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一转入圣

  • 一转入圣

音频在线听

 

同修:老师,什么是轮回的底层逻辑,是满愿吗?这个底层逻辑和之前的内驱力提法是类似意思吗?

轮回的主导法则是愿业交杂?现在主要是业力主导着?

 

老师:底层逻辑如根本意图或者根本框架。你再试试?

 

同修:轮回的根本意图是捞人、救人来了,对吗?

 

老师:想想:如果是捞人,即有被捞的对象;那么,被捞的对象又是由什么底层逻辑而入轮回的呢?

 

同修:被捞的对象入轮回的根本意图也是为捞人吧。

完了,老师,感觉这思考进入死循环了。

 

老师:不能说完全不对。在某些层面是如此的,但不是覆盖到全部范畴、算无遗策、都如此的。

 

同修:嗯嗯。那入轮回的根本意图到底是什么呢?我为啥就来了呢?

 

老师:我换个角度说说?

 

同修:好的好的。

 

老师:我常常问:“学仏的目的是什么?”

2020年,十余人的回答中,仅有一位回答说:“学仏的目的是成仏。”当然,这可以是较为长远的目标,或者对某些人来说这是终极目标,而在此目标之前,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小目标、被分解出的阶段性目标。

2021年,也问过相关问题,答案是四个字:究竟涅槃。因为“究竟”二字颇有深意,也不便敞开了做科普内容,只是以成仏作为目标来说,如何是成仏?怎么才能成仏?到底为此要做什么?可能,这类问题每每问起,千万人中会有千万个答案。

如常出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只达到阿罗汉的正觉,其能力被视作相似仏,只得其便,而不得其实;达到菩萨的等觉,觉与仏齐,虽然已经无限接近于仏了,但还有差距,还没有达到真正、究竟的无上。故,正等正觉虽然已经非常难得、非常嚣张、非常接近了,但还不是,还没到,还有距离。

 

这个“无上”到底是什么?换一个圆满法身的提法。

五分法身是戒分、定分、慧分、解脱分、解脱知见分。圆满五分法身是达到这五分的棚顶,而不是摸地板;摸地板是“这个我能涉及,那个我能够着”,和“无上”差距不小。

戒定慧这三分法身是一个硬性的指标,不是相似性的、差不多就行的。所谓硬性指标,就像在楞严会中仏对阿难说:这二十五法门自己皆悉修过、走通。这就是在“定”这部分圆满的体现。如果还有缺损,还有什么法门没修过、没疏浚通达过,在定这部分法身上,离圆满还有距离,自然与无上就有距离。

在“戒”的法身部分,我们姑且不提达到什么位面能触碰一品法身,不说那么低级的阶段。仏的戒是什么戒?仏在持守的戒是什么戒?如楞严里提到:菩萨要修心戒,在《四种清净明诲》部分有阐述。心戒比菩萨戒还要高,因为菩萨戒有不少在戒条、行为范围,距心戒还有不少路程,在世间修行达到菩萨戒不算最高,再高可以触碰的是心戒。知道仅限知道,能不能持守,这都是巨大的问题。仏的戒又是什么?如果非要给个名词那就是仏戒,戒律做到头,做到圆满就是了。但对现在的所谓修行人来说,这都是巨大的问号,一脑袋黑线一样的话题。

“般若智慧”,这事我们也就只剩下望其项背的份。经文里提到的智慧很多,各种各样的智慧我也不甚爱说,乃至名词都不乐意重复,觉得连做个科普的必要都没有。在般若智慧部分,依然要达到圆满,达到无上。我们在般若智慧上一分没一分、一毛没一毛,说仏的无上智慧都是什么,坐井说天罢了。

这三个部分的法身圆满无上了,只是达到了硬件标准,还有解脱分和解脱知见分。

相关解脱部分的法身来说,用最粗暴的方式理解就是:他能解决自己所有的困惑、迷障、险难、烦恼,真正实现纯粹的、完整的、无漏的自我解脱。

解脱知见部分的法身,就关乎到对解脱这个事情的理解、认知、看法、态度。“知见”这个词,在很漫长的路程里,都不是光明正大的褒义词,说某某人有其知见,有贬义在其中,是说这个人顽固不化,不接受新事物,不能学习新的技术,固化严重。

在“解脱知见”这个组合里,还原了“知见”的本意就是态度、看法、对策等等。对某个事情你可以有看法,你可以有自己的态度,但仏把知见用在解脱上,不是针对自我的解脱,而是要针对大众的解脱,对大众的解脱有些什么看法、有些什么谋划、有些什么态度。

故,从五分法身的解脱分、解脱知见分来看:那些连自他怎么解脱、怎么寻求解脱都不清晰的修行人,此时距五分法身的距离就不是一般般的遥远了。

戒定慧只是硬性标准,就算拿到般若智慧也不等于就拿到解脱,这就是修行的困难所在。而不少人以为有了般若就有了解脱,这事可以如此理解,顺推:有了般若,寻求解脱会容易许多;但没有般若,想寻求解脱,就难得很。所以,过去有那样的话:“智慧不显,离道尚远。”

