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无尽灯供佛

  • 无尽灯供佛

音频在线听

 

同修:老师,供佛,一般供西方三圣是吗?

老师:供佛并不一定是必须供谁。

小乘一般是以供释迦牟尼佛为主,大乘认为:一即一切,供奉一尊佛就是遍供一切诸佛。再有就是随修学的法门而有侧重,有的供药师佛;有的供阿弥陀佛;有的供奉毗卢遮那佛;也有的法门里强调供奉自己的法身佛,所以供佛并不单指西方三圣。

如果没有强烈的针对性,随缘供奉就好,这种随缘是因为我们毕竟活在人世间,在社会中还有种种角色,家里的空间也有限,而且能不能遇到想供奉的圣像,这些都会有差别,这些刚性条件是要随顺的。而我们供佛的心,应该超越于圣像,并非限制于你眼前能看到的种种材质、雕造的圣像,也并非你前面立有纵横三世佛,就是你在供奉他们了。真正的供佛是在心里去想念、去思维。

 

对最熟悉的佛菩萨,我们最容易升起供奉的心来。当我们说去供佛,你当知道此佛的种种行迹、威仪,起码要知道——我能思维这尊佛的什么教诲?如果对佛陀教诲我什么都不能知道,这个供佛仅是恭敬上的,是形式上的;而依教奉行的心就没有,本质上的供佛就没有落实。

能好好地、恭敬地供佛,就算只是一个形式,利益也是很大的,起码是真诚的心,此一刻心念清静、真诚、纯粹,这个利益是很大的。但是这种层面,应该是每个学佛人都必须拥有的对佛陀的基础心态。

随着学佛的深入,对佛菩萨的理解、对佛陀教诲的点滴体会,要在这个基础心态上会有升华。学佛到中段,我们对佛菩萨的感恩、依靠等等的心都会升起来,这个时候当提到某佛、某菩萨,内心里是对这位圣者极大的恭敬、尊重、赞叹和感恩,是那种真情流露。这个时候的供佛就会意味深长,你会在一礼一拜中五味陈杂,随着这些感受的升起,深入挖掘就会有对应的收获。学佛的点滴收获,全部都是从恭敬这个基础上来;没有恭敬,这些感恩、赞叹也都不真,这些所谓“依教奉行”也都是假的,那么收获就不会是真实的,也是假的,靠不住的。

 

我说的三个阶段并非是生死的自然阶段,而是学佛深入的阶段。当学佛到后一阶段,就要思维: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最殊胜、最宏大的供养佛菩萨?

中国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们学佛,佛菩萨是我们修行模仿的对象,我们当向他们学习,当自己真的能理解到他们的辛苦和付出,理解了他们的努力和慈悲,理解了他们的胸怀和抱负,希望自己也是这样的人,这就是更大的供养,发心成就和佛菩萨一样圆满完美的品行心量,这是最大的供养。

这样也就懂得:在这个人世间,要如何以这短暂的色身躯命,行走于世间和出世间的两个看上去截然不同的境界。真的看懂了就会趋同,会真正的想和他们一样——

想他们所想、

做他们所做、

行他们所行之事,

这便是菩提行、菩萨道了。

 

 

我们若有一个人能发心如此,佛菩萨的法脉衣钵就没有断绝,就在你的身心承载着、传递着。于是我们虽然粗陋微浅,可是如此躬行——

你便是佛菩萨行走在人世间的使者!

你便是那个被佛菩萨点燃的灯火!

虽然自己还不甚光明,如豆之莹,可你的光芒也可以引领和你有缘的一部分众生,你若发心如此——

你就是这些众生的明灯! 

 

佛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递下来的,才到我们面前,还带着来自佛菩萨的温度,每个一众生都是一盏待点燃的灯,虽然灯的状态不同、大小不一,可是当被点燃,便可以传递下去,或许某一个被你点燃的灯,他可以灯光如炬,他可以光照万代,这个希望和心念就如佛菩萨如此对待我们一般——

这便是最无上的供养、

这便是最无上的念佛、

这便是最无上的躬行、

这便是最无上的善根福德、

这便是最究竟圆满的解脱之路、

如此行便是最究竟智慧!

 

不要害怕在佛法里的改变,而要学会接受来自佛法的炙烤、点燃,哪怕燃尽自己,只有短短一刹那的光芒,能为多一个众生照亮,能多传递一分来自佛陀的温暖,再短暂辛苦也是值得的,我们也要去做,因为这光不只是我们自己的,而是来自佛菩萨的解脱之光,我们当承接此重担,肩负并传递开去。

这是大乘核心之密,

也是大乘快速成就之要诀所在!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为法修道,便是供佛,

趋同圣者,便是真学。

 

希望各位能真的理解这些,就像雕刻玉石一样,把石皮剥落是一个痛苦艰难的过程,随后的雕琢依然是艰苦的,但是成品了,就不同了。

佛菩萨演示的解脱痛苦烦恼的方法,就是我们要传递下去的。所以当自己有了痛苦烦恼,要用佛法的理念自我对照,借由苦、空、无常、无我等等去对照,借由因缘果报去理解和认同。理解一切遭遇都是因缘之下,你才能看得开;知道一切都是心念行为自我招感,你才肯看得开;通过观察和思维,懂得周遭一切都会消亡败坏,你才能放得下;当自己有了真实的、空的体会,才肯真正的放得下。

我们学佛的进程是这样的,大众的进程也是这样,所以懂得道理是首要,落实行做是关键,以真心真意为基础保障。能这样去供佛——

就是升起菩提心,

就是和十方三世一切佛都心同、行同、念同、愿同。

供佛并非只是面对眼前的木雕泥塑,而是要透过这尊圣像,去深入思维,按着佛陀教诲的体系思维,这一下不得了!能懂三世诸佛如何成就,能懂十方圣者如何行做,学佛的路自然清晰了然,余下的就是踏实跟进了。

上一篇:如何引导这位苦难老人?
下一篇:读经的五个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