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65)

  • 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65)

音频在线听

 

【彼服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劳类。】

“那种魇鬼投生为动物后成为服类,要去服务人来偿还债务,或者用他的皮毛身体来给人做衣服等等。他们的业债偿还完毕,也会投生到人道,但是在人的种种品质里,就会有一层辛劳的成分在其中。”

服伦很好理解:很多时候服役于人,由人驱使,以他的劳动来偿还业债。当业债被追讨得多了,超过了早些欠下的,他就会投生到人道来反征讨过分的债务。他成为人后,依然保持着服类的艰苦朴素任劳任怨的精神。

任劳任怨是很好的品德,但是在我本职内的事物,我是当仁不让要去做的,而如果超越了我的本职范围,是不是就要略微地说一些呢?为什么要分别这些?

我们看这“精研七趣”里面投生为人,投生为动物,都是因为讨债还债而来;于是每个人的种种遭遇,遇到的种种人事物,说直白些都是他还债或者讨债的形式过程;于是你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就对了,如果超越了本职,非要去管那些不相干的事情,就相当于你伸手去参与了别人的业债讨还了。这个事情是非常非常不好的。

我们知道当某个人遭遇某个事物,这是他应该承受的,而且是他必须承受的。如果他肯承担,但是无力承担,我们能帮能助,这是可以的;而如果他不肯承担,我们就算再去帮助,也无力回天。就像帮助他人也是一样的,我们在人世间行走,遇到行善的机缘,应该行善,但是依然要去观察,对方是否真的能承担这些。有的人非要自杀,他不管不顾地自杀,有的人千辛万苦地救他,或者为了救他而丢失了生命,各位怎么想的呢?这个人没有发出求救的信息,就像我们在苦难里,没有想着喊观音菩萨帮我离开痛苦,而是沉溺在痛苦里不肯自拔,那么就算观音菩萨站在他身边,也没有办法帮助的。

帮助永远都是双向的,于是我伸手给你,你伸手给我。如果只是一方面伸手,另一方不伸手不配合,这种形式就算形成了帮助,也只是一种变相的倾倒。所以不管是我们伸手主动帮助他人,还是他人主动伸手帮助我们,如果有一方不配合,效果都不会好。

人投生为人,在轮回里的主要任务,毋庸置疑就是讨债还债,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干扰这个。佛尚且不改定业,这个因果已经形成了,佛菩萨虽然能改,但是也不会去改变他。这是宇宙法则,大家要遵守这个法则出轮回,如果带头破坏就是断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根本命脉。教导大家要接受,要承受,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观察这些种种的受,直到观空、无我,通过这样一个绕圈圈的模式,才能让这个众生,自己改变自己的因果宿命。如果他本人怎么说都不动身,这是机缘不成熟,这是他的业债还没偿还完毕,这是他在轮回里的任务还没完成。

如果他轮回的任务没有完成,你让他觉醒,他不高兴。如过去常常说到:这个人非要下地狱,你拦着挡着不让他下地狱,这个行为在你看来是慈悲,却不是慈悲,而是在影响因果的法则。这个因果法则就是这样的,你不要去影响他,你可以追随他,然后找到规律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不要想着改变法则,如果非要改变法则,就会面临惩罚。

就像玩游戏,大家都在游戏规则下玩,你上去了,什么规则不规则,不管不顾的,大家想想这个人还能不能在这个游戏里存在,还能不能继续玩下去?显而易见,这个法则,你只有顺从的份,没有抵抗的份。若非要抵抗,无异于向天唾口水,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但是这都是轻的,如果你干扰了别人的因果,别人的业债就会转嫁到你头上。你能不能承担了这些?你是否做好准备去承担这些?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准备,那么就不要去瞎管闲事,所以在学佛最初,就是努力看好自己的心。

“普门救度”的三步走的回向大家知道了,几乎全部都是小回向,没有大回向,只有到第三步的时候,往生极乐的信愿都坚固不破后,并且已经差不多做到十念必得感应的状态,才可以兼顾做大回向,除此之外三步走都是小回向,为什么?可能你们没想理解,也没有想问过。这里有好多话要说,但是还是不说了,各位要仔细体会,乃至要深入地去思维,为什么不去那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知道也不问,行做中决定不可能清晰明白的,做得糊里糊涂的,结果乱七八糟也是正常的。如是因,如是果。

人勤快辛劳是很好的,肯吃亏,肯努力,肯吃苦这是好的。但是我们走到后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闲着没事干扰别人的因果。他们一干人等的因果早已经铺陈如此,只需要走下去就可以得到最适合的对待,这个时候,某个大神仙跳出来,非要瞎起慈悲心,干扰一下,这个人的小慈悲心是搅屎棍,坏了大事,他还不知道哦。

什么是众生的大事?

就是每个众生他们的机缘成熟。如果应该做的,应该承受的,应该努力的,都没有做到位,你强拉硬拽这慈悲吗?表面上拽了过来,实际上已经推了两把又踹了五脚了,所以不能这样做的。佛菩萨救度众生,是慈悲,是大慈大悲,是真正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但不是什么都救。

我们三部学佛的第二段功课《普门品》里三十二相怎么理解,如果理解不了,就应该对照《楞严经·二十五圣圆通》中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用这部来对照《普门品》。 一对照就知道三十二相是什么意思了,不是没有条件的,为什么观音菩萨显示佛身救度众生?是这个众生,应该以佛身救度,应该听闻成就为佛的法要,如果他自己的状态不到位,观音菩萨想帮,也是爱莫能助,各位听懂了吗?

所有众生自己的状态,是否能到位,这要看他们在各自的因果中是否真正地体悟到、是否真正地觉受到、是否真正地意识到,是否真正地吃这个因果吃到位了!如果因果没吃到位,也就是机缘不成熟,机缘不成熟三藏十二部都是一文不值的垃圾,所以这是大慈悲的问题,不是人世间的小慈悲。

我们思维一下佛是什么状态,佛的状态是面对广阔虚空,这虚空就是自己,于是虚空中的一切一切就是自己,只是不同的相、不同的想、不同的执着;而在佛来说没有空间,亦没有时间,所以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就如如不动地安住其中;只是某个地区的众生,机缘成熟,招感对应的反应。就像一个巨大的镜子,你是这样的,那么镜子就反映出这样的你来;而来个猫狗,镜子也一样不增加不减少地显示出个猫狗来。当这一切都走开,镜子也丝毫不留不滞。

为什么《普贤菩萨行愿品》里要请佛住世、要请转妙法之轮?如果不请,佛很难自己说,因为众生机缘才是关键,机缘成熟讲讲,机缘不成熟就不讲,讲什么的机缘成熟就讲什么。如此,在这样浩大的世界里,众生和众生间,在各种因果之中角逐着。其中的根本目的,无外乎就是伤了、痛了,升起厌离心;有了厌离心,可以学佛了,没有厌离心,佛法学来就是谈资。

不要试图去改变众生的因果,不要去想扭转因果,也不要去妄想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在你本职范围里的事情,你尽情去做;但是没有在你本职范围里的事情,你先别急着做。做好你的本职后再说其他,如果这个最基础的东西都做不了,你恨天无把,恨地无环,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要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去浪费自己的精力,更不要浪费众生的机缘,更不可以浪费众生得度的因果成熟的铺陈。

上一篇: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64)
下一篇: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