解脱知见,是对大众解脱的看法、态度。如《悲华经》里五百大愿,如《无量寿经》里四十八愿,如《药师经》里十二大愿,如此类推,这些愿都有一些共同特征,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己已经可以做到的。比如某世界勾画场景,要什么样的树木、花果、飞鸟、走兽,要什么样的楼台、观院、道路、殿堂等等。二是自己暂时没做到,但有能力做到,允诺于后的。

就像《地藏经·称佛名号品》里被称扬的如来圣号,为什么念此圣号可得某某受用、功能?这部分就是彼仏有能力做到的事,你若契合其标准、达到其门槛要求,就可以激活彼仏的工作,受用这些利益。这类事就如阿弥陀诸愿中对大众接引部分:某众生在仏发愿时虽然没有往生,但满足标准,仏可以接引其往生,这是仏能完成的,所以允诺如此。

为什么仏的愿基本都是这样的,而和诸菩萨的愿有很大差异?可以粗暴说,诸仏的愿就是直观、清晰展现了他的解脱知见分,且这个解脱知见达到无上圆满!也就是怎么面对众生解脱的部分,怎么解决、怎么看待、怎么谋划众生解脱的部分。这个部分圆满才是解脱知见分法身的圆满;若这个部分达不到,距无上圆满那就不知道要差多少了。

如世尊彼时被歌利王切割身体,后有愿言:若我成就,先当度你。其后示现成就时,彼时五比丘已经离他而去,身边最近处还有牧羊女,世尊马上去找五比丘,且在面对五比丘时,还是最先令乔陈如证果,而非其他四位。若他没有这样的能力,做不到这样的事,彼时对歌利王的愿就落空了,那么他就不应成仏。同样,在弥陀诸愿中也如此描述:若不能如此,终不取菩提。对仏而言,示现成就就是一个圆满宿愿的过程;若不能圆满宿愿,则不应成仏。这样反推就应理解:诸仏以宿愿度生,而不是秉承随性的发心,更不可能遇到什么事随便再发全新的愿。

宿愿包括的、囊括的皆悉圆满,或者都能做到,这就具备了成仏的基本条件,余下就是国土、受众等等外部条件是否具足的细节了。如法华里龙女示现成仏,到南方无垢世界去了。彼时她成仏的内部条件具足了,但外部条件不具足,所以,这个举动是为法作证,但略显仓促。果然经文有说:他没能给无垢世界的相关受众做科普,而是面对许多世界的众生在做宣讲;再直白点就是:无垢世界的众生还没有准备好听闻的机缘,而这些都需要他去铺垫、运筹、推进,这都在宿愿里,随取愿而有不同。

说到此处,各位就应该明白:原来是这样才成仏的!那么宿愿都包括什么,就直接等于在成仏时,要么就已经做完了对应内容,要么就是必须具备可以完成的能力。

梳理到此处,问题就出现了:我们的宿愿是啥?我们过去允诺过他人的某些事是否做到了,或者有能力做到了呢?这样就明白“戒”是啥意思了,为什么戒律从低向高更着重发心。

 

 

《维摩诘经》里有那样的论述:“菩萨病是愿力病,众生病是业力病。”维摩诘又说:“因为众生有病,所以自己才有病。”什么意思?又说:“众生是有病的菩萨,菩萨是没病的众生。”从这里就直接推出:我们堕于轮回、驰骋无量世界,要么是愿力病,愿力没有满足;要么是业力病,业力没有消除。借此再进一步,就出现了业力等于愿力的公式,那些消解的业力等于圆满的愿力,那些没有圆满的愿力等于有待消减的业力。

诸大菩萨的愿还有其暂时不能做到的部分,或者还有其暂时不具备的部分,若都能做到,则可成仏了。这样就出现另外一个隐密的部分,我们可以在经文里看到:某菩萨的愿还没有涉及到彼菩萨准备成仏时的根本宿愿,也就是说,很多菩萨发的愿不涉及成仏的,这是方便慈悲使然,是用心于引导大众。

这与等觉菩萨的两个来源(顺逆交汇与此)是有关系的。那些如来逆流到等觉的,自然不急于成仏;而那些众生顺流到等觉的,会一路直进到仏位方休。如来逆流到等觉示现的菩萨,他们发的愿就更具有参考价值,因为那是在曾经以仏的视角推演、观察后再发的愿,像错题本、重点题型一样的精华所在。

这些逆流大菩萨们的愿又有什么标志性特征?不急成仏,这是一个。但多数会沉入到某个环节、某个侧重领域,或者完成某些棘手的任务。如果按未消之业等于未满之愿、已消之业等于已满之愿、业力等于愿力的公式来看,这一下就都明朗了。

