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119)

  • 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119)

音频在线听

 

【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唯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上文提到从色究竟天分出两条岔路来,其中一条是走向了回心的大阿罗汉这里,另一条就走进了四空天,也就是无色界的四层天中。

其中第一类叫做空处,也就是空处天,因为在修行舍定,修得算是可以了,已经把这个舍心舍定修得小有成就了,就会觉得这个身实在是一种障碍,于是再用舍定把这个身的障碍销容入空,这一类就叫做空处了。

这层天的特点是从色界天进入过来,觉得这个色身实在是阻碍,于是用定的力量把色身也销掉了,这个色身怎么销呢?因为只要有对物相的执着,便会招感进入对应物相的境界中去,于是看住这个心,让心里连对物相的执着都不起,这样的话就不会招感新物相的牵引和招感,以这个看心死守念头的方法来做到销色入空的。

种种的阻碍也都能做到消融了,也做到无碍无灭的状态,只留下一个阿赖耶识,并且保留了一半的末那识的微细执着,这一类的情况叫做识处,也叫识处天,是四空天的第二层。

我们知道“识”应该是指六识八识的这个识,不是认识否的问题了。“识”就是分别的能力,是染污的,阿赖耶识又叫第八识,也叫含藏识,为什么是含藏呢?因为阿赖耶识是八识末那的根源,但是阿赖耶识的藏纳状态就像是一个仓库,你愿意装什么都行,至于是垃圾也好,是珍宝也好,仓库对这些物品是不分别的,所以从阿赖耶识的角度来说,里面藏纳的东西是没有善、恶、是、非的分别。

所以在阿赖耶识的角度,没有善恶分别,于是我们所做的一切的种种,芝麻绿豆一样的事情,阿赖耶识都会清晰地记录。这种记录就非常复杂,我们对外释放的某种行为,不断地被记录在阿赖耶识里,就会在阿赖耶识里藏纳更多的这个状态,于是就会在不自觉的时候,自动地释放这个习惯行为。

这还是没有涉及到他人,只是单方面的释放行为和藏纳行为。而如果涉及到第二方,乃至第三方的时候,阿赖耶识也会清晰地记录,这样的话,当某一个共业机缘成熟,某些人会被招感到同样的一个环境,或者做同样的一个事情、或者承受同一个果报。

在其中阿赖耶识的记录非常清晰,你和他是这样的业缘,阿赖耶识不分别善恶,你伤害我了,那么阿赖耶识就会记录我被你伤害的情况,并不会主动地去报复报仇;但是阿赖耶识不动手,末那识却会动手,因为他是主抓执着的,于是上源阿赖耶识,下托意识,这七识就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他自主地去报复,自主地去做讨债的事情。

于是最麻烦的不是阿赖耶识,而是末那的这种非常护犊子的自主功能,你这样对我,那么我也会如此对你;你对我好,那么我会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会对你不好;你伤害我,那么自然我就会去伤害你,这是末那识的工作。

末那的这个自我保护意思,虽然从出轮回的角度来说是巨大的阻碍,但是从轮回的角度、轮回的多样性、因果的牵引复杂上,都是从这个末那出来的。

到了无色界的第二层识处天了,他已经冲到阿赖耶识里去了,想用定力把阿赖耶识里记录的统统都扫掉,这个方法根本就不对。怎么可能实现这种功用呢?只能表现为把阿赖耶识里的微细意识流压制得不起不动的,就相当于缚住烦恼的那个功夫,只是缚住而非真正地根除,这就决定了,这个工作是不圆满的,是有漏的,当这个行为漏尽了,又会出现意识流的奔涌。

因为阿赖耶识是不分别的,是全景记录的,这个修行人知道了轮回的根源:就是阿赖耶识里不断地飘出的极其微细意识流(极其微细)。

这个意识流稍有不注意,就汇成了末那识的微细意识流(微细);而如果再不控制,末那的微细意识流就会再次汇聚促成六识的意识工作(正常),形成我们能观察到的心想、心念等等,这些粗暴地说,都是妄想杂念了。再向下就是“受”了,感受就更粗重了,一半在心上,一半在物上,不都全是意识流了。

上一篇: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 (118)
下一篇: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