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灭尽经略说.29(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

  • 法灭尽经略说.29(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

音频在线听

 

【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

“有很多的比丘和大菩萨们,还有非常非常多的各类众生,都来到了佛陀所处的地方。”

无央数是没有数的意思,就是数量非常巨大、非常多,有的经文中也翻译为阿僧祗,阿僧祗就是无央数,没有办法计算的那么多的数字单位。

“比丘”,又叫“乞士”,“乞”就是乞讨的意思,乞讨什么呢?因为“比丘”不蓄养动物,也不种地,所以他的食物都是依靠乞讨而得,他的衣服用具也都是依靠乞讨而得,这个乞讨可不好做。“比丘”又叫“怖魔”、“破恶”,因为一个人出家后,要努力地修持自己,断除诸恶,奉行众善,世界上多了这样的人,魔就很害怕。

“比丘”的‘乞’就包括了上乞佛法以养法身慧命,下乞衣食而得自活。为什么要去讨饭?在古印度的出家人,很多都是大富人家,很多是大富长者,叫他们去乞讨,可真是不容易的。

就像有一天,一个人推开门,发现是一位曾经显赫一时的大人物来到了自己门前乞要自己吃剩下的食物,这太不可思议了。在古印度能出家是非常尊贵的事情,毕竟在婆罗门教中,能修行的人都是高贵的种姓。

那些低贱种姓只配去干辛苦繁重的活。当佛教形成后,敞开大门办学,不管是王子王孙,还是剃头的、赶车的,或者是苦力乃至挑大粪的都可以出家修行,这让当时其他派别的人非常不齿于此。因此我们知道为什么当时那么多的流弊和对佛教的污蔑了。

为什么要乞讨?因为要断除这个“我”,断除这个“小我”的执着。就像要饭这个事情,一个显赫一时的人,让他低头去做过去非常不屑的事情,这很难,所以“佛陀”为他们宣讲“忍辱”的重要,讲“我慢”的危害。

“菩萨”,全称“菩提萨埵”。“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众生,“菩萨”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菩萨”亦是能使有情众生觉悟的圣人。

“广义菩萨”就是指觉悟的有情众生,广分可以分为六十个阶段,或者五十五个阶段,或者五十二个阶段。

“狭义菩萨”是能使有情众生觉悟的圣人,可分为十二个阶段,是彻底的“登地菩萨”,有十地位,然后是“等觉”,觉悟等齐于佛,最后是“妙觉”,就是等着做佛一生补处的大菩萨。

圆教分五十二位,分别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五十二位,在《楞严经》中从金刚乾慧地开始,多了四个加行位,而去掉了妙觉成为五十五位菩提路。

这些不那么重要,大体和大家说下就是希望大家有个了解,别一听数字不一样就蒙了。我们知道修行要对治的是无明,无明有多少?有四十一重,也就是说有四十一个层次不同的无明,这个第一层从哪开始?

严格来说讨论到要破除无明,其中破除的第一品无明是要在十信位后,真正地进入到第一住位才可以说破除了一品无明。也就是说,到了一住位后,才能讨论我的这个心如何安住的问题,就像《金刚经》里“须菩提尊者”问如何安住?这个住是在经历了十个信位后才能讨论的。

上一篇:法灭尽经略说.28(如来三月当般涅盘)
下一篇:法灭尽经略说.30(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