诚如经言:“若非神力,即需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至。”轮回也好,六道也好,十法界也好,非此二事,终不能至,所有世界国土众生业道两大类投生模式:业力模式,神力模式。

业力模式即共业招感模式,彼处大众共业何等,我也如此,自有机会招感投生;而神力模式,非愿不能至。如净土往生非愿不至,无愿则不能往生。愿若假杂乱错,依此神力,即果报假杂错乱,终与往生无缘。

推演至此,即可理解弥陀本愿,依然要靠如来神力摄受大众,此神力即是如来宿愿、本愿,而如来有能力完成、圆满宿愿,即等于如来神力摄受众生往生是依愿得成。此有仏愿,亦需受众乐愿,二愿弥合,主从二者神力弥合,完成山海跨越、三辈跳脱、三根普被的往生效果。

借此来说,一切有情众生轮回流转,不外在寻找圆满本愿的机会,不外是在消减累劫宿业,故过去说:“消业是王道。”此深意即在此处。因为,此业非是我们理解的恶业、善业、不记业,而是你累劫丢下的身口意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不断地规范下,最后合并为根本宿愿,也就贴在解脱知见上,即:学仏从消业起,亦从消业终;起于离苦得乐有情之心,终于如来如如之境。

漫长菩提路里,菩萨在做什么?就是规范自己的宿愿过程,把自己的宿愿和宿业都合并在解脱知见里,借由解脱知见完成愿、业的合一。因此,我们就能理解,没有入菩萨道就是外道,没有发菩提心终是弃儿,因为菩提之路对身口意的规范、对业愿的规范,就是在不断贴近和重塑解脱知见,待解脱知见形成,达到无上圆满,即如《无量寿经》里梵志两次发愿一般:

第一次发愿,虽有菩提之念,实无内涵,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彼佛问言:“汝之国土,汝应自摄。”

法藏答:“斯意宏深。”我不会,不会可以学,于是游学、参观、补充细节,从二百一十亿国土优中选优,帮助他完善手段、方法。

第二次发愿,即已呈现四十八愿之貌,厘清并规范了宿愿,给出解题思路,给出解决方案。这样的愿,只待内部、外部条件具足,成仏即是转身一念。

十法界若粗暴分,在基于有情自然反射的发心范畴是混乱、涣散的。如《悲华经》里轮王及千子先前的愿一般,结果驴胎马腹、血肉模糊、不断殒命、不断被匝食血肉;待被规范到菩提愿后,再次发愿,就呈现了法界诸圣的弘大场景。

为什么两次愿结果不同?因为先前的愿混乱嘈杂、不入流、不在正路,再怎么机缘殊胜,也是终究漏尽,等于空转流年。

如此就可以理解文殊的大愿:不管什么来源、什么渠道、什么状态,愿你与我有缘,发菩提之心。他不是把目标定在救度众生上,而是把目标定在帮助众生发菩提心上,只要达到这个事,于后没了下文,因为于后在菩提路上,被规范了发心及愿念,规范了宿愿也就等于直路菩提涅槃了。

若看懂了这一大块儿,也就能懂一个正确的愿念多重要了,虽然可能不很关键,但却可以在正路上不断获取扶持。如地藏所言:“一路以来,蒙如来提携接引,才有如今之种种。”如来为什么要提携、接引他呢?因为,他在这条路上的心念坚定,满足如来护持的标准。

为什么有众生一蹲不起呢?若非业力,即是神力。是自己愿意把腿蹲麻,还是他的某些愿念给自己画地为牢、被囚困于此呢?如此时的你我被囚困于此娑婆,是愿力使然,还是业力使然呢?是有了愿力病的菩萨,还是有了业力病的众生呢?是抛射了无量杂染、贪爱的愿念,还是集束规范于菩提正路之宿愿、本愿呢?

故,有病的众生是有病的菩萨。

故,一切众生是有或没病的菩萨。

你愿做一个有病的菩萨,还是有病的众生呢?若想做没病的众生、没病的菩萨,即应解决菩萨之愿力病和众生的业力病,非此二事,终不能至。

若愿力等于业力,在抛弃杂染愿念并规范在宿愿、本愿后,圆满此宿愿、本愿,即是成仏之正因。借此,若杂染愿念可以直接转化为菩提本愿,则一转入圣,这就是能否契入圣流的关键性技术手段。

如之前说:“所谓慈悲,所谓菩提,是仏给菩萨度众生的一个借口。”我们借用并翻新一下:所谓消业、所谓培福,是给自己一个绕不开的度众生的理由!

至于你的问题,或应在此有答案吧。

如上,自取。

 

人间天于幻海迷局

2022.3.19

上一篇:简说杂乱垢心
下一篇:由驼背圣者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