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三研《普门品》【69】∣水灾袭扰源于贪

  • 三研《普门品》【69】∣水灾袭扰源于贪

音频在线听

\

 

【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如果被大水淹没,因为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缘故,就会遇到浅处,从而获得安全。”

这句是第二句分说,句子的结构同第一句分说类似。

离水灾是佛陀解释观世音得名的第二个分说。

 

我们为什么会被水灾袭扰?

是贪心的缘故,贪心分很多种,从被贪的内容来说,我总结大体分为名、利、益三块。

贪名,希望自己的名字被更多人听闻到,希望自己能被更多人认可,这里有一种自卑心。

菩萨贪名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因为菩萨希望通过名号的方式传递和延伸救度的触角,在某个阶段是需要构建名望的,如大长者有一个标准就是名达,你的名字应该是被大众听闻的,如果大众不知道你这个人,说自己是长者就不合适。

现在很多人贪出名,目的不是帮助大众,而是因为贪利的心,现在的社会风气确实如此,名气大,等于利益大。

有的平台网站就要雇水军刷点击量,然后可以拿这个点击量去谈广告,厂家看到点击量很高,理所当然地认为浏览量多,在这个地方打广告的广告效应会好,所以会投钱做广告。

众所周知,名星的广告费用更高,对他们而言,出名就等于财富。

贪钱财利益这是非常普遍的,毕竟更多的利益都可以通过钱的这个硬通货去衡量,仅有很少的一部分利益是不能用钱衡量的,所以不能用钱衡量的利益往往是不容易被人接受、不被人理解的,比如学佛的利益,是没办法拿钱衡量的,理解其中的利益就很难。

 

益是喜欢。

这个喜欢可能不包括名、不包括利,是单纯的喜欢。

比如,有人跳广场舞,他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健身,这是有利在其中的;如果他非常喜欢,就算没有利益也会干,往往这三者复合存在更多一点,不管是贪名气、贪钱财利益、还是贪图喜欢,都是贪的一种表现形式,展现在外分为身口意;或者贪身的种种感受,贪口的种种,贪意的种种。

比如,贪在身,会有贪杀盗淫,就可以有贪衣食住行的种种表现,喜欢这样的衣服、那样的鞋子、这样的配饰、那样的装扮,把这种贪对内释放在自我身上,对外释放在他人周遭,比如看到某人不是自己喜欢的状态就会厌恶,这也是一种贪;比如喜欢某种面料材质也是一种贪。

贪,再深一层就是分别执著,发现贪,就会在里面发现分别和执著,再深一步就会发现妄想。

比如:某人喜欢红色的衣服,这红色是分别来的,衣服的样貌等等还是要靠分别,没有分别怎么确定这个是红色?没有分别怎么确定这块布是衣服、不是拖布呢?

分别完毕,强烈的执著登场,这样的好、那样的不好。

存在即是合理的,从因果角度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因和缘,不会摆脱因缘孤立出现,不考虑这个因素,一味地执著分别就是妄想愚痴。

 

贪在口也可以分得很多——

贪吃喝、贪口腹,这是贪;贪图牙尖嘴利,还是贪;有的人习气很坚固,有的话不说他憋得难受,非得说出来才痛快,他是痛快了,说那东西没啥用,对别人来说就是负面能量,谁甘心当你无偿垃圾桶呢?有时别人言语不合适了,他要怼对方,言语的冲突,喜欢言语暴力,这都是贪心落在口业上了。

口业分:妄语,说假话;绮语,没用的废话,花哨不实的戏论;恶口,咒骂人,言语恶意太重;二舌,挑拨离间,两面三刀的。

 

贪在意就表现得很隐秘了——

我喜欢这样的东西,如果表现得不合适,就不开心了,可能不会表达在言语和行为上,但是内心里纵横计较很久。

就像很多人贪图顺遂、希望顺利、喜欢东成西就的,好像这娑婆是你家开的小卖部,想拿点什么就随便一样,这是不合适的,这是妄想在作祟,也是执著分别在其中鼓荡使然。

上一篇:三研《普门品》【68】∣什么是真正的随缘
下一篇:三研《普门品》【70】∣十恶业都涉及到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