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三研《普门品》【49】∣检验“闻”的成果的标准

  • 三研《普门品》【49】∣检验“闻”的成果的标准

音频在线听

 

【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如何能做到真正地“闻是观世音菩萨”?

恐怕这一部《普门品》都不一定能完美解释这个问题。

《普门品》都在说菩萨的“用”,菩萨为什么能实现这个“用”?

若我们理解了这一层,菩萨不仅能实现这些“用”,菩萨还能解决经文里没提到的问题,推而广之,一法入一切法,就进了华严境界了。

到这个境界就微妙了!

就如佛菩萨常常说的,要说这个事情那可穷劫不尽了,用多少时间都说不完了,这一对比,经文为我们罗列的一些情况也仅是简单的举例,并不是全部。

所以,我不喜欢上来就说《普门品》讲观世音菩萨解除三灾、灭七苦、除八难的,说这些好像有点固化了菩萨的大德能,仅是在兜里随便翻出两个例子罢了,不是全部啊。

 

“闻”有能闻和所闻两个方向,简单说这句里的能闻当然是我们,而被闻的是观世音菩萨,明显省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难道我们就是闻了观世音菩萨就完毕了?

到底闻了菩萨的什么,才叫闻到了菩萨?

粗浅的理解就是听闻到菩萨的圣号,这个前文已经否了,不是那么简单的。

 

比如,有人想求子,去各个医院,用了各种手段,没结果,他没听过观音菩萨的圣号吗?不知道有求子观音一说吗?

可能不知道。

虽然听闻了观音菩萨的圣号,却不知道观音菩萨能做到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个就是没“闻”对。

比如,我也常常说,解决梦魇最快的是观音圣号,不是其他的咒啊,或者圣号的,这里不是要对比佛菩萨的功德道力,而是说观音菩萨的救度有侧重解决罗刹鬼难,针对这类问题很有力量,所以再遇到梦魇知道要念观音了,这就是“闻”到了观音菩萨的一个部分功用。

读经就是要丰富这些案例和理解,知道观音菩萨万能,这应该算是“闻”到了。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否真正落实称念祈求观音帮助,这是对 “闻”的成果的检验。

你“闻”得扎实不扎实、“闻”得对不对、是不是装模作样糊弄人的?

现在人嘴上功夫很好,比如我是键盘侠一样,拿上键盘就好像自己很厉害一样,这有什么用啊?

事情来了、烦恼来了、困难来了、危机来了、厄逆来了,能不能想起念观音菩萨求帮忙、求加持?

这些看着很不好的事情,直接就是考试,考我们对菩萨的信心坚固与否。

坚固,就不可思议了,恶死横死都不会遭遇的,想一想都美得不要不要的,抓得到才行啊。

 

“闻”是一个先决条件,然后被闻是观音菩萨能救诸苦、解众难、除众急、救众需,这些统统是被闻的部分。

检验“闻”的一个标准就是你能否做到一心称念。

没有事情的时候,我们或许还能念一念,但是事情来了,越是大的事情、急难危重的事件,可能自己就先乱了,早把观音忘脑后了。

关键时候能想起念菩萨,这是不容易的;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呢?就更不容易了。

 

关乎到个人的利益得失,很难心不计较,所以前期铺垫的内容是要认识这个世界:

要理解世间种种尘相都是虚妄不真实的,要知道世间万物乃至我们的色身躯命都将败坏,要知道世间不可久住,没有常驻不灭的东西,这些苦、空、无常、无我的基础理念就要起作用了。

如果基础理念没有,事情来了,尤其是关乎个人利益的,肯定心乱了,还能想起念圣号吗?能做到一心称名了吗?

 

学佛的种种利益,最后的一个关口就是破生死观,在修禅里也有这一部分,破了生死观,把生死置之度外,全然不顾,你就要上层面了。

可是这个提法在现在的社会,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和冲突,为了减少对佛教的批判,我们也应该尽量少提这些部分。

 

事事练心到底练的什么?在其中到底能突破什么层面的束缚捆绑?佛法的微妙就在其中了。

你破了什么层面的束缚,就得到什么层面的自由;你破不了什么层面的束缚,就要接受这个层面的捆绑。生死相同,轮回一同,六道类似,九法界一如。

上一篇:三研《普门品》【48】∣闻的背后是真信
下一篇:三研《普门品》【50】∣称名方法的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