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观想与幻想的区别

  • 观想与幻想的区别

音频在线听

 

同修:老师,水纹念佛第一声佛号观水中间向外震动波纹,之后是连续向外观,还是重回原点观呢?

老师:随着你第二声佛号,重新开始。

同修:老师,可否讲讲观想与幻觉。我自小就喜欢幻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学佛后有些景象感觉是幻觉。

 

老师:“观”是可观察,是可重现,是可反复,可不断重演的。就像你看书或者看一张照片,看一个物件东西,第一次看和再次看,都是这个东西,没有改变,这是“观”,所观察的对象是客观可观察的。

“想”是主观投射。因为想是意识流的活动结果,而意识流的三大组成部分都是不可控的。极细意识流是八识范畴,没到菩萨位面没条件处理八识的问题;细意识流是七识范畴,属于我执这个层面的东西,没到舍弃我执的罗汉位,依然是没机会处理的;粗重的意识流是六识范畴,也就是意识层面的东西。

因为意识本身会随吸纳到的法尘而有种种反应,所以意识的升起是被动和杂乱无序的状态,需要足够的定力,才能约束意识的。一般水平的打坐,能约束意识,不去乱想,这就已经很好了。

 

意识虽然是杂乱无序的,但也不是无迹可寻,因为毕竟意识是意根吸纳法尘而形成的意识活动。如果不吸收法尘,则意根虽然不灭,但因为根尘不能对偶,使得不产生意识作用,从而实现约束意识的效果。这是打坐要低垂眼皮,要眼耳鼻舌身都向内,乃至都慢慢放弃感知的原因。这是掐断法尘入口的法子,这样做好了,人如木讷,叫他他也听不见,碰他他也没反应。

没有一大段呆如木鸡,痴痴傻傻如聋如痴的过程,想控制意识不起作用,那都是不现实的。不能控制意识,打坐就会非常辛苦艰难。所以有的人提出了一个念佛打坐的路子,身体在打坐,而把注意力投放到佛号上,也是个法子,若产生效果,当按念佛来算。

幻想就查无此人了,幻想对象失去了可观、可重复、能反复观察的可能,又不能找到意识流的活动轨迹。幻想往往根植于各种虚幻的理解之上的,就如五利使里的“进取见”、“戒进取见”一样。在一个错误的理解之上,再添加错误的理解,这就如《楞严经》提到的“头上安头”、“角上安角”、“妄上加妄”的结果了。

如何区分妄想与希望呢?

希望,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哪怕我现在努力达不到,但只要马不停蹄,躬行不辍,就可以有一天能达成,这是希望。而幻想,或者妄想,就是再怎么努力,都是不可能达到的。这类的妄想会对以后的修行产生极大的障碍。

 

同修:老师,刚刚持佛号,缓慢念佛,几声后就看到黑乎乎的通道,还有一大束一大束的光环,我没观也没想就感受到了,这是幻觉吗?

老师:先可以不去管,把你的注意力,都放在佛号本身上。对某些景象,是真是假,往往很多人总是很较真,一定要知道真假。恕我直言,这就是吃饱了撑着了。真了,能如何?假了,又如何?你看到了一副图像,真的,你又何得?假的,你又有什么损失呢?

同修:老师,感受的境界只要不执着就问题不大,对吧?我明白了老师,感恩。

老师:现在人的普遍硬伤是定力太差。所以在修行之初,学佛之初,或许很多人就可以有感受能力,这也可以理解是宿世修行的影响使然。但因为定力不足的缘故,很多东西,我们暂时没有能力去一探究竟,所以最安全稳妥的办法,当然是置之不理。如《金刚经》里提到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但如果当你能力好些了,定力强些了,你想获得智慧受用,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走“戒定慧”,走“观想”一路;一是“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一路。如果这两条路都走不通,就没智慧受用可得。你思维。

上一篇:清明祭祖报四恩
下一篇:业力影响的原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