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67)

  • 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67)

音频在线听

 
【彼休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明类。】
“那些投生到休征类的动物,他们做动物偿还业债,等偿还完毕了,投生到人道开始接受别人还债。说是接受别人还债这是轻的,一般正常表现是去讨债,这就是我们投生为人的真相了。他投生到人道后,在种种的品行里就多了一层“明”的部分。这类众生是因为贪见为罪,堕落到地狱和鬼道,因为见解上的错误,所以就算做鬼也喜欢分别这分别那。这类鬼是可以被符咒驱使的,哪里有人念咒画符了,把他们招感去了,也借由这样的因缘,得色身而成为鬼,所以这类鬼,喜欢分别。”
投生到休征类的动物是吉祥的征兆,喜欢报一些好事。这类动物投生为人,喜欢分别是非善恶的这个状态还存在。这个“明”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我们说的聪明,因为做鬼也好,做动物也好,他们的能量状态都算比较高,投生为人的基础状态也稍微高一点;另一种是对某些事情非要计较个是非对错,有人很聪明,很喜欢辩论,这类人叫做“世智辩聪”,也就是他拥有世间一些生活上的所谓聪明智慧,凭借这个和人辩论,这类人是八难之一,是八种最不容易学佛的人之一。
为什么他不容易学佛?
因为他接受的是,你得把我说明白了,我才能听一听,如果你不能把我说明白,我不会听。我们见过一类人非常奇怪,说是要听你讲讲,但是你一说话,他就开始打岔,这就是不打算听你说,但是又不直接说,遇到这样的人真没有办法说什么;你说佛法,他不懂,于是站在世间的角度,和你说人情。如果你转过来和他谈论人情的问题,他又会和你转,最后转到他擅长的领域,那就基本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每个人活在人世间,或者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是专家。但是你在某个领域专业,不代表你在其他领域一样也专业。就像世间的学问你懂这个,不代表也懂另一个。就算懂了好多,什么佛道医儒武都懂了,什么百家争鸣三教九流都懂了,但是肯定还有不懂的内容。学习也好,辩论也好,讨论问题这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站在一个共同的平台,而不能只站在你自己的平台。
有好多人很有趣:你说佛法,他和你说科学;你和他说科学,结果他又不懂,这个话题没有办法说了,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平台了,这就是话不投机了。这个世智辩聪的人,我们没有办法说得通他,不是佛法说不了,而是一个要在世间杂学上和他不相上下的人不好找;一个佛法和世间学能融合的人不好找;一个能融合又能表述清晰的人不好找;一个能表述清晰又不失佛法大意的人不好找;一个不失佛法大意又要有缘的人就更不好找了。
如上种种都要具备的话,这个人就更难找了,所以如果某个人已经是世智辩聪了,他真的可能得度的机缘甚微。不是佛菩萨不慈悲,而是他的邪见炽盛,这也就是为什么明类是因为贪见而堕鬼道的原因。这个邪见不除,做鬼的时候如此,做动物的时候依然如此,做人的时候还是这样。这个习气贯彻而来,时间越久,这种坚固习气就越顽固强烈。
我们知道佛法里说到要破“执着”,各个宗门教下都有种种破除的方法和套路,无外乎是借假修真,用一个假的修这个真的,用这个“假我”修那个“真我”。
有人说佛法就是骗人的,一伙人这样说,一伙人那样说,都不统一。是不统一吗?而是还不够融合罢了,还没有到一个统领圆通的状态,当然会有各个矛盾的结点。
如《楞严经》各种法门全部都有体现,各个宗门的修持纲领都在其中,确实除了这部《楞严经》还真不好找第二部。虽然经文里略偏禅宗,但是我们知道“二十五圣圆通”中有一明一暗的推荐:明的推荐文殊菩萨推荐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暗的推荐“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这两位大菩萨,都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肋士菩萨,各位还有矛盾吗?所以不管修什么法门,要回归极乐阿弥陀佛座下,这是归指了,也是这部经文非常神奇的地方。虽然文句里提极乐世界少之又少,但是完全统一高度、宽度、深度、圆融程度,是其他经文少有的。
如果这个人有点小聪明,这倒是不怕什么,因为在“精研七趣”里提到:想明斯聪,情幽斯钝。如果在五比五的“情想”比重下,“想”略微多点就会表现的略微聪明点;“情”占的多一点,那么就会表现的暗钝一些。所以这里说略微聪明一点,这没什么错,也正符合了明类众生基础状态稍高的情况。
世间有这样的传说,说投生的人,要在奈何桥上喝孟婆汤。喝了这个汤,前世的记忆就会没有了,喝得少的人或者没喝的人,就可以聪明或者记得前世的事情,那些喝得多的就会笨笨的。但是从学佛的角度来说,实在没有这样的情况。聪明与否,在“情想”比例上产生。能不能记得宿世的记忆,那是后世的贪爱执着深重不同。深重就把自性糊得严实一点,不那么深重就没糊那么严实,就会略微地松动点。遮蔽松动自然容易清除,而如果遮蔽得厚重,清除起来就辛苦点。所以当某人听说某类修持方法,大家修得快慢也会不同,这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我们遇到聪明的人怎么办?
想度化他,想慈悲帮助他,但是自己的力量很有限,要怎么办才能帮助他呢?这类聪明人,学习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如果遇到,给他学习材料让他自己学,反而比你讲给他要快很多。那么学习材料是什么?首先这里要尽量抛除各种经文,因为经文对一个刚刚接触的人、对一个还有种种分别、世间的种种执着的人来说,经文的义理不容易得到彰显。可以给他《心经》来震慑他的邪知邪见,并提供大德祖师的一些开示内容,这些开示简单直白,而且针对性强,说理清晰圆融,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不管是谁,如果厌离心起不来,佛法学不好的。这个聪明人也好,喜欢辨别是非,非要嚼一个明白的人也好,如果他能明白生死大事、死后有知、六道轮回、无常诸苦,他可以学佛;如果这些事情他不理解,也不愿接受,就只能随他去。度人一定要随缘,强求攀援都不是好事,机缘成熟一切都是顺水推舟,如果机缘不成熟,就像瓜还没熟非要摘来吃!

上一篇: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66)
下一篇: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