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52)

  • 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52)

音频在线听

 

【和精之鬼,和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应类。】

“和精之鬼,就是遇到天地精华灵气而成形体的魍魉鬼。他们喜欢害人,在他看来,这是他们正常的范围,不能说是害人,他们主观不这样认为。比如前段有同修问我:他的一个亲人,没有什么大恶,也很碌碌无为,死后会不会避免地狱的苦?我问他吃素吗?如果不吃素,说这个人没有什么大恶,这个话不合适。你一餐饭食要人命啊,要用动物的血肉来充食,你说没有干坏事?我不信这样的事情算是正常的,但世间人认为是正常的,这是我们基础认识里隐藏的错误成见。

就像宣化上人遇到修其他宗的出家人问:你吃素吗?如果对方答到:我还在吃肉。宣化就再也一句话不和对方说了,不会管在你自己的范围里有多高的名望,若你还吃肉,说自己是活佛,那就是活鬼,连个正常人都不能叫,何况其他?

投生动物的众生多是因为偿还业债,当然不都是和人偿还,还有动物和动物之间的业债。比如有人也是这样的,从鬼道出投生为人,因为要和人讨债还债,所以债务关系很可怕,恶缘是一种生死牵引,能牵引的不是缘的问题,而是因为够恶,所以够明显。在众多的业力情况中,这一条非常重,所以投生首先要考虑最重的那条,就像判罚犯人,几项罪过中,量刑多要参考最重的那条罪过来定。

恶缘是牵引,善缘亦是牵引,这里就要说到,世间的善恶为什么不能出轮回。如果你要出轮回,但是还欠债,你出轮回就要把这个欠下的偿还了;如果这个行善的人出不了轮回,他就要在世间接受他人偿还业债(接受还债)。如果你不接受,对方不能圆满,自己又没有足够的修持力量,还是出不了轮回。

你跑不出去,就要受身在六道,种种回馈自然由身而来,你必须承受,这是报身——受报之身,一个是接受回报,一个是给人回报。有人说得了人身是用来享受的,好容易投生为人了,得人身难啊,必得好好享乐,不然对不住这难得的色身。这个说法或许大家听过,这就是愚痴的怪话。

人身是酬还业债来的,不是什么享乐造业来的,如果把握得好,举身轻轻,业力甩得掉,那是自在,没有压力轻飘飘的;如果压力不懂得卸货,反而在不断地用自己的贪嗔痴,给自己填业力,这是恨自己不死,恨自己不下地狱。

这类魍魉鬼投生为动物就变成应类了。魍魉是认为自己很聪明,所以投生为动物也做了那种以为很聪明的蠢事。这应类很多是要搞迁徙的,比如鱼要回游到自己出生的地方产卵,这是应类;比如鸟一年四个季节,要度两个假,一个寒假一个暑假他都要度,不会等在这里和严寒酷暑相伴,那么那些没有度假的动物是不是就冻死热死了呢?

东北我们常常看得到燕子和麻雀,体形差不多,食性也差不多,但是一个是候鸟南北迁徙,一个就待在那里,也混得下去。所以这个应类就是迎合、应合的一类动物,应和季节的变迁,乃至应和人。

为什么动物会有这样的奇怪状态?为什么和人常常接触紧密?因为要还债,所以找到债权人,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找不到债权人,虽然空有还债的心,却没有办法偿还债务。有人听了会想,我要敞开吃敞开喝,我要接受他们偿还债务。这又是一个颠倒的蠢话,你懂了生死轮回的道理,知道六道轮回的痛苦和可怕,还在这搞轮回吗?

“精研七趣”我们看懂了,轮回多容易,堕落地狱多容易!我们学到了,佛陀告诫给我们了,如果还不惊醒,还要搞轮回吗?什么是搞轮回?讨债还债是搞轮回;行做世间善恶,求人天福报,是搞轮回;人我是非,尔虞我诈,你对我错,是搞轮回。你的这个心不懂得清净下来、不懂得安静下来、但凡起心动念都是在搞轮回。

学佛本来是要回归清净的,我们这样出发才会有种种的法门。看看佛教里修行法门广说八万四千也不止了,但是哪一个不是让我们安静下来、清净下来?哪个是让我们混酱酱、迷惑颠倒的呢?所以法门的本质无外乎我们有一个烦恼、产生一个颠倒、一个浑浊无明,而法门要帮助我们破掉这个烦恼、破掉这个颠倒、破掉这个无明。如此便是法门,不如此就什么都不是,只是执着妄想。

我们学佛本是要学到这些清净,要回归清净,反而在学的过程中,妄起分别、妄起执着、妄起贪爱,这就学反了,学颠倒了。佛教是觉悟的,不是迷路的,若迷路则还未学到佛法精髓,若知道路,徇此前行,精进不辍,就可以走到目的地了。

如果只是知道却不肯去做,那是生死的痛苦烦恼还没吃够,吃够了,真的不想轮回了,佛法就是珍贵的。若不想去做,就是还对生死轮回报有信心,还以为不会有什么大苦,这类人算是善根浅薄了。你看得到这段内容,真的想出离轮回,也在佛法里找到目的地,并且努力前进,你就是有善根的;若这些都知道,就是懒散,知道也不去做,就是善根浅薄了。如《阿弥陀经》,佛陀三次劝请大众发愿,上根的人,看到极乐种种好,就已经发愿往生了;中根的人,听到佛陀说你应该发愿!才想起来应该这样做;下根的人是佛陀三次劝请,你老人家“如如不动”。

上一篇: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51)
下一篇: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