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碎演慈香(20)

曲线捷径

\

 

(一)

 

同修:老师的功课设置,除了帮助我们解决众生障碍的问题外,是不是还在帮我们去掉妄念、杂念、贪恋,生起真正的信愿?

老师:诚如你所言,坚持做会如此的。

功课的功能很多,也有很多功能复合在其中,只是要有步骤、有过程,这才更好些。而你提到的内容,这是属于系统功课中的消内业的部分,这是中后期要着力处理的部分,我们先着力解决外在业力。而激发愿、培植信的部分,是这套三部走功课设置之初就以此为出发的。

 

(二)

 

同修:自己的各种妄念、贪恋,这些是不是也属于一个个的愿?因为佛陀慈悲,我们还有这些种种愿,所以佛才没有接?但我想往生极乐,是需要彻底的放下这些妄念贪恋,还是我往生西方的愿力远大于这些妄念贪恋就可以了呢?

老师:严格来说,你我所有投射的心念都属于“愿”的层面。如前所说:业和愿只是一线之隔,你能实现的,这就是愿;如果实现不了,就成了业。

 在学佛中后期,我们必然要涉及到如何看守心念、反观反省。但如果这些妄念贪恋能利用好了,就是往生极乐的利器;如果用不好,反而会令你深入轮回。所以用好贪嗔痴,就可以很好的学佛;若用不好贪嗔痴,莫说往生,学佛也艰难!

 

我们现在用识心学佛,而不是用根学佛。如果用识心,就可以在其中分别分辨,可以在其中拿捏取舍,可以在其中对比较量。

如果不对比较量,如何知道极乐更好?如果不懂拿捏取舍,如何舍娑婆取极乐?如果不能分别分辨,娑婆的恶与极乐的乐,无差别,无不同,这虽然也没错,符合以根学佛的解读;但对往生极乐而言,这是错误的观点。

 就往生极乐而言,我们不需要触碰以根修行的种种境界。能用好识心,把这个分别计较用好了,把极乐、娑婆、善恶、好坏、对错理解好了,这就足够为往生极乐提供动力了。

娑婆和极乐,无二无别,这个理论绝对是对的。但如果只是凭空冒出这样的观点,而没有真正地把自己修到“平等无二相”的境界,说这话就是放空炮,说是大妄语也没什么毛病,“未得谓得,未证言证”,这是和自己有仇了。

 

我过去说:“往生极乐的路线,是一条看上去是弯路的捷径。”而依靠根修行,这绝对是在任何时候都是直线的路子。

我们都知道,两点间直线距离是最近的。可最近的路,不一定是最优的方案;最近的路线,还不一定是捷径。

为什么呢?因为要保障能走通,才是路的真实价值。如果走不通,这路就是断头路,就是死胡同,他长翅膀能飞过去,你能吗?这条路对行者要求甚高,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所以虽然直线距离最短,但期间必然坎坷艰难。如果我们没能力跨越这样的困囧坎坷,这条路对我们而言就是死胡同,是走不通的。

为什么不学着绕一下,转两个弯,从而避免磕碰、陷阱、伤害和提前终止呢?能走通,就是对的。所以在能保障大范围、大面积可以走通的前提下,这才是最优路线存在的基础标准,也是一个普门的法门出现的基础价值。

所以,捷径是以能走通为前提的最优组合,而不是以直线距离远近做评判标准的。

 

(三)

 

同修:老师,“平等无二的境界”是什么境界啊?“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是什么意思啊?

老师:“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是没得到,说自己得到了;没证悟,说自己证悟了。是属于典型的大妄语。

 “平等无二相”,就是在他的内心里、行事里,都没有丝毫的分别取相。他已经断了分别,断了言说相、文字相、心缘相,这就已经趋近于圣者的高度了。

我们看《维摩诘经》,其中探讨到“不二义谛”的时候,跟随文殊菩萨而来的诸位菩萨都在解说什么是他理解的“不二义谛”。待到文殊菩萨问维摩诘,你理解的“不二义谛”是什么?维摩诘默口不言,文殊菩萨看了一会,才看明白,这已经断了诸相,这才是真正的“不二义谛”。

到这个层面,说这个话,没毛病。可是没到这个境界,说这个境界的话,就像一个两岁小孩说的是尖端科学的术语一样,也就是照猫画虎,模仿大人说话罢了,实际并没有意义。

同修:谢谢您老师,我消化消化。感恩老师。南无阿弥陀佛。

 

(四)

 

同修:《地藏经》中提到皈依地藏菩萨,瞻礼赞叹地藏菩萨即得种种利益。我想得这种种利益,那么这里瞻礼赞叹的门槛是什么?什么才是皈依地藏菩萨?

老师:全身心投靠,一切都以地藏菩萨的教诲马首是瞻,以地藏菩萨的行持作为自己的行动标尺的学习方向。

 

(五)

 

同修:佛法是不是求才会有?如果不求,佛一般不会说法吧?地藏经中各位大菩萨,他们明明都已经知道了,还一而再再而三的请世尊说法,是不是为了怜悯众生才这样做的?

老师:佛法不因求或不求而存在,但佛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若没有问题,自然不需要佛法去开解。

诸菩萨请法,有怜悯三世众生的意思,也有请佛住世的意思。因佛能说此经,而有流布、有宣传,其中必然会对各个阶段的众生都有裨益,这就是经教深邃的内容了。

上一篇:碎演慈香(19)隔阴之迷
下一篇:碎演慈香(21)早与读诵《地藏经》