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菩提路上的“三乘法”

  • 菩提路上的“三乘法”

音频在线听

 

同修:人间天老师,在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与尽量保持每一声佛号没有杂念,二者如何区分和取舍?或是都不考虑这两个问题,只需要管好每一声佛号,心耳口都到就行呢?

老师:你提到的这三个方向,一是念佛境界达到一心不乱,二是以佛号对治妄想,三是念好每一声圣号。

这三个方向其实都是一个路子,优劣如何,是否有必要去分辨?

想达到念佛一心不乱,必然要摄受妄想,而古德推崇的清晰念佛就是摄受妄想的方法。

你的问题应该是问了一个问题的三个过程。

 我们怎么念圣号?这是一个较为庞大的话题。

抛除你提到的那三个方向,我们以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心念、什么样的思维去念圣号?

因为内容较为庞杂,所以我们从结果反推,也就是从通过念圣号要获得什么受用为出发点,反推对应的手段、方法、心态、思维,这样就简单许多。

 

我常常问大家“你为什么学佛、你为什么念佛”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希望大家明确清晰想要的结果,以便寻找到最优的路线。

如果“为什么念、为什么学”都不能清晰,走什么路、用什么方法、以什么心法,就肯定会云山雾罩、懵得很了。

把实修的内容算在之外,不去追求实修的种种受用、境界、能力,我们念佛学佛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个答案,估计就是千人千面的了,佛法的法门林立、手段方法众多,可谓佛法稠林。

很多所谓学佛人对学佛能如何、会如何、可以如何?还缺乏基础认知与了解,一问之下都是懵懵的,不知道要如何回答,不清楚要如何思维整理,这是缺乏深入学习导致结果的盲目。

 

佛演一乘法,因众生心而成三乘,借助三乘的分法简单阐述一下念佛学佛的目的。

一、“人天乘”就是求人天福报。

我要得什么利益、得什么好处,度过些厄逆、求些顺遂!人天乘的利益普遍是有漏有尽的,是目标很清晰,但心量很狭小、格局不高的。

所谓学佛人里,几乎绝大多数人是在求人天利益,这些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弟子,不能算是正经靠谱的学佛人,最多算一个佛教知识爱好者罢了。

而这群绝对多数的所谓学佛人,虽然求人天福报,但可能会在某一刻明白:人天福报的利益终究有漏有尽,求了再多的人天利益,就算完全拿到手,还会有一天耗尽,重新又回到一穷二白的起点,这就是千辛万苦绕了挺大一个弯,终于又走回到了起点。

 

在这个觉醒过程中,十个人里很难有一个人看明白人天利益终有漏尽,所以大部分所谓学佛人,一直盘踞在求人天利益的高度,以此在念佛、学佛、求佛。

求的方法不对路,还有很多人求不到人天利益,导致他们只有几年的学佛寿命,几年的热情耗尽,就没有福报继续再学了。

求人天利益的学佛人,其稳定性极差,很难算做佛教的“铁粉”,不会死梆梆地钉在佛教里求利益,当他听到某些所谓法门模式可以有更多的利益,他就会跑去求那款。

这种墙头草式的学佛人也是大批地赶来、大批地走远、大批地充斥在学佛的各个领域里。

 

因此,不要拿方便当究竟。

虽然求人天利益也是佛菩萨认可的一个过渡阶段,但不能一直在过渡阶段,那样就误会了佛菩萨的美意了,还没走到小乘,最起码还不能算是一个正经靠谱的学佛人。

因为人天乘的不稳定性,心念行为的波动、乃至信仰志愿的背叛非常普遍。

 

 

二、“小乘”是要追求自我的解脱。

这个解脱高度是在出轮回上,这目标就不只是从一个苦难境界里解脱、从一个烦恼忧愁里解脱、从一个爱恨情仇里解脱,这些都是很明显的人天乘的痕迹了。

小乘要追求解脱生死,以此为出发的念佛学佛,目的就是为了脱生死、为出轮回了,但凡和这目标违背的,都没必要去关注。

小乘的专注度、排他性极强,但凡能达成的,拼命也要去做;但凡没关系的,完全不关心。

在很多人身上,能看到非常突出的专注度和排他性,这就是小乘人的典型特征。

 

通过学佛出轮回、了生死,这在实修里可以说很多方法手段,但若以持名念圣号的路子,达到出轮回的效果,就只有两个路线:

1、要么拿到念圣号的一心不乱、念佛三昧等等的境界,凭借此等境界,可以保妥出轮回。

2、要么放弃实修境界,只剩下投生净土的一个路子了。

也就是说,小乘念佛,若不能达到足够高的念佛境界,是不可能借此得出轮回的,那就要依靠求生净土来完成。

小乘求生净土的念法也不复杂,就是发愿念佛、真信切愿,这就足够了。

历代净土很多祖师在推荐这类内容,从实际上看是有效果的,可是并不理想,或者说和万修万人去的净土预言完全不搭。

 

小乘求生极乐也不容易,这是为什么?

我过去讲,极乐是大乘人的世界、是大乘的国度,小乘人想求生大乘人的国度,往往是要靠实修境界,而没办法靠心量心态。

小乘求生极乐,虽然方法很清晰,发愿念佛、真信切愿就足够了,可是往往很多人信得不真、愿得不切。

“信愿念佛”这四个字看上去极其明白、简单、清楚,可是你的信愿是否足够力量,是否能企及可以往生的标准?

