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三研《普门品》【216】∣人类的身体

  • 三研《普门品》【216】∣人类的身体

音频在线听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如果有应该以童男童女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会显示出童男童女的身相为说对应的法。”

《楞严经》讲到:“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意思是:如果有众生男根不坏,观世音菩萨就会显示出童男的身相为他讲法,帮助他成就其愿;如果有处女喜欢保持处女之身,不希望被人侵犯,观世音菩萨会出现在她前面,显示出童女的身相为其讲法,帮助成就其愿。

我们理解的童男女是性成熟前的男孩女孩,但经文提到的童男童女不是身体状态的直观描述,而是一种状态的保持,《耳根圆通》描述的童男可以年岁很大,只要男根不坏就可以算做童男;相同女孩子只要保持处女身不坏,不管多大年岁都可以叫做童女,这个和我们普遍理解的略有出入。

 

作为童子身修行有什么好处?

因为没有和异性亲密接触,心思会更纯净些,由此减少了很多来自这些情欲方面的干扰,可以更直接、更简单地修行,这是从内心状态层面来说的。

从身体状态来说,人的身体是很神秘的,有非常多的未解之谜,如《楞严经-精研七趣》提到“别通生理”,就是通过自己的摸索,发现了生理的某个机能,从而激发和锻炼,或者掌握了某种奇怪的方法锻炼身体,也可以达到别通生理的可能,从而实现延年长寿的结果。

我们一直强调:长寿与否是数世因缘之果,如果数世没有长寿因,现在想求长寿果,就是在求无因之果,有很多人在求菩萨加持、求佛护佑、求各类众生卫护,可是如果你求的是无因之果,这是绝对求不到的。

 

佛菩萨教导众生遵循因果走出轮回,不可能带头去破坏因果法则,就算在《楞严经》里佛陀已经把因缘法和自然法完全都剔除在外,说这两个都不是究竟法,可在轮回层面因缘法就是究竟法;出轮回了,再说因缘法不究竟是可以的。

对我们轮回中的众生而言,因缘法就是依靠,所以佛菩萨不会带头破坏因缘法的,如果破坏了因缘法,就等于破坏了轮回众生出轮回的根基。

因缘法一般都是讲:如是因,如是果;过去做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但可以从现在承受的事情里看出来,原来过去做了那样的事情,现在才会这样的结果;如果想知道未来自己会承受什么结果,就看现在在造作什么业因,这就是最简单一层的因缘法。

在我们心里,佛菩萨有求必应,可是无因之果是在佛菩萨前求不到的,所以如果想求无因之果,过去没种下这个因,现在可以马上种,至于能不能马上成熟享受这个果报,这就需要微细探讨了。

比如,某人得了重病,看样子是挺不过去了,然后听他人说放生,就花几万、几十万地去放生,果然病情得到了扭转,这个大量的放生就是在播种新的因,放生得长寿、得健康,过去没放、过去不慈悲、过去杀生害命了,现在用更多、更新、更大面积的放生来做对冲,确实会有缓解的可能。

但如此做的全部都能缓解?这是很微细的事情,就像还债和讨债间的关系,如果单方面认为我还够了,可能完全没够数量,这就会形成误会,用放生对冲病重是否有效,理也如此。

 

 

人的身体确实非常神秘,有很强大的自愈功能。

以正常的基因来算,理论上人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这和佛教提供的数据也很接近。

四大洲北具卢洲的人寿是一千岁,没有病苦也就没有早夭的局面,都能活到一千岁,岁终投生天道,所以北具卢的众生是没机缘学佛的,因为享福和天人很类似,没有生苦、没有病苦、没有老苦、也没有死苦、没有烦恼。

西牛贺洲人寿是五百岁,东胜神洲人寿是二百五十岁,三个洲的人寿都是减半的状态,南瞻部洲的人寿理论上就是一百二十五岁。

佛陀出现在古印度时人寿是一百岁,现在处于减劫,每过一百年减少一岁,两千六百年过去了,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是在七十三岁左右。

 

人的基因中绝大多数是无表达的,也就是在遗传着,但却没有实际的遗传反应,其中仅有百分之几能提供遗传表达罢了。

基因是双链条螺旋形的,就像一个麻花一样,每自我复制一遍,这个麻花就要重新拧开,通过转录DNA的工作复制出一个全新的基因链条,基因螺旋打开后就要重新回到螺旋形的状态,因为这是最节省空间、遭受外力损伤最小的一个结构,回归螺旋状态后,在两个链条的头上就会有一个端粒酶负责上锁,以保护基因的完整。

理论上,基因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可是这个负责上锁的家伙就没那么幸运了,它不会无限使用,每次打开都会有相应磨损消耗。

一个正常的端粒只能完成大约五十次左右的使用,每次细胞分裂的周期大概是两到四年,按照每次基因复制和端粒消耗来算,一个人活到一百二十至一百二十五岁左右就会出现端粒失效,基因出现融合、降解、合并等现象,彻底无法复制,从而导致机体得不到修复,老死的局面就会来临。

上一篇:三研《普门品》【215】∣学佛要顺应时代的脚步
下一篇:三研《普门品》【217】∣换以大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