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三研《普门品》【272】∣选择净土的原因

  • 三研《普门品》【272】∣选择净土的原因

音频在线听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我们的神识以某些执着捆绑了四大元素,形成了所谓的身,越微细的捆绑,成就的身就越微细,所以绝大部分天人有身,鬼众也是如此,因为捆绑的程度不同,对应的能力、能量会有不同的展现。

是什么捆绑了四大?说神识,离我们太远,不如说是我们的执念捆绑了四大。

《楞严经》说的是妄想,因为我们的执念里携带了五重的妄想,所以招感到五浊恶世来了。

对应的五重妄想的深浅度有不同,五重妄想的混搭结果也就衍生出千姿百态;再因为所遇的因缘不同,种种缘的参与之下,千姿百态成就了完全不同的自己,没办法复制,也没办法重来;再这样发展下去,世界岂止是万事万物?学佛不是顺这条路一顿向外跑,而是找到来路,走回去。

 

实修就是:佛说有妄想!我要主动学习,知道这些妄想都是什么,然后再去找方法对治克服,从而实现走回去的目的效果。

但是随着进入轮回的深入,我们不仅携带了种种妄想,还因它们不断发展、演化、重复、叠加,形成了更多更深重的遮蔽障碍,这就使得实修要去解决的事情更多、更微细、更复杂,这条回去的路也就更艰难;很多人倒在了回去的路上,彼时的一次生死不足够支撑走到任何一个换乘站,又因为因缘、业力、福报、愿念、执着等等的不同,在下次的生死里展开了新的跋涉。

有人说我学累了,随后几生乃至几百、几千生,乃至几劫,他都不会再想修行;所有促动他要去修行的信息,都被他解读为否定,所以,不是他不学佛就有多大的损失,只不过是他在过去希望过的日子罢了。

他学佛,是他的因缘、业力、福报等等的结果;他不学佛,也是这些因素的结果使然。

在这一点上是公平的,所以一切众生本有佛性,本具觉性,为什么有三途、六道、十二种类生、十法界的不同呢?

 

学佛的过程就是一个同化的过程,他这样做,我也这样做,这就是了。只不过因为宿世的差距不同,我们坚定如此做,可能一辈子的努力也不见得有明显收效,所以还要不断轮回,也可能在中途有的人退出了,走不到终点。

我们走大乘净土往生一路,是在这一生走到换乘站,走到一个较为得力、又能触及到的化城,能够提供我们成长需要的资粮。因为种种因缘的关系,没办法寄托来世,所以也不能寄希望于下辈子再学佛,如果这一辈子走不到换乘站,在这样硬性的内外环境因素下,是根本没办法走到终点的,这是选择净土的原因。

上一篇:三研《普门品》【271】∣一切只是因缘的聚散
下一篇:三研《普门品》【273】∣磨刀不误砍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