这就是小乘往生的难度所在了。

 

小乘求生极乐的关键技术点就是:信和愿是否够力量?

往往古大德给出这等路线方案了,我们却不知道如何增加信力、如何激发愿力,从而扎实完成基础之基础。

因为信愿的基础不够,所以虽然我们知道信愿念佛,可是信愿都不得力,这就变成了“信愿行”三者里,只剩下一个行做了;如果行做又不给力,“信愿行”全部都是浮皮潦草,以此如何可生极乐?

这是小乘求生极乐的关键技术点——如何把信愿真实地做出来,而非一厢情愿地以为“我信我愿”,那是不行的。

你以为自己信,那是没经过考试、没经历引诱、没经历磨难,和“上学时学习的内容都会、考试却不能得满分”是一样的概念,你认为自己都会,这就是一厢情愿;考试没得满分,就是被一厢情愿打脸。

想一想,这个情况是不是在我们中较为普遍存在?

 

“三部走”就是针对小乘求生极乐、扎实信愿基础问题的解决方案。

要解决“信”不足的问题、解决“愿”不真的问题,从而把信愿梳理到一个勉强够看的高度;然后,辅助以念佛,让“信愿行”这三者综合水平能达到及格的效果。

从力量配比和产生效力的点来看“信愿行”,行做是靠最后的。

很多人把“信”列在首位,但我觉得还是“愿”要放在首位。因为“信”是宿世善根下的结果,不是一时半刻你就能抓握住的;“愿”则不同,愿是激发了,当下就可以受用,也可以有足够力量的,所以“愿”当列在第一。

你的愿清晰了、准确了、明白了,就算你不那么信,可以压制掉疑惑,就像“死马当活马医”是一样的,你不想马死掉,就算马已经不行了,也要去治疗一下,就算这个治疗手段太奇葩,你也会去试试。

 

因此,“信愿行”这三者,要以“愿”来盘活全局。

如果愿不够力、愿不真切、愿太飘渺,就需要“信”和“行”来补充。

可是自己都不想如何如何,你的信就能让你一直学着无聊的佛法吗?就能让你的行做多靠谱、多周正、多有威仪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激发愿,首当其冲,迫在眉睫,是解决小乘求生极乐的关键之关键,这部分内容说过很多,可以查看过去相关文件,以三部走、三位配合的内容为主。

 

 

三、大乘的路怎么走?

大乘的根本就是自度度他,在完成“自度”的同时,兼顾“度他”,而不是如小乘那样,只需要把我自己度了就可以。

大乘首先要讲的就不是方法论了,而是心态心量,你是否要去做“度他”的事情?

如果你没有这样打算,就算学纯粹的大乘法,也因为没想去利益、救度他人,而变成了小乘法。大、小乘的法就是一墙之隔,或者说就隔了一层窗户纸。

就这一层隔膜,分出大小来了。

在墙外,就是小乘;在屋外,就是小乘。你没想救度、利益他人,怎么能符合自度度他的大乘基础要求?

 

走大乘路就必须要搞明白一个事情:你和众生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是大乘入门的标志性问题,搞明白了,就可以任何行做不离大乘;搞不明白,就还会在小乘的格局模式里,很难拔得出来。

地藏经》里婆罗门女救母的例子,为什么就发了如此大的菩提之愿?就是因为搞明白自己和众生是什么关系了,才能如此发愿,也才能如此奉行不谬,也才能历无量劫初心不减。

佛教诸多经文里多次提到发菩提愿,但因为我们不依靠实修,没有实修的基础素养,没有实修的基础能力受用,就好像我想如此,可是没能力,挑不起这副重担。

这就形成了一个极大的矛盾,也裹挟了巨大的危险在其中:你发了菩提愿,可是你连自己都救不了,就不要说去救他了。

不能推进落实的菩提愿,就让自己深陷妄语口业之中——妄语欺瞒佛菩萨;妄语欺骗诸众生。许诺自己做不了的事情,这是不明智,是愚痴;然后以“空头支票”忽悠众生,又欺骗佛菩萨的感情。

这事想一想也挺刺激的,这人得傻到什么程度,能办出如此的事情来啊?!

 

怎么调和这矛盾,即不受其害,又不失其利?即不丢菩提之心,又能避免菩提大愿带来的反噬?

深入下去,全都是问题,全都是细节,因此很多内容的提法、很多细节的调整,必须要有,而不能再依靠老路子、依靠老的模式、依靠其他路子的指导,这根本就不行。

我们要以自度度他的心念佛、念圣号,如何落实?

如果我们只是求自我利益,这就是小乘。

如何在其中即求了自我利益,又不失兼顾他人利益?

这就是大乘,就是一墙之隔。

如果把自己和众生的关系理顺了,那么用什么方法手段实现自他利益的兼顾?群文件里众多的内容就可以对此有指导价值了。

 

心量心态调整完毕,加上合适的方法手段、细节的调整改变,从而完成自他兼顾、落实大乘的根本要求,从而在持念圣号的过程里完成这些。

这时,念的圣号就不再是追求境界、追求摄心、追求吐字清楚、听得清晰了。

由于时间的关系,很多东西没有展开。

若你能多看以往文件的内容、往昔的分享,对此会有查缺补漏、拾遗补缺的效果了。

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内容也不容易理解,但你不理解,也要多看几遍,这样才有机会在某一天,忽然发现你能看明白一些了。

说得有点多,你思维。

上一篇:要斩除学佛的傲慢
下一篇:善根、福德、因缘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