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修行体验与消除阐提障

  • 修行体验与消除阐提障

音频在线听

 

编者按

有同修问如果所有人都念佛往生极乐了,是否人道就消亡了?随后有同修说到因为有阐提人,所以不可能都信佛念佛,随后产生了关于阐提的话题:

阐提人是什么?为什么全无善根?阐提人有佛性吗?那么他们也会解脱吗?他们在哪里?

 

梵语一阐提,华言信不具。谓此人拨无因果,颠倒邪见,不信现在未来业报,不亲善友知识,不听诸佛所说教诫,当堕地狱,无有出期。如世重病,终难治也。——《三藏法数》

谓此人不信有因有果,毁谤大乘,是名一阐提不信障。——《三藏法数》

《大般涅盘经·一切大众所问品》,纯陀问佛:一阐提者,其义云何?佛告纯陀: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发麤恶言(麤同粗),诽谤正法,造是重业,永不改悔,心无惭愧,如是等人,名为趣向一阐提道。

若犯四重,作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初无怖畏惭愧,不肯发露,於佛正法,无护惜建立之心,毁訾轻贱,言多过咎,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

若复说言:无佛、法、众。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阐提道。

 

《大般涅盘经·梵行品》云: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在及未来世;不亲善友,不随诸佛所说教诫。如是之人,名一阐提。

《大般涅盘经·德王品》云:“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信不具故,名一阐提。

《入楞伽经》曰:一阐提有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盘。大慧!怜愍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盘者,我亦不入涅盘。

 

这里就有一个公案了,在当初《楞严经》翻译完前一半的时候,大家读后觉得阐提人不堪成就。当时有一位僧人就说:阐提人也可以成佛!结果大众说他别开生面,他就很郁闷跑到山里,对石头说法。

讲到阐提人也有佛性也堪成佛的时候,问石头对否,石头点头。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就是这个公案了。待《楞严经》的后半部分翻译完毕,大家一看,果然如生公所言,就算善根皆断也有佛性,只要有佛性就堪成佛。

所以说一阐提是障,如佛说过一个例子:如果有木头投进江河中,只要不被打捞和阻挡,都会随水流到大海。障就是会让木头很难随水走,会被中途下车。所以障碍多啊,路就不顺畅呗。人人都希望自己顺畅,可是为什么不顺畅啊?因为自己胡作非为,早早的为自己埋下了太多的障碍,到希望顺畅的时候,这些障碍就跳出来了。

 

 

一如学佛,谁都希望学的顺畅,可是真那么容易得到吗?

如我吧,我在最开始读经那叫一个困,看几页就得睡一觉,醒了继续看,可是根本就不知道看哪里了,就算睡二十分钟也记不得前面读过了什么。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四年,就算这样艰难,也看了很多经文讲解之类的。之后有一天闲来无事,一看家里的经文书籍也都看过了,没什么新鲜的,就翻出一套《无量寿》看。看到一半才算看明白信愿行三个字。

这三个字我几乎用了四年的时间才算看出来,还不算看明白。之后用三个字套到一切经文里,发现通用,才算粗暴的明白了经文的架构,也才算读经不会那么困了。想一想,你们应该比我顺畅多了,起码现在我们有方法帮助消除读经的障碍,而我那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个方法。

 

同修:老师,这个“信”字,就困住我很久了!

不顺畅就是有障使然,懂了吗?所以如阐提是汉译是信不具、不信障。怎么就断了善根啊?

最初是触犯戒律了,其中也会因为在数世前对真相不理解、诽谤妄语,拔无因果论,这是典型的邪见。断了怎么接?

般若部给的答案就很简单,奉行大乘可以接续善根,可是这一个提法和要求太高了,怎么上手奉行啊?这个接续的方法对菩萨而言轻松容易;但对我们来说很难上手,就算道理理解,脚下没路可走。

大乘起步是慈悲心。于是怎么慈悲才算大乘的慈悲?慈悲心是如此,慈悲行如何落实?怎么进一步提升为菩提心和菩提行?

 

所以我过去说:智慧不在答案上,而是在过程中。面对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有正确答案,或者可以抄袭、查询到正确答案;但是如果不是自己努力从正确渠道获得,答案的意义不大,有和没有,没什么大差别。

亦如我常常说的往生极乐的标准是——信愿持名!这四个字就足够了。

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或者早早就知道这个答案,但是怎么信?如何愿?怎么持名?

 

只知道答案,而不知道如何落实,和不知道答案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信才算是达到往生的信?

所以我们要把众多的形式轻轻放下,要去思维什么才是本质啊!才能在其中得利,才能受益于学佛,才能开启佛法的力量。而不会说“我学佛了,但是佛法是什么,我不知道。”

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怎么解脱?解脱什么?到什么程度才算解脱?只知道答案,不知道如何落实,和不知道答案有什么区别?希望大家学佛,能摆脱这些束缚,寻回本心。

 

 

同修:老师,谁能保证自己百分之百信?信也分很多等级吧?

老师:嗯!

同修:那惨了,我的等级不就很低了?

 

天台宗简化了信的部分,提到六信,分别是:信他、信自、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如果深挖,也很难有人真正都能达到。《楞严经》提到五十二位菩提路,其中前面一大阶段就是十信位,也就是如果真信啊,只凭借这个信力就可以升入大乘广义菩萨位上。十信位以后就是初住菩萨位,到达这个境界的修行人勉强可以探讨如何安住?如何降服其心?就是《金刚经》开篇的问题了。

如果我们还信又不信的,信也不真的,或许是有障惑使然,但也要想办法处理,比如诵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在现世中获得更多的修行体验,从而直接获得信力,这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如想顺利获得这个效果,又要在消业的前提下,就必须提前解决大面积的业障错漏,包括落实戒律、忏悔、惭愧等等的问题。

 

消业是王道,扎实的消业,才更容易获得加持;获得生活中的修行体验,才更容易产生信力和保持信力;信力从量和质上形成受用,会慢慢的付诸行动,去落实教诲的事情,知道什么是善恶了。

比如去做善事等等,从而培养了善力;善力激发善根,而善根又能滋养信根(大河有水小河满),才可能接续信根,然后返回来长养善根;从而接续善根,最后摆脱阐提的障碍。

这个路线看着很绕,但是很直接就是基础、之基础、之基础,就是三部走的路线了,看明白了吗?

 

我们前面先不要去过多关注信力不够,想一想自己的愿力如何啊?没有愿力,信力怎么用啊?

所以愿力才能给信力一个舞台。《地藏经》能开启愿力,成为以后提升信力的重要基础。死马当活马医是因为希望可以获救,而不是马上相信可以救活,在这样的局面下,愿力比信力更重要,你才能去试,去做,去奉行,才能在以后获得修行体验成为可能。如此也才能给自己机会多方面、全方位培植信根,从而达到真正的智信,而不再趋于盲从和迷信。

上一篇:对极乐没有信心等问题
下一篇:怎么拿到学佛的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