此过程令生命生生不息。

一个生命为什么要燃烧?就像车为什么要烧油用电,一定是由这个过程创造更大的价值。不然,吃两块钱的面包,却创造不出两块钱的价值,那么下场就吃一块五的面包,再下场就吃一块的,很快就没的吃了。所以,创造价值如果只是平铺直叙,没有附加增值在其中,只是提供了管道、渠道价值,只是一对一的传递,勉强够吃,但想壮大是不可能的。管道渠道平台的发展就是一对多的路线,同样的一个产品服务更多受众,借此获取发展。

孩子长身体也是这样,一定是吸收大于排放及消耗才能生长。如果吸收等于排放,那就是空转,就是内耗;承接的能量超过排出的能量,这些能量形成积存,身体有成长或积存表现;如果相反,耗损多,身体就衰老、疾病乃至消亡。但吸收多了,传递没扩大也没有用。就像一口井,井里有水,这井就有提供满足的价值所在,但水都冒出井沿了,还是那个提供满足的状态,没有因此增加。

再就像积食问题,吸纳,但不得消化,这也是问题。就像很多人学习:“哇塞,东西好好啊!”这一下,那一下,哪个都没有消化掉,没有掌握好,再没有事情促动、推动,没有用武之地,这些所学就是积食,就是负担。所以,没有传递不成其价值,没有吸收承接不成其传递。如果学了好多东西都能学以致用、转化消化、增长气力,这就很好;但如果不能消化、不能吸收,这种学习只是增加消耗。因此,就应该理解:唯大乘才是真契合仏意。因为,鼓励你去分享,且还要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满意,这时候笑脸盈盈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您好!顾客,有什么能帮助到您?”

自私的人在社会上很难混,可以短时间内呈现较好的状态,但稍微长线一点必定会落败。学仏也是如此,心量太小、目标太低、格局太差也终究会被淘汰。这不是哪个谁来做评判给你打分,而是在这种大环境里自然而然就被淘汰出局。

我们的特点在哪里?我们可以创造价值,乃至赋予增值的地方在哪里?如果这些都抓不住,这条路也自然走不下去。

提供满意,而已而已。

个体价值,其提供服务范围仅限于正常自我范畴,收益其中,其个人价值得以体现。

宏观价值,是其提供服务超越自我范畴,覆盖到更宽阔的受众,大众从其提供服务中获取满意,其宏观价值得以体现。

于仏而言,我们是否能提供满意?分出个人价值是否满足和个人的社会价值是否满足。在个人价值、个人修为上是否很好地珍惜并如说修行,且努力获取对应的解脱乃至达到对应的修持及受用?这终究是个人层面的。

另外一个就是:对仏而言,你的存在提供了多大助力和方便?提供了多大可能和机缘?这些社会价值越庞大,你的社会价值越大,你被反向赋予的力量也就越大。

对菩萨而言,我们是否提供满足?他们意愿何等,所求所念孜孜以求在什么地方?如果他们的求愿我们不清晰,我们对他们的价值也仅是个人自身价值,无法提供个人的社会价值,更难呈现个人社会价值的增值乃至极大化。

同理,你对菩萨提供了极大的满意服务,这又会是什么场景、什么局面?相反,不仅没有提供社会价值,反而在个人价值上无法提供,因我的存在只是形成对他们的消耗,我就是他们的病,我的存在就是拖油瓶。遇到越多这样的人众,菩萨也就会越难获取满意,也就越难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能生气的话,那又当如何?

诚然,圣者不应生气,不应为遇到这样的人众生气,但圣者以下就不一样了。对那些天人众,我们提供什么满足了呢?对那些恶浊的天人众,我们又提供什么满足了呢?可以说,每个人的市场是非常广阔的,因为可以提供满足的受众非常非常众多。但如果只是自认为我提供满足了,而没有真实送达利益,没有真实获取满足,个人的自身价值、社会价值增值或最大化增值都无法实现。

用什么提供满足?你给对方的服务是对方需求的吗?是对方不可或缺的吗?是不可替代的吗?所以,满足一切人众的刚性需求,这才是铁饭碗。但我们理解的那个刚需是否就是一切人众真实的刚需?或是浮于表面的、可有可无的呢?

这就是放风筝的那个“风”,你只有明白了大众的需求,你才能知道风向哪吹。同样,你拿什么样的风筝来承载放高或放远的目标?也就是你要用什么样的平台、服务、工具来满足受众的刚需?你是否拿到对应的内容,可以从容不迫地获得满足呢?同样,你的管理经营是否可续?是否长远?是否及时?是否到位?

起风时,风劲正猛,适当放线,让风筝随风飞得更远;但想飞得高,就要适当收线、有节奏地拉线,使风筝短暂抗风,被风抬升,从而飞得更高,自然要吃力些,要多努力且不好放松。

各位亲爱的同修:

你想飞多高、飞多远呢?

你想飞那么远,是否有那么长久的顺风可以搭载呢?

你想飞那么高,是否忍得住寂寞、吃得了苦、熬得了痛、咬得住牙呢?

荒腔走板,闲聊如上,各位自取。

 

人间天于幻海迷局

2022.2.25

上一篇:明智的提前消业
下一篇:闲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