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念佛圆通略说【39】| 境界状态决定所学内容

  • 念佛圆通略说【39】| 境界状态决定所学内容

音频在线听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别人的超度都是念经,比如念《金刚经》、《一切如来秘密心》、《楼阁善住》、《佛顶尊胜陀罗尼》这四部唐朝最著名的度亡佛经,而善导大师的超度只是带大家绕佛,边绕佛边念佛,结果一句佛号一道佛光就把众生一个一个的超度走了,这让当时的唐朝僧人很不愉快,因为他没按套路出牌。

道理方法说来说去,归在一起其实这一句经文真的就已经说完了,你能不能保持离佛不远,这里根本没有要求你每次念佛都能看到佛陀尊容的强度,只是保持不远离,保持下去,这个加持就温温和和地到了,水慢慢地灌注下来,终有一天水满则溢,自然不用其他的什么方法了。

用方法可以怎么用呢?在什么地方用?在我们怎么离佛不远上,怎么绑架自己在佛法僧上,这里可以用方法。

我们说念佛是这样的方法,功课是这样的方法,思维经教义理也是这样的方法,只要每天都保持就对了。普门超度也是这样的,这里有方便法,但是究竟法就是这个持续加持不偏离、不散漫、不怠惰、不傲慢。

我们都懂得学佛的三无漏学,很多人都会说因戒得定、因定生慧,这是三无漏学。大家读《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就会知道这个说法不确切,严重地说这个说法会害人不浅,为什么?前面这个戒的标准是啥没有交代,基础的基础是什么没有交代就想得定、得智慧,可能就要绕弯路抛长线不钓鱼了。

《四种清净明诲》章前面很重要的一句是“摄心为戒”,因戒得定,因定得慧,这样三无漏学的起步标准是持级别很高的心戒,以这个戒为基础才能形成因戒得定的局面和因定得慧的结果。

大家真的要看佛经的原文,不要被截取的经文教义给弄成法执和所知障了。

心戒有多高?简单说一下,摄心为戒就是让自己的心不放逸、不乱跑,能真正地守住这个心,以这样的功夫得定必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个戒的功夫就很了得了。

在家人受最高的戒是在家菩萨戒,很多菩萨戒就已经上升到心戒的层面上了,已经不再说五戒十善的基础了。这些是执身不犯,就算可以十善里的意上有贪嗔痴,但是如果不形成事件也勉强可以算是守得住,而如果上升到心戒的水平,那个人吃东西你看到了心里一动,这个菩萨戒已经犯了。

早些说:“我在葫芦岛讲课,让很多人犯戒了,因为有人受了菩萨戒,40里范围内有法会,受菩萨戒的菩萨要到场去做影响众的。如果不去做影响众,他不知道,那是没啥的;知道了不去,他的菩萨戒就已经犯了,就已经没守住这个戒了。”菩萨戒是相当高的,守好菩萨戒才是勉强看住心,而摄心为戒已经是结果了,已经是能把心受摄了。

佛教的路其实不难走,难的是你要按次第走,不要越次第,不要越俎代庖,不要僭越超越当下的境界,或许表面上看起来是很棒很牛的事情,但这是后期没有进步、后期要退化、退后、退堕为代价的,这是任何一个佛菩萨都不希望看到的,同样我们作为同修也不希望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范围内。

这一句里强烈地强调了基础的不远离佛,做到这个了后面的东西才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看得懂了就会给自己一个期许,给自己一个敦促,给自己一个交代,要以某种形式的功课来帮助自己回到正轨上。

那天我和一位同修说:“为什么和我学的面对面的那些同修,以某明、某平、某容、某云为代表可以很快出状态?很简单就是前面的这个部分做得扎实,后面的东西自然很快速。”他们都没超半年就很牛了,这里没有鼓励的意思,只是顺便提醒一下所有同修,这个路你要自己走,不要看别人怎么样了,你也想沾光、想去问问怎么得的。怎么得的?我已经告诉你了,你去做就完了,别墨迹、别推脱、别给自己找借口,你给自己放假,谁也说不出什么,但是不工作就想拿工资是不是想得有点太美了?

职场上有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想家近、钱多、事少、人好,不要妄想你工作的地方能干很少的事情就得到可观的钱,而且人都很好相处,想都不要想。这样的话起码不会有大失望,你为什么失望?因为你给予了错误的希望,不是太高的希望,高希望或许可以达成,但是错误的希望是不可能达成的,只能等着从高处摔下来,把自己的心摔得碎碎的。

学佛也是这样,不要想着什么都不做就一切水到渠成,你老大贵姓啊?阿难为什么遭遇摩登伽难?不就是这样想的吗?想自己是佛陀最小的堂弟,佛陀最怜惜自己了,不用像其他罗汉那样辛苦修持,等机缘合适佛陀就会随便给一个三昧正定,结果呢?摩登伽女的妈拿了一个小小的咒就把他捆了,动弹不得啊,没有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去救,阿难就废了。

某成、某滨问我:“为什么面对面的同修那么快,而我们却那么慢?”

我说:“不是你们慢、他们快的问题,而是网络课程没有办法很协调,讲的这些内容几乎都是基础内容,没有办法深入到上一层面。而面对面不同,可以看机缘深入一下,所以有的同修看我分享的内容觉得太简单了,而且很多基础的部分,可以说强调了很多遍,但是为什么还无法进入上一层呢?这要看大家的了。”

三年不断地分享下来,内容深度已经在加深了,但是还不够深。有的时候佛陀的义理就是那样的,想拿言语文字去描述就非常难,总要找些例子去说下,《法华经》说到讲例子的重要性:一切有智者,当以譬喻得度。而网络课程深入不到这里,说个例子马上就会有人问这个例子是哪里来的,哪位法师在哪部经文中来的,义理如何。

这句经文是开悟的一条明线,想真正地实现学佛的心开,你们一定要把握好这条明线,而暗线今天的部分已经和大家简单地阐释了,希望你们能在今天分享的部分中知道每天我要做些什么、这样做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而不要茫然,更不要人云亦云。说这个经好马上就跑去读,那个咒好马上就去持。

过去说过一个例子:人早晚都应该吃面条、吃馒头的,但是给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吃馒头,那就是杀他,因为这是越次第,超越了他接受的范畴;学佛亦是这样,你现在的境界状态决定了你应该去学什么,而不是你想学什么,这个道理希望大家明白。

我曾和一个认识很久的人说:“不要再坚持你的见解了,你已经因为这些虚妄的、自以为是的见解困在轮回里很久了,还想在这里混,就坚持你所谓的我认为这样是对的,如果不想再混轮回了,就回到佛陀的教诲中来,而不要抱自己的习气,拿自己的脸和六道赌博。”

上一篇:念佛圆通略说【38】| 去佛不远
下一篇:念佛圆通略说【40】| 往生愿放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