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离苦得乐,开启慈悲的钥匙

  • 离苦得乐,开启慈悲的钥匙

音频在线听

 

学佛的过程并非是跑到桃花园里去摘花,琳琅满目、林林种种、应接不暇,这种浮在面上的感觉不能算是一个好现象。要深入,如果有条件一定要深入经文,就像大树必须要深扎根子一样。

不想深扎根,除非你根很深,不然如何成为大树?

用花盆能栽出大树吗?

需要不断被浇灌能是大树吗?

需要不断被照料能是大树吗?

诚然,这是有过程的,希望你们在正确的路上,有一天也会成为大树,乃至成为树王。

启动这个良性循环的关键点就是付出。

怎么付出呢?

树木释放水汽是付出,释放氧气是付出,结出果实是付出,为众生遮蔽风雨是付出,乃至最后腐朽倒地、腐烂成泥还是付出。

 

佛子付出的关键点在哪里?在慈悲心上。

慈悲心对大乘尤为重要,这是学佛的分水岭。

并非某个法门是大乘,某个法是大的,大小并非由法门决定,而是由驾驭者的心态、心量决定。

同样是念佛的净土法门,会被念出花样很多。就像同样是一张钱币,被用的花样很多。

钱会选择消费什么吗?钱花哪里,还是由使用者决定的。

法门也是如此,佛法依然如此。

你到底想干什么,这决定了这个可以买很多东西的钱,被用在了什么东西上;同理,学佛的过程中,我们到底在用什么心态、心量面对佛法、使用佛法呢?

 

慈悲心,这是大乘佛子的基础心态,慢慢扩大慈悲心,成就无量慈悲喜舍,这是大乘行者应该拥有的状态,成就四无量心是结果。

慈悲是起步过程,就像慈悲是小树,四无量心是大树,小树想成为大树的关键点在哪里?慢慢地扩大心量。

慈是上下关系,是能给予快乐的;

悲也是上下关系,是能拔出痛苦的。

如果我想慈悲某个人,可是他活得比我滋润、生活比我开心、身体比我健壮、家庭事业比我顺利,我在这些内容上怎么慈悲他?他慈悲我还差不多。

 

慈悲里有没有分别心?没有分别心就没有慈悲可言!

千万不要以为学佛,必须马上把分别心干掉。没了分别心,你的慈悲无地安放;没了分别心,你的慈悲心也就升不起来,也就不可能进入大乘领域了。这个事情就如此微妙——看上去是不好的东西,但是站在另一个角度,就可能是很好的事情。

同样,我们想慈悲他人,先要有能给予对方的东西,或者是对方没有的,或者严重匮乏的。

各位想一想:自己能以什么慈悲他人?这就因此而出现了有漏行和无漏行。

比如我去帮助某人吃了一餐饭,这是有漏行,这顿饭的帮助几个小时就没有了,这个帮助的利益也就漏光了,这种迅速漏光的帮助不究竟,因此并不值得倾力推荐和大力提倡。

先要能慈悲,再来探讨如何扩大慈悲,这是顺风顺水的过程。

 

 

慈悲的落脚点依然还是两个,如过去说过佛教救度众生的落脚点、出轮回的落脚点都是相同的,都是这两个:

离苦、得乐!

——你或者帮助对方离开痛苦,或者帮助对方获得快乐,除此两种没有其他了。

如何帮助对方离开痛苦?

又如何能让对方获得快乐?

是有漏的离苦,还是无漏的离苦?

是有尽的得乐,还是无尽的快乐?

 

这一展开就复杂了,出现了有的人好心办坏事,有的人无心做了好事,好事却成了坏事,坏事变成了好事。

对大众而言,离开痛苦是最容易为此付出努力的,所以佛陀早早就告诉我们:人道有种种痛苦,有八苦、有三苦等等;六道众生各有各的苦。别看天人潇洒自在,往往命终就落地狱去了,连自救的机会都没有,这也挺苦的。

抓住了离苦、得乐这两个落脚点,就可以帮助自己,也可以帮助他人获得对应的利乐。

我们发现了对方的痛苦,要以什么方法、手段去解除他的痛苦?要以什么真实的手段去落实帮助他人得乐?

这是各位要思维的,是我们在人世间的历练中必须要摸索明白的经验。

 

把这个系统弄明白了,就知道面对一个众生要如何去帮扶,是现在帮、还是让他吃一嘴石头后再帮?是他吃了很多苦再帮,还是撞了南墙再帮?其实这都没啥标准,只是对方是否真的觉得太苦,真的受不了了,这才是标准。

随缘救度并非是随我们和对方的宿世因缘,而是随对方的业缘。就像有的人学佛不努力,我常常说那是苦没吃够,吃苦还没到位罢了。苦吃够了,也就没啥脾气了,更没啥傲慢了,乱七八糟的妄想心也会死得七七八八了。

有很多学佛人,其实都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才撞进佛门的,所以各位思维这里的内容,不要白来一回,进宝山空手而归。

上一篇:如何打破生死轮回模式?
下一篇:做自